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docx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使同学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熟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会组成比例 二、力气目标 1、使同学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育同学的观看力气和推断力气 三、情感目标 1、对同学进一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使同学感悟到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对象分析 低班级同学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
2、以抽象规律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争辩探究,观看分析,给同学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猎取学问的全过程,从而培育同学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同学探究问题的欲望,不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看演示,小组争辩等活动,让同学运用学问和力气的迁移规律,将学问结构转化为同学的认知结构,突出同学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教学 运用微机细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同学自觉发觉、意识到问题存在,可激活同学思维,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又可以调动同学探究新知的乐观性 2动手操作
3、法 引导同学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同学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再结合语言表述,使同学的思维慢慢内化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4、老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和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老师: 和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 = ) 二、探究新知 (一)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其次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老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
4、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其次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老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或 3、揭示意义:像 = 、 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老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和 和 和 和 填空 假如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
5、比和等号右边的比确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1、老师以 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3、让同学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争辩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 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同学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老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
6、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老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分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 2、在 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3、依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推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和 (2) 和 (3) 和 (4) 和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
7、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依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和把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熟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分,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初步的观看、分析、比较、推断、概括的力气,进展同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推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叫比? 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小黑板) 12:16 1/4:1/3 和9:12 4.5:2.7 10
8、:6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例1:同学们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观看这些比,哪此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这些式子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 (2)归纳比例的意义 (3)2:5和80:20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推断的? (4)完成第45页“做一做”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 (2)请同们分别找出80:2=200:5和2分之80=5分之200的内项和外项。 (3)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双可以发觉什么? (4)指导同学归纳后,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9、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指导同学完成第一46页“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 创意作业: 有一房间,窗子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门的长和宽分别是21分米和14分米,你能用已知的四个数组成多少个比例?比一比哪个同学组成的多。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并把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熟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一)老师提问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
10、比值 1216 4.52.7 106 老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老师小结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 用等号连接 老师板书:4.52.7106 二、新授教学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其次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老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其次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老师明确:两个比
11、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8022005或 3揭示意义:像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老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 和 (4)0.60.2和 5.填空 (1)假如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确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
12、基本性质) 1老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106 61091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争辩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同学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老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
13、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老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分 (二)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三)依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推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30.50.2和 4 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
14、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依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省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熟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分;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依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自主探究、观看比较中,培育同学分析、概括力气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4、 通过自主学习,让同学经经受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欢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预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谈话:同
15、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学问,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 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3:5 18:30 0.4:0.2 1.8:0.9 5/8:1/4 7.5:3 2:8 9:27 评析:从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入手,便利快捷,为新课做好预备。 二、熟识比例的意义 (一)熟识意义 1、 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课件依次显示答案。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觉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是啊,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争论。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
16、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 (课件显示:“3:5”与“18:30”先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 最终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课件显示:最终一组数据隐去)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发觉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阅历与新学问的连接。 3、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争论比例,你想争论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争论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5、 那好,我们就先来争论比例的意义,毕竟什么是比例呢?观看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
17、比例吗? (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 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同学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假如是比例,就确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同学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同学先观看,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同学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老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留意了对同学语言概括力气的培育。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老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连续引导同学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熟识比例,加
18、深了同学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二)练习 1、 出示例1 依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推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次 其次次 买练习本的钱数(元) 12 2 买的本数 3 5 (1)同学独立完成。 (2)集体沟通,明确:依据比例的意义可以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评析:这两道练习题既关怀同学巩固了比例的意义,学会依据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
19、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同学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练习1其实是对例题的奇异补充。 3、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分? (引导同学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4、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 课件出示: 3 : 5 前项 后项 (2) 课件出示:3 : 5 = 18 : 30 内项 外项 (3) 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评析: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分,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5、小结、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例 意义 基本 性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