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化学实验 第31讲 定性定量实验 练习题.docx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化学实验 第31讲 定性定量实验 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化学实验 第31讲 定性定量实验 练习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第31讲定性定量实验提升练习(新高考专用)一、单选题,共1小题1(模拟)某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装置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取下胶塞,放入一小片金属钠,迅速塞上胶塞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表面出现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逐渐沉到烧杯底部,液体不沸腾;气球迅速鼓起,15s时测量气球直径约为3cm实验2取下胶塞,放入与钠表面积基本相同的镁条,迅速塞上胶塞镁条开始时下沉,很快上浮至液面,片刻后液体呈沸腾状,同时产生大量白雾;气球迅速鼓起,15s时测量气球直径约为5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1获得的白色小颗粒可用焰色反
2、应检验其中的Na元素B对比实验1与实验2,不能说明钠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C对比实验1与实验2,能说明同温下NaCl的溶解度比MgCl2的小D金属钠、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与生成物状态等因素有关二、非选择题,共14小题2(2018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期末)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和FeO42-的性质。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将FeCl3晶体溶于浓盐酸,再稀释到需要的浓
3、度,盐酸的作用是_。(2)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后,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方案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根据K2FeO4的制备原理3Cl2+2Fe(OH
4、)3+10KOH2K2FeO4+6KCl+8H2O得出:氧化性Cl2_FeO42-(填“”或“”),而方案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3(模拟)过氧乙酸是具有重要用途的有机合成氧化剂和化工原料,实验室拟合成过氧乙酸并测定其含量。(1)浓缩在图示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中,由分液漏斗向冷凝管1中滴加30%溶液,最终得到质量分数约68%的溶液。冷凝管1、冷凝管2中进水接口依次为_、_(填字母)。加热温度不宜超过60的原因是_。(2)合成过氧乙酸向带有搅拌装置及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16g冰醋酸,在搅拌下滴加90g68%溶液,最后加入4.1mL浓硫酸,搅拌
5、5h,静置20h。(已知:CH3COOH+H2O2+H2O)用浓缩的68%溶液代替常见的30%溶液的目的是_。充分搅拌的目的是_。(3)过氧乙酸含量的测定步骤a:称取5.0g过氧乙酸试样(液体),配制成100mL溶液A。步骤b:在碘量瓶中加入5.0mL溶液、3滴溶液、5.0mL溶液A,摇匀,用0.01mol/L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步骤c: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再加1.0gKI(),摇匀,置于暗处5min,用蒸馏水冲洗瓶盖及四周,加钼酸铵催化剂20mL,摇匀,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5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重复步骤b,步骤c三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
6、L。步骤a中配制溶液A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_设计步骤b的目的是_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_%。4(模拟)四氯化锡(SnCl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易水解。某研究小组利用氯气与硫渣反应制备四氯化锡,其过程如图所示(夹持、加热及控温装置略)。硫渣的化学组成物质SnCu2SPbAsSb其他杂质质量分数/%64.4325.827.341.230.370.81氯气与硫渣反应相关产物的熔沸点物质性质SnCl4CuClPbCl2AsCl3SbCl3S熔点/-33426501-1873112沸点/1141490951130221444请回答以下问题:(1)A装置中
7、,盛浓盐酸装置中a管的作用是_,b瓶中的试剂是。_。(2)氮气保护下,向B装置的三颈瓶中加入适量SnCl4浸没硫渣,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生成SnCl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其中冷凝水的入口是_,e中试剂使用碱石灰而不用无水氯化钙的原因是_。实验中所得固体渣经过处理,可回收的主要金属有_和_。(3)得到的粗产品经C装置提纯,应控制温度为_。(4)SnCl4产品中含有少量AsCl3杂质。取10.00 g产品溶于水中,用0.02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标准溶液6.00 mL。测定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有AsCl3 + 3H2O = H3AsO3 + 3HCl和5H3
8、AsO3+ 2KMnO4 + 6HCl=5H3AsO4+ 2MnCl2+ 2KCl +3H2O。该滴定实验的指示剂是_,产品中SnCl4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模拟)绿矾(FeSO4xH2O)是生血片的主要成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绿矾的热分解产物进行探究。实验猜想猜想1:生成Fe2O3、SO2、H2O;猜想2:生成Fe、Fe2O3、SO2、H2O;猜想3:生成Fe2O3、SO2、SO3、H2O;实验探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填字母)。a.熄灭酒精灯,冷却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c.点燃酒精灯,加热
9、d.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的N2其中操作d的作用是_。(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固体变红棕色,B中无水CuSO4_,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3)反应结束后,取A中固体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将固体加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且无气体放出;取中溶液滴入适量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不褪色;取中溶液滴入KSCN溶液中,溶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结论:红棕色固体为_。(4)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有同学认为还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取D中沉淀,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以确定其组成,从而确定FeSO4xH2O的分解产物,你认为是否需要?说明你的理由:_。实验结论(5)硫酸
10、亚铁晶体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6(模拟)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与CuO的反应。查阅资料:i.溶液中存在平衡:.相关物质的性质物质固体颜色水溶液颜色棕色蓝绿色深蓝色深蓝色白色不溶于水(1)实验:如图1,一段时间后,固体部分溶解,固体表面无颜色变化,溶液变为蓝色。固体溶解的原因是_。(2)实验:如图2,将铜丝加热变黑后迅速插入疏松的氯化铵固体中,有白烟生成,2分钟后取出铜丝,黑色消失变回红色。已知氯化铵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其中一种为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将氯化铵换为硫酸铵,观察不到上述现象,原因是_。(3)实验:如图3,加热试管,管内产生白烟,黑色混合物熔化、流动,持续
11、加热15分钟,原黑色固体混合物变为暗红色。取暗红色固体进行下列实验:序号加入试剂现象i水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的颜色转变为蓝色、绿色、蓝绿色等ii浓硝酸激烈反应,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深蓝绿色根据现象推测白色沉淀可能是_(填化学式),该物质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实验、现象不同的可能原因是_。(写2点)7(模拟)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实验小组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资料:Ag+与NO反应,可生成AgNO2白色沉淀或无色配离子。.NaNO2的制取(夹持装置略)实验i向装置A中通入一段时间N2,再通入NO和NO2混合气体,待Na2CO3反
12、应完全后,将所得溶液经系列操作,得到NaNO2白色固体。(1)制取NaNO2的离子方程式是_。(2)小组成员推测HNO2是弱酸。为证实推测,向NaNO2溶液中加入试剂X,“实验现象”证实该推测合理,加入的试剂及现象是_,_。.NaNO2性质探究将实验i制取的NaNO2固体配制成约0.1mol/LNaNO2溶液,进行实验和。实验(3)由实验ii的现象得出结论:白色沉淀的生成与_有关。(4)仅用实验ii的试剂,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实验iii(5)酸性条件下,NO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是_。(6)甲同学认为,依据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该条件下,NO能氧化I-。乙
13、同学则认为A装置中制取的NaNO2含有副产物,仅凭实验不能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实验进行验证,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实验条件下氧化I-的只有NO2,实验的实验方案是_。8(模拟)以印刷线路板的碱性蚀刻废液(主要成分为Cu(NH3)4Cl2)或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主要成分为CuO、SiO2少量Fe2O3)为原料均能制备CuSO45H2O晶体。(1)取一定量蚀刻废液和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三颈瓶中,在搅拌下加热反应并通入空气,待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时停止反应,趁热过滤、洗涤,得到CuO固体;所得固体经酸溶、结晶、过滤等操作,得到CuSO45H2O晶体。写出用蚀刻废液制备CuO反
14、应的化学方程式:_。检验CuO固体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是_。装置图中装置X的作用是_。(2)以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时,请补充完整相应的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焙烧过的铜精炼炉渣,_,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晾干,得到CuSO45H2O晶体。已知该实验中pH=3.2时,Fe3+完全沉淀;pH=4.7时,Cu2+开始沉淀。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1.0molL1H2SO4、1.0molL1HCl、1.0molL1NaOH。(3)通过下列方法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0.5000g CuSO45H2O样品,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碘量瓶中,加过量KI溶液并用稀H2SO4酸化,以淀粉溶液为
15、指示剂,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的溶液19.80mL。测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2Cu2+4I=2CuI+I2;2S2O+I2=S4O+2I,计算CuSO45H2O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_。9(模拟)乙酰苯胺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为:实验参数:名称苯胺乙酸乙酰苯胺式量9360135性状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还原性无色液体白色晶体密度/(gcm-3)1.021.051.22沸点/184.4118.1304溶解度微溶于水易溶于水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
16、溶于乙醇、乙醚等易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乙醇、乙醚实验装置如图:注:刺形分馏柱的作用相当于二次蒸馏,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离。实验步骤:步骤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苯胺9.30 mL,冰醋酸15.4 mL,锌粉0.100 g, 安装仪器,加入沸石,调节加热温度,使分馏柱顶温度控制在105左右,反应约6080 min,反应生成的水及少量醋酸被蒸出。步骤2:在搅拌下,趁热将烧瓶中物料以细流状倒入盛有100 mL冰水的烧杯中,剧烈搅拌,并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苯胺粗品。步骤3:将此粗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晾干,称重,计算产率。(1)步骤1中所选圆底烧瓶的最佳规格是_(填字母)。a.
17、25 mL b.50 mL c.150 mL d.200 mL(2)实验中加入少量锌粉的目的是_。(3)步骤1加热可用_(填“水浴”“油浴”或“直接加热”)。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在105左右的原因是_。(4)步骤2中结晶时,若冷却后仍无晶体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_。洗涤乙酰苯胺粗品最合适的试剂是_(填字母)。a.用少量冷水洗b.用少量热水洗c.先用冷水洗,再用热水洗d.用酒精洗(5)乙酰苯胺粗品因含杂质而显色,欲用重结晶进行提纯,步骤如下:热水溶解、_、过滤、洗涤、干燥(选取正确的操作并排序)。a.蒸发结晶b.冷却结晶c.趁热过滤d.加入活性炭(6)该实验最终得到纯品9.1
18、8 g,则乙酰苯胺的产率是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0(模拟)氧化亚铜在强酸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制备氧化亚铜并测定其纯度。(1)该小组同学利用葡萄糖还原CuSO4溶液制备氧化亚铜。配制490 mL 0.l molL1 CuSO4溶液,需要称取胆矾晶体的质量为_,完成该实验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胶头滴管外还要_。该反应最适宜温度为8090,为探究反应发生的最低温度,应选用的加热方式为_。(2)某同学为检验Cu2O样品中是否含有CuO,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将Cu2O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观察到溶液呈蓝色。即得出结论:样品中含有CuO杂质。若探究该同学的方案和结论是否合理,需用
19、化学方程式_来进行解释。(3)该小组取含有少量CuO杂质的Cu2O进行如下实验,以测定氧化亚铜的纯度,装置a中所加的酸是_(填化学式)。通过测定下列物理量,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填字母)。A反应前后装置a的质量B装置c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C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D反应前后装置e的质量验纯后点燃装置c中酒精灯之前,对K1、K2进行的操作是_。若缺少装置e,则氧化亚铜的纯度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1(2021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i.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ii.查
20、阅资料。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iii.提出猜想。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s(35)s(25)。iv.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I、II、III(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实验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S/m1I:25的AgCl饱和溶液25A12II:35的AgCl饱和溶液35A23III:45的AgCl饱和溶液45A3(1)数据分析、交流讨
21、论。25的AgCl饱和溶液中,c(Cl-)_mol/L。实验结果为。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iii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ii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2)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完成表中内容。实验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S/m4I_B15_B2(3)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ii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12(2022广西桂林模拟)蒸馏碘滴定法可测量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是否超标(亚硫酸盐折算成二氧化硫)。原理是利用如图装置将亚硫酸盐转化为SO2,然后通过碘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