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x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形象形象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1.对文学作品中对文学作品中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的初步鉴赏;步鉴赏;2.评价文章的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1.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偏重抒情的诗歌)2.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写景的诗歌)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主要是咏物诗)诗诗歌歌
2、形形象象鉴赏人物形象抒抒情情主主人人公公自自己己的的形形象象作作品品中中刻刻画画的的人人物物形形象象诗歌抒抒情情主主人人公公自自己己的的形形象象人人物物形形象象壹作作 品品 中中 刻刻 画画 的的 人人 物物 形形 象象贰【考点解说】鉴赏作品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须要把握的。诗诗歌歌形形象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 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人
3、公(诗人自己)(诗人自己)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作者刻画的)(作者刻画的)意象意象(主要是写景诗)(主要是写景诗)(主要是咏物诗)(主要是咏物诗)(主要是咏物诗)(主要是咏物诗)答题规范诗诗歌歌形形象象三三步步骤骤形象概括:特征(经历)形象概括:特征(经历)+身份身份 (身份:游子,思妇,将士,隐士)(身份:游子,思妇,将士,隐士)论特点析诗句结合具体诗句或者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具体诗句或者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明意义分析形象在诗歌中作用(情感,思想,志向,品格,作者写作意图)分析形象在诗歌中作用(情感,思想,志向,品格,作者写作意图)诗歌(1)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细节描写)(
4、2)侧面描写(景物烘托、他人评价)(3)诗人经历、注释、标题、(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方法指导诗歌方法一: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细节描写方法一: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细节描写画画 堂堂 春春张张 先先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归。【注】【注】霁山雨后山色。霁山雨后山色。桃叶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晋代王献之有妾名“桃叶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善歌,此处借指歌女。翠阴指
5、绿荷的阴凉。翠阴指绿荷的阴凉。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女,尽现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女,尽现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答题步骤:论特点+析诗句+明意义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下阕刻画出了一位歌声优美,穿着杏红色衣服,拿着荷叶遮面挡阳光的聪慧、天真、可爱、美丽的歌女形象。用“浅声”写出歌女轻柔婉转的歌声;用“杏红深色”写出歌女的衣着,穿着杏红色的衣服,在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格外显眼,也写出词人印象之深;“小荷障面”写出歌女在暑天聪明地用荷叶遮面,躲避斜晖的景象,显得稚嫩可爱 刻画了一个美
6、丽而又天真可爱的女子形象诗歌方法二:侧面描写(景物烘托、他人评价)方法二:侧面描写(景物烘托、他人评价)答题步骤:论特点+析诗句+明意义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塑造陆鸿渐这一形象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寻陆鸿渐不遇(皎 然)移家虽带郭注,野径 入桑麻。近种篱边 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环境描写意象侧面烘托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歌方法三:
7、诗人经历、注释、标题、方法三:诗人经历、注释、标题、答题步骤:论特点+析诗句+明意义 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污罢官,长期闲居在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
8、子。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真题演练题葡萄图(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说特点)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说特点)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析例句)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析例句)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
9、句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明作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和自身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凄凉之情。(明作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和自身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凄凉之情。补充:知识拓展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人人物物形形象象1 15 5种种形象概括诗(举例)形象1 1、豪放潇洒、豪放潇洒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 2、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炊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儿见此屋,吾
10、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 3、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壮志难酬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淡泊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的豪迈性格忧国忧民空怀抱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人人物物形形象象1 15 5种种形象概括诗(举例)形象4 4、寄情山水、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归隐田园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5、爱恨情长、爱恨情长、感时伤别感时伤别柳永的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6 6、矢
11、志报国、矢志报国 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同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多情才子形象。一心报国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人人物物形形象象1 15 5种种形象概括形象概括诗(举例)诗(举例)形象7 7、友人送别、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思念故乡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8 8、献身边塞、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反对征伐 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杜甫的兵车行
12、(生女犹得嫁比邻25,生男埋没随百草。)9 9、天真顽皮、天真顽皮 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李白与汪伦间真挚纯洁的深情一位异乡客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作者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感情。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人人物物形形象象1 15 5种种形象概括诗(举例)形象10 10、寂寞惆怅、寂寞惆怅 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11 11、闲适自傲、闲适自傲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2 12、顾影自怜、顾影自怜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
13、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寂寞惆怅的山中道士形象。闲适而孤傲的人物形象。顾影自怜的闺中妇人形象。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人人物物形形象象1 15 5种种形象概括诗(举例)形象13、零落漂泊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4、怡然自得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刚学种瓜。15、安闲宁静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山惊山鸟,时呜春涧中。流落江湖、漂泊无依的诗人形象怡然自得的劳动者形象安闲宁
14、静的诗人形象。古诗鉴赏之古诗鉴赏之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含意境)是古诗形象鉴景物形象(含意境)是古诗形象鉴赏中的一种常考题,也称为赏中的一种常考题,也称为“意境型意境型”。主要考查诗歌中主要考查诗歌中景象(含意境)的特点景象(含意境)的特点及描写景象(含意境)的作用及描写景象(含意境)的作用。做此类。做此类题型题型要积累要积累常见的景物意象常见的景物意象以及以及表示意表示意境的专业词语,境的专业词语,理解和掌握理解和掌握意境的常见意境的常见作用。作用。【经典例题经典例题】:吴松吴松注注道中二首道中二首(其二其二)晁补之晁补之晓路晓路雨萧萧雨萧萧,江乡,江乡叶正飘。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
15、客程遥。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吴松:即吴淞,江名。(1)(1)开开头头两两句句描描写写了了怎怎样样的的景景色色?营营造造了了怎怎样样的的氛围?氛围?【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营造了了凄冷凄冷、感伤感伤的氛围。的氛围。意境型常见题型意境型常见题型题型一:题型一:意象意象+意境意境请概括诗中描绘的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景象(画面画面)。(句句、联联、片片、全全篇篇)渲渲染染了
16、了什什么么样样的的氛氛围围?该诗是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如何营造意境的?的?请请从从“景景”和和“情情”的的角角度度对对全全诗诗或或上上(下下)片做简要赏析。片做简要赏析。意境型答题技巧点拨意境型答题技巧点拨这类意境型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这类意境型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描描写写了了哪哪些些意意象象,要要写写出出各各自自的的特特征征(某某时时某地,视题而定某地,视题而定)(景)(景)营营造造了了一一种种怎怎样样的的意意境境特特点点或或描描绘绘了了一一幅幅怎样的画面怎样的画面(或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等的)(境境)分分析析其其中中蕴蕴含含的的思思想想感感情情(情情),该该点点并并非必答,
17、要看题目问题设置和分值而定。非必答,要看题目问题设置和分值而定。【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 古镇古镇青山青山口,口,寒风落日寒风落日时。时。岩峦岩峦鸟不过,鸟不过,冰雪冰雪马堪迟。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注释】青夷军,唐戍边军队。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东晋谢
18、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8 8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5 5分)分)答案:答案:描绘了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景象。(。(2 2分)分)交代了交代了时间、地点,(时间、地点,(1 1分)分)渲染了渲染了荒寂、凄冷的荒寂、凄冷的氛围氛围,(,(1 1分)分)暗示了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悲凉心境。(。(1 1分)分)首联描绘了首联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怎样一幅画面?这幅画面?这幅画面有何作有何作用用?请简
19、要分析。?请简要分析。此类题目加入了首联或上阙此类题目加入了首联或上阙写景的作用写景的作用考查,故考查,故而在一般意境型答题模式上再加入作用分析即可。而在一般意境型答题模式上再加入作用分析即可。首联或上阙(片)写景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首联或上阙(片)写景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1 1、点明了什么时间,点明了什么时间,2 2、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氛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氛围,3 3、奠定了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奠定了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4 4、为下文的什么描写和什么情感地抒发做了铺垫。为下文的什么描写和什么情感地抒发做了铺垫。题型二:意境题型二:意境+开头作用开头作用1 1、意境常用专业术语一般是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