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docx
《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1某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_(3)鉴别红棕色气体1与Br2 蒸气的下列方法中,合理的是_A通入水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B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C分别通入AgNO3溶液中观察有否沉淀D通过缩小体积加压,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变化(4)气体1和气体3按1:1通入NaOH溶液中刚好完全吸收,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5)请设计实验证明化合物X加热后是部分分解。_2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
2、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D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能级且全部充满电子,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E在_区。(2)A、B、C的电负性大小顺序(填元素符号,下同)_,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3)D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价电子排布图为_。3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一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X可以是_,C是_,F是_,G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设X、Y、Z代表3种短周期元素,已知:Ym-和
3、Zn-两种离子是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与Y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和2:1的化合物乙,甲、乙都是共价化合物X与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丙,其分子与乙的分子所含质子数相同。据此,填写下面空白:(1)Y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Z元素是_(2)化合物甲的电子式是_(3)Z单质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化合物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B、C、D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3DB6型离子晶体X,CE、FA为电子数相同
4、的离子晶体。(1)A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_。(2)X的化学名称为_。(3)试解释工业冶炼D不以DE3而是以D2A3为原料的原因:_。(4)CE、FA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1、3401 kJmol-1,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5)F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F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只要求列出算式)。6现有六种元素A、B、C、D、E、F,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
5、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F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同学所画的轨道表示式违背了_。(2)B元素的电负性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元素的电负性。(3)C与D形成的化合物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4)E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个伸展方向。(5)下列关于F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_。a. b.c. d.(6)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过量单质F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
6、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BC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7现有A、B、C、D、E、F、G、H、M九种物质,其中A为淡黄色粉末,B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E为无色气体单质,F的水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可得D的溶液,G为黄绿色气体单质,H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与题无关的生成物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H的化学式:_,C的化学式:_。(2)化合物A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物质M的名称是_。(3)F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得D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4)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A+C:_;ME:_。8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
7、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请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A_、B_、C_、D_;(2)在通常情况下,A的物理性质是_;(就你所知,尽可能多写)(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条件):(离子方程式)_;(离子方程式)_;(化学方程式)_。9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元素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W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X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第一电离能最小Y电离能/(kJ/mol)数据:;Z其价电子中,在不同
8、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N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W、Y的元素符号:W_、Y_。(2)X的电子排布式是_。(3)Z、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更强的是_(填化学式);W、X和N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水溶液是_(填化学式)。(4)X、Z和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元素符号)。(5)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因_。1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2倍;b的-2价离子比d的-2价离子少8个电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a为_(填
9、元素符号,后同),c为_。(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填化学式)。(3)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共价晶体的是_(填物质名称),属于金属晶体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离子晶体的是_,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11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元素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C元素的基态原子2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原子半径小于B;D元素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其焰色反应呈黄色;E对应的单质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金属。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的最简单氢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其化学键属于_键(填“”或“”)
10、。(2)B的核外电子总共有_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形(3)C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B、C、D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具体的离子符号表示)(4)由A、B、C三种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其空间构型分别为:_、_、_。(5)元素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区,其价电子的排布式为_,该元素可形成和,其中较稳定的是,其原因是_。(6)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2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是单质,B是A的氧化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1)若A是应用最广
11、泛的金属。反应用到A,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若B是淡黄色固体,的反应物中均有同一种液态氢化物,D俗称纯碱。则C的化学式为_,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若D物质具有两性。反应在盐酸中完成,则C的化学式为_;反应在溶液中完成,则C的化学式为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3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1)A是_,Y是_,Z是_。(2)当X是强酸时,E是
12、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3)当X是强碱时,E是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14短周期中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七种主族元素:A、B、C、D、E、F、G,其中A的同位素之一核内无中子,B与F同主族,F最外层电子数是B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原子是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E的族序数等于它所在周期数,D比E少2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C元素的名称是_,G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_族。(2)画出D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画出A2B的电子式_,画出A、B、D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3)化合物AGB属于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画出它的电子式_。(4)B、E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大的是_,
13、(填离子符号),C、G氢化物较稳定的是_(填化学式),D、F和G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E、F、G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较强的是_(填离子符号),(5)D2B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试卷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1)Fe2O3 +2Al=2Fe+Al2O3(2)Fe(NO3)2(3)ACD(4)NO2+NO+2OH-=2NO+H2O(5)取适量加热后的残留物,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说明溶液中尚有Fe2+【分析】由转化关系可知红棕色化合物Y应为Fe2O3,生成Z为Al2O3,W为
14、Fe,且n(Fe)=0.2mol,红棕色气体1为NO2,气体2应为O2,强酸性无色溶液为硝酸,且物质的量为mol,无色气体3为NO,物质的量为=mol,则X中n(N)=mol+mol=0.4mol,可知n(Fe):n(N)=1:2,X应为Fe(NO3)2。(1)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 +2Al=2Fe+Al2O3,故答案为:Fe2O3 +2Al=2Fe+Al2O3;(2)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Fe(NO3)2,故答案为:Fe(NO3)2;(3)A. 溴溶于水,溶液呈橙色,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溶液无色,可鉴别,故A正确;B. 两种气体均具有氧化性,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均变蓝色,不能鉴
15、别,故B错误;C. 分别通入AgNO3溶液,溴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可鉴别,故C正确;D. 通过缩小体积加压,二氧化氮存在2NO2N2O4,两种气体的颜色变化不同,可鉴别,故D正确;故答案为:ACD;(4)气体1和气体3按1:1通入NaOH溶液中刚好完全吸收,生成亚硝酸钠和水,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NO2+NO+2OH-=2NO+H2O,故答案为:NO2+NO+2OH-=2NO+H2O;(5)设计实验证明化合物X加热后是部分分解,即证明残留物中有亚铁离子:取适量加热后的残留物,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说明溶液中尚有Fe2+。故答案为:取
16、适量加热后的残留物,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说明溶液中尚有Fe2+。2 3d54s1 d FOC FOC 1s22s22p63s23p64s2或Ar4s2 【分析】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则A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A为C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则C为F元素;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原子序数小于F元素,处于第二周期,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则B为O元素;D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能级且全部充满电子,核外电子排
17、布为1s22s22p63s23p64s2,则D为Ca元素;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其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则E为Cr元素。【详解】(1)铬为24号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故答案为3d54s1;d;(2)A、B、C分别为C元素、O元素、F元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FOC,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FOC,故答案为FOC;FOC;(3)D为C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或Ar4s2,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1s22s22p63s2
18、3p64s2或Ar4s2;。【点睛】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方法如下:注意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是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两种不同方式,两个都可以表示各个轨道的电子数,并反映各轨道的能力高低,轨道表示式还可以表示电子在轨道内的自旋方向。3(1) (NH4)2CO3或NH4HCO3 NH3 NO2 HNO3(2) 2Na2O22CO2=2Na2CO3O2 4NH35O24NO6H2O【分析】从图中可知,X既能与HCl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且受热分解产物含有A、C无色气体,与HCl反应生成的气体A可能是CO2等弱酸对应的氧化物,与NaOH反应生成的气体C推断是NH3,则推断X是弱酸的铵盐,可
19、能是(NH4)2CO3或NH4HCO3。(1)据分析,物质X可以是(NH4)2CO3或NH4HCO3,则C是NH3,B是H2O,A是C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O2,NH3与O2反应生成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H2O反应生成NO和HNO3,故C是NH3;F是NO2;G是HNO3。(2)据分析,A是CO2,反应是CO2与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是NH3与O2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4 F 2F2+2H2O=4HF+O2 HF+OH-=F-+H2O【分析】Ym-和Zn-两种离子是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