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2.国家:英国。3.条件(1)政治: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经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3)对外: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4)技术: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1)技术革新: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
2、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2)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生产的工场,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3)蒸汽机的改进改进: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意义: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5)扩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
3、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成就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也焕发出新的活力。(3)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
4、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2) 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3.社会阶级结构(1)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4.社会生活大变化(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
5、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4)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5.社会问题凸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6.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拓展延伸1.多角度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从珍妮机的发明到蒸汽机的改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济结构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农业在国
6、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阶级关系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为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交通运
7、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4)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3.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形成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
8、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2)形成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迫切要求开拓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加快殖民扩展的步伐,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建立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倾销商品、收购原料,扩大了世界贸易范围,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3)评价积极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消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25741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