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比亚迪告别纯燃油的启示.docx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比亚迪告别纯燃油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比亚迪告别纯燃油的启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比亚迪告别纯燃油的启示一、 比亚迪绿色梦想初心不改,告别纯燃油水到渠成停产燃油车乃水到渠成:比亚迪宣布停止纯燃油车生产同日,公司发布产销公告,2022 年 3 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实现历史性 突破,总销量达 10.4万辆(+161%),其中插混车销量 5.1万辆(+615%),纯电动车 5.4万辆(+229%)。比亚迪 2022第 一季度实现销量 29万辆(+182%)。过去 3年比亚迪纯燃油车终端上险量在 20万台/年左右,2022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纯燃 油车不足 5000 台,占总产量仅 1.6%,停售燃油车对于比亚迪而言是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不仅可为供不应求的新能源车需 求让出
2、产能及供应链资源,也可借此摆脱较低售价的燃油车对公司汽车品牌升级的负面影响。三大绿色梦想初心不改:早在 2008年公司就提出三大绿色梦想,即储能电站、太阳能电站、电动车,将“光伏+电动车+储 能”三个产业构成零排放新能源生态闭环,期待从能源获取、存储到应用,摆脱对化石能源依赖。回望公司历史,可以说比 亚迪造车 19 年,绿色梦想未曾动摇,始终坚持深耕新能源车及其核心产业链。1995 年比亚迪创立,起家于消费电池,攻入国际消费电子巨头供应链。2003年通过收购陕西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军汽车制造, 但彼时新能源车消费环境尚不成熟,而中国汽车消费进入爆发性增长初期,公司推出 F系列燃油车以超高性价比获得
3、消费者 青睐。2010-2011 年比亚迪汽车产销规模已达 50 万台,而中国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合资车大量涌入,压缩了尚处弱小的自 主品牌发展空间,比亚迪在第一轮燃油车发展冲高后进入平台调整期。20122019 年的新能源车发展以政策驱动为主,比 亚迪汽车销量处于平台期,车型主要面向公交出租+限牌城市。2012年推秦插混车,2015-2016年推出唐宋元等王朝系列车 型,但均未实现销量平台的突破,此后“鲶鱼”特斯拉国产实现 C端新能源爆发,燃起消费者主动购买电动车的热情,2020 比亚迪首搭刀片电池的汉发布,成功实现国产 B 级轿车的崛起。2021年初推出“燃油颠覆者”DM-i车型 3款并迅速
4、成为爆 款车型,开启对纯燃油车的全面替代,2021年基于全新纯电车平台 e 3.0的海豚上市,标志着比亚迪纯电动车迈入新纪元。2021 年之前,比亚迪电动车和燃油车体量规模相当,且呈周期性波动,混动车虽然起步早,但始终只是公司汽车业务的一 个补充,这主要与政策鼓励的导向有关。但公司一直持续发展混动车业务,等待行业机遇的发展成熟。2021 年开始公司推 出 DMI,喊出颠覆燃油车的口号,2021 年起 DMI 产品大获成功,并与同样高速增长的纯电动车月产销旗鼓相当,至 2022 年 3 月比亚迪纯电动与混动车均破 5 万台。我国新能源车发展驱动力经历了以政策驱动为主,到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再到如
5、今的市场驱动为主,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 车消费依次出现电动公交电动出租及网约车限牌+增购需求换购/首购等消费浪潮,作为把控三电核心科技的电动 化龙头,公司较好把握了新能源车发展各个阶段的机遇。可以说,燃油车业务对于比亚迪汽车而言是实现绿色梦想的工具, 而不是目标,比亚迪燃油车业务运行近 20 年,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比亚迪汽车业务可以心无旁骛专攻新能源。比亚迪作为我国新能源车龙头,其汽车业务发展史可谓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缩影。顺应汽车进入中国家庭的大 潮锤炼造车能力,同时坚持不改初心,持续积蓄电动车核心技术,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凭借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以 高性价比新能源车产品
6、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先在具有牌照红利和用户红利的市场切入,随着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迎来新能 源车产品升级迭代,规模与品牌价值齐升,从而开启对燃油车各个细分市场的全面替代。与此同时,新能源车核心技术成果 开放外供,拥有 2C 品牌方和 2B 供应商的双重身份,更好发挥自身相对优势,尽享行业发展红利。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与比亚迪从电池 业务起家,如今初步完成新能源车各价格带产品布局不同的是,我国传统汽车巨头依然有着较大的燃油车基盘,同时在积极 进行电动化转型,比亚迪的发展历史对于众多自主车企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二、 行业时机成熟
7、混动车处爆发临界点最近的 2022年度电动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发表了对于新能源车行业趋势的看法: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超预 期,未来行业变革的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一方面,是技术、产品、市场、政策等层面,促进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正向 因子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油价上涨、排放升级、节能环保、产业转型等压力,制约燃油车的负向因子越来越多。他认为 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也就是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变革,而且新事物在中国市场变革的速度和效 率比国外要快。随着技术、产品的快速迭代进步,新能源车在性能、造型、噪音、加速、平顺性、智能化、使用成本等方面 全面超越了传统燃油车,价
8、格也开始具备一定竞争力,内生驱动持续增强。公司表示,2021 年的这一波增长和 3 年前的不 一样,当时网约车、出租车占比很大,但 2021 年私家车占比高达 88%。如果说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靠政策驱动; 3-5 年前,行业发展是“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那么当前市场驱动占了 70%,政策驱动占比30%。混动车基数小、空间大、场景适应性强。长期看,混动车与纯电车将全面替代纯燃油。在过去几年行业驱动因素从政策转向市场的过程中,纯电获得了更多关注,纯 电车的市场启动较早,随着我国新能源车消费结构从“哑铃型”走向更成熟的“纺锤形”,混动车型占比将会迅速提升。插电混 车型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让
9、家庭第一部车可油可电。如果说纯电动车重点解决了增购需要,那么插电混动则有效解决了更 多家庭首购和换购需求,对庞大存量燃油车市场将形成明显替代效应。插电混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变革相对温和, 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平稳过渡。2021 年插电混动在欧洲市场新能源车占有率高达 50%,但中国插电混车仅占新能源车的 18%。2021 年我国混动车销量为 118.4 万台(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 60万台,传统混动车 58.6万台),仅相当于同期纯电动乘用车规模的 43%,2021年我国 汽油乘用车销量 1744 万台,占比依然高达 82%,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我国新能
10、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仅 2.9%,存量替代空 间巨大。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预测,2025 年混动车型年销量提升至乘用车节能车年产销规模的 50%,据此估算 2025 年混动乘用车销量将达 1000万台规模左右,复合增速或将超过 70%。路线图 2.0预测 2035年我国新车销售 4000万 台,其中 50%以上为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占 95%以上),传统能源车辆全部为混动车型,这意味着到 2035年,混动车规 模与纯电动相当,纯燃油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现行“双积分政策”推动企业进行混动车型切换。根据经修订后将于 2021年实施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 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1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单辆仍可为车企提供 1.6个正积分,相当于续航里程在 214km 的纯电动车辆。 混动车型销售规模扩大有利于企业正积分维持。过去几年的政策驱动下,纯电动先行启动,混动车作为补充存在,从 2021年开始,混动车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开启对纯 燃油车的全面替代,并于 2035 年完成对纯燃油的替代,比亚迪提前 13 年达成行业目标。三、 自身实力具备技术积累与产品矩阵正如王传福在近期百人会上的发言,正是因为比亚迪对绿色梦想的坚守和技术创新的执着,使得公司迎来了极为靓丽的增长 曲线。公司凭借以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 3.0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坚持纯电与插混两条腿走路,迎来
12、了技术、产 品、市场的爆发,实现了厚积薄发的大发展。与造车新势力突出其智能化亮点不同的是,比亚迪基于三电技术的突破和高度集成浇筑了坚固的护城河,公司的新能源车产 品形象也往往带有浓厚的电动技术特色,而且基于技术的这轮产品创新迎来了空前的市场热度,在 2021年度业绩交流会上, 公司称,截至 2022 年 3 月底累计未交付订单高达 40 万台,且仍在逐月增加。虽说汽车的竞争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智能化的发展基于电动化,且电动车核心技术的壁垒将在汽车发展的 下半场持续发生作用。特斯拉在智能化方面的垂直整合能力全面领先,但按照其规划,未来它将加强自身的电池产能储备和 电池技术创新,传统
13、车企的代表大众汽车亦如此,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汽车 BOM 成本的大头即电池的供应,同时加强对整车 成本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是自家高性能整车产品的搭载需要。三电核心技术及其集成创新需要长时间积累与进化,其它长期以纯燃油车产品为主导的车企在三电方面的 know-how积累和 规模化制造能力目前尚难以与电动车龙头匹敌。3.1 手握 3 张技术王牌刀片电池主打安全、经济性、空间利用率高2020 年 3 月比亚迪发布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将电芯进行扁平化设计,并采用无模组技术(CTP)组成电池包,可以极大提 升电芯的成组效率,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到了 60%左右。与传统磷酸铁锂电相比,刀片电池的放电倍率大幅
14、提升,充 电循环寿命超 4500 次,寿命长达 8 年 120 万公里,成本可降低约 25%,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 50%。刀片电池的安全 性好,测试显示针刺后,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仅为 30-60。比亚迪正加速第二代刀片电池技术开发,规划 2025 年实 现能量密度达到或超过 18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 300wh/L。未来研发的重点之一是继续降低刀片电池成本。比亚迪坚持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在近期的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公司表示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石,成本是必须要 面对的一项重要指标。比亚迪坚持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当性能迈过一定门槛后,能量密度重要性降低。以前电动车续航 里程
15、在 200公里的时候,能量密度是最重要指标;但当续航里程达到 500公里的时候,电池能量密度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 最重要的指标可能会变成安全、成本、循环寿命等。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解决安全痛点,实现包体能量密度与三元电池相 当,循环寿命、安全系数更强。同时磷酸铁锂不含稀有金属,更加匹配社会资源承受度。这与特斯拉马斯克的观点不谋而合,由于其远期目标是达成 2000万台年销量,所以平价和规模化供应车辆是特斯拉的目标, 在其电池日上,马斯克认为磷酸铁锂电池将是未来供应量最大的电池,由于地球储藏丰富,目前看不到铁、锂短缺的可能性。 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多,未来将从旧车回收电池,回收旧电池以获得电池元素
16、的效率将高于采矿。DM-I 混动经多轮迭代,做油车颠覆者比亚迪早在 2008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混动产品,2020年比亚迪推出 DM 双平台战略,DM-P 主打性能,其基于第二代和第三 代 DM 系统发展而来,承袭了“三电机+双离合变速器”的混动方案。DM-i 超级混动则主打低成本+低油耗,加速对纯燃油 车的替代。比亚迪 DM-i 超级混动核心部件有:1)骁云-插混专用 1.5L/1.5Ti 高效发动机、2)EHS电混系统、3)以及 DM-i超级混动 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以电为主的架构,可以让发动机做减法,按照工况区域来设计发动机,不需要全面地兼顾发动机的高 低转速性能,压缩比高达 15.5,采用
17、阿特金森循环、分体冷却等前沿技术。取消了轮系,不再需要传统发动机的机械压缩机, 机械真空泵、机械水泵等,同时自主开发了电喷系统,骁云-插混 1.5L专用高效发动机燃烧热效率达到 43.03%。EHS 电混 系统负责调节不同工况下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比例,采用七合一高度集成化设计(双电机+双电控+直驱离合器+单档 减速器+油冷系统),通过直驱离合器,DM-i平台在有电情况下,市区工况下车辆 99%是用电机进行驱动,亏电时在 80%左 右工况下电机驱动,EHS 机电耦合单元根据电机输出功率大小分为三个型号,分别是 EHS132、EHS145 以及 EHS160。 比亚迪针对 DM-i 平台推出
18、专用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整个电池包单体数量减少,结构更加简化。与其它传统车企的混动战略不同的是,比亚迪的插混车定价战略不必担心侵蚀到自家纯燃油车基盘,而且其混动系统的搭载 规模已遥遥领先,并已实现外供,无论是消费者品牌认知还是混动系统的制造成本,相较于其它传统车企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由于混动专用发动机与纯燃油发动机的工况不同,研发目标不同,相较于其它车企,比亚迪未来在发动机领域的研发可专注 于考虑插混车的发动机适用工况,不必再在纯燃油发动机上投放资源。e 平台 3.0纯电平台高度集成,实现整车架构平台化比亚迪 e平台 1.0,自主掌控三电核心技术,实现三电关键技术平台化。e平台 2.0,对
19、高压低压部分进行了大规模的集成化 创新,实现了整车关键系统的模块化。e平台 3.0不仅将核心模块进一步集中化,还构建了全新的车身结构、全新的电子电 器架构、全新的车用操作系统,从 2.0时代的高低压两个层扩展到 3.0时代的动力层、智能层、车身层,实现整车架构的平 台化。从 1.0 到 2.0 到 3.0,纯电整车平台集成度越来越高,带来整车用户体验提升的同时能耗下降。新一代 e 平台 3.0 实 现了从 A 级到 D 级车型的全覆盖,支持前驱、后驱、四驱三种动力形式。比亚迪作为先行者,已经历过我国新能源车发展历程上的 2B 端产品爆发、2C 端牌照红利、电车产品升级等多个电动车发 展阶段,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行业 专题报告 告别 燃油 启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