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docx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以2022年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为例: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存在尊重学理不足、反映思维规律欠缺、示范性不强的问题,这是命题和教学缺乏交流的结果,也是教学和命题难以交流的原因。因此,应在命题和答题之间进行双向评价:揭示答案规律,完善答案内容,调整答案顺序,形成“教学答案”。本文从递进逻辑下的命题与应对、对比视角下的命题与应对、揭示关系下的命题与应对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关键词:高考命题;双向评价;修改答案;再写答案;信息类文本阅读每年高考结束后,命题方都会做一番高大上的说明,新一届师生都会奉参考答案为圭臬,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和训练。然而,命题和答题之间很难达
2、成有助于教学的交流,尤其是主观题方面。比如,关于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人似乎并不了解考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态度;考生大多也不能领会命题人的学理追求,或觉得参考答案水平太高学不来,或觉得只要把握住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会得低分,或觉得只要会快速筛选对应信息作答就差不到哪里去。若要改变这种状况,一线教师可以从命题视角研究试题,最终达到如下效果:命题:设问题尊重学理制答案反映规律考学生体现示范。答题:确定角度筛选信息优化语言。命题和答题实现双向评价:揭示答案规律,完善答案内容,调整答案顺序,最后,形成“教学答案”。一、递进逻辑下的命题与应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和设题,通常绕不开“递进逻辑”这一表达
3、核心和阅读核心。考场情境下的快速阅读,面对的是全新的信息和陌生的问题,能够发现和把握文中的递进逻辑则是实在的收获。抓住递进逻辑设题是命题人对学理、考生和考场情境的尊重。面对这种设题,考生应学会领会命题人的良苦用心,依据递进逻辑答题。因此,递进逻辑的发现和运用,是命题人和考生应该达成的默契。因此,我们要揭示参考答案的递进意义,理出递进规律的答案顺序,最终形成体现学理的“教学答案”。2022年新高考卷第5题: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参考答案】能够起到如实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可以引发国外读者关注,并
4、得到其认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命题点评】命题抓住了材料的核心问题,抓住了读者的基本期待。【答案点评】答案要点清晰明了,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待进一步梳理。【修改答案】答案可调整为,形成由近及远的顺序:作品处理标准,吸引读者标准,传播文化标准。【修改理由】“作用”“影响”“意义”“评价”这类试题的答案通常有两种逻辑顺序:时间与空间的并列顺序;由直接到间接的递进顺序。因此,的顺序是由直接到间接的顺序:对作品的处理,对读者的吸引,对文化的传播。2022年北京卷第5题: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让古籍“活”起来。【答案要点】古籍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属于文化遗产。一些具有很高价值的
5、古籍因稀有而被珍藏在图书馆里,读者很难看到。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有一定局限,传承性保护可以将古籍推向大众。【命题点评】为什么让古籍“活”起来,根据常识只能答出第点,如果结合材料,还可找到古籍“死”的具体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活”的原因。【答案点评】从答案中,我们提炼出这样的结构:“什么东西”“藏在哪里”“让大家看看”。虽说这一结构反映了交流的普遍规律,但对回答“为什么”不太明确。【修改答案】古籍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但不为大众所了解,因此要让它“活”起来服务于大众。一些古籍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看到,因此要让它“活”起来与读者见面。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有一定局限,因此要让它“活”起来并进行
6、传承性保护后进而推向大众。【修改理由】三“活”对应三“死”,“死”“活”之间建立因果关联。明确三个原因,回答题中的“为什么”。先总()后分()是基本顺序。【再写答案】“活”的目标:让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的古籍服务于大众。“活”的前提:深藏图书馆,原有保护措施下读者看不到。“活”的手段:传承性保护让古籍自身活下来。这三点也可概括为:“活”的意义、“活”的困难、“活”的办法。【再写理由】用“目标、前提、手段”这一递进逻辑,更能体现出普遍性规律,更能显示母题的意义。因此,把参考答案中和的部分内容合并为“前提”项。运用递进逻辑通过分类进行排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分类排序思维是人类的基础思维。因
7、此,利用高考题来训练分类排序思维,有助于学生总体思维水平的提升。二、对比视角下的命题与应对近年来,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多选文化、文明类话题。这类话题的行文都喜欢使用对比思维。纵向比较文化文明的发展变化,横向比较文化文明的深刻差异。因此,设题自然避不开对比。然而,参考答案却没能很好地完成对比任务,考生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思路答题。参考答案和学生的作答,都没能很好地使用对比的方法,也没能得出鲜明的对比结论。因此,笔者提出的训练原则是: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比的任务,得出对比的结论。2022年新高考卷第4题: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参考答案】霍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
8、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杨将忠实原著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命题点评】命题抓住了材料的核心问题,也很好地体现了文化、文明话题讨论的核心思维:对比。【答案点评】答案按照原文阐述了两位翻译家各自的追求及风格,但是没能很好地用对比思维作答,任务完成得不够彻底。【修改答案】霍追求在艺术性方面整体上最大程度地接近原著,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杨追求全方位地忠实于原著,在篇章和字句诸方面都进行细致翻译,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