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学反思【优秀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伙伴教学反思【优秀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伙伴教学反思【优秀7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伙伴教学反思【优秀7篇】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篇一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
2、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
3、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
4、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 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卖力、很认真,昨晚布置了预习,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没有信心? 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去掉拼
5、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 (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此环节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
6、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学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就是不留神、不注意)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读读本段,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看到这种场景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变化?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教师板书:慌、叫、喊、跑、找。 (3)从这几个词看出小朋友比较慌张、忙乱(你能带着这种慌张、忙乱读读这一段吗?) (4)你能用“有的有的”来说话吗?
7、小伙伴教学反思 篇三 小伙伴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这个故事旨在启发学生:要具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动,要用实际行动帮助自己的小伙伴,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指责和关心。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想一想图片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小伙伴们会发生什么对话?大部分学生由于预习课文的关系,很快可以大致答出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春游,到了吃午餐的时间了,大家都拿出自己的食品出来吃,可是唯独中间的小女孩什么也没有,看得出她很失落,旁边的小伙伴们页都
8、从不同的方面表示了关心。我会紧接着问:“大家都是怎么关心她的?都分享自己的食物给她了吗?”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从而引出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文中一共有四个角色:维加、玛莎、安娜和安东,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朗读,强调“以读为本”。首先,我示范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让学生感受通过变换语调饰演人物的朗读乐趣并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故事从 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示了关心。有的说
9、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事,有的说背包有可能丢在哪里。而安东把一大半面包放到玛莎手里,他最关心的就是玛莎最需要吃午餐了。从而理清故事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三、角色扮演,深入体会。 在初步掌握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学习课文,我本环节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朗读。我鼓励学生读旁白,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并尽量记住相关人物的台词,学生很快便投入紧张而激烈的反复诵读与背诵中。学习氛围特别浓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接着,当大部分同学完成背诵或者读顺旁白并举手示意时,我便开始挑选角色扮演者以及几个负责读旁白的学生上台来表演这篇课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都爱上台来展示
10、自己,同时也感受到角色扮演的乐趣。通过反复几次的上台扮演,整篇课文已经深入脑海,这时,我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从而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四、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 由于时间没掌握好,本节课主要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忽视了对二会字的重点教学,只是简单带过。改进方法: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把握课程重点,课前应先教会二会字,在这基础上再学习课文有利于学生对二会字的巩固和掌握。 小伙伴教学反思 篇四 小伙伴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的。课文,而且是发生在几个孩子之间的事。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但是蕴含的东西却很多。 这篇课文看起来简单,可是越仔细琢磨却越
11、觉得不好把握。首先,很容易把课文的重点放到教育孩子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上,上成思想品德课。其次,课文中的几个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准。我分析,维加和安娜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询问、担心,但是也是对玛莎的关心。如果简单地褒贬,对于他们来说不公平。同时,在生活中,这样的关心也是存在的,必要的。并且从题目上看,“小伙伴”是指的这四个人物,指的是一个群体,不能突出一部分,淡化一部分。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觉得在教学课文时首先要确定这是一堂语文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要上出语文味。上出语文味就要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还是要关注语言文字,通过读、思、品、议去感悟语言文字,去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在教学中应
12、该传达给孩子“这几个小伙伴从不同的方面关心帮助自己的伙伴”这样一个信息。然后让孩 子们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其中的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于是我以“三个小伙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个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孩子在读中感受三个小伙伴对玛莎的关心。并且通过比较知道维加和安娜是通过“问、说”的形式表示对玛莎的关心,而安东是通过行动来表示对玛莎的关心。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关心,都值得肯定。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孩子通过各种形式体会到安东的帮助对于玛莎来说是最需要的。这样让孩子自然地懂得了课文中的道理。这样也给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准确的定位。 要想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就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
13、文字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素养。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没有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把它和朗读结合到了一起。 备课时,我发现在这篇课文中几个标点符号非常值得研究。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句子来说,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出现了“?、!、。”,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心情,要想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关注这几个标点符号,同时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标点符号的训练,同时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中,我抓住安东的几个动作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体会安东对玛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7篇 伙伴 教学 反思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