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32021年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考点清单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2、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分析图示需注意: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
3、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考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图解2.分析下列实例,确定反馈调节类型实例1如图所示的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实例2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1)负反馈调节使生态
4、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如实例1。(2)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如实例2。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1)生态系统的成分单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2)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精题集训(70分钟)经典训练题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无机环境
5、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答案】A【解析】消费者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碳循环,A错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重要途径,因此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正确;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是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重要过程,C正确;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正确。2.(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
6、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从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只有约10%,所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正确;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C错误;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不同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
7、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 即使在同一条食物链中,不同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B。3.(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0)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答案】D【解析】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提高出
8、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学和物种进化的知识,难度较低,识记教材基本内容即可。4.(2019全国卷II31)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答出2点即可)。(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
9、;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答案】(1)太阳能 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 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 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解析】(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随着初级消费者的摄食作用而流入初级消费者,也可以随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
10、。(2)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瓶中只有生产者,A值表示甲、乙两瓶中水样的初始O2含量;甲瓶O2含量的变化反映的是呼吸作用耗氧量,因此B=A-呼吸作用耗氧量;乙瓶O2含量变化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放氧量,所以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综上分析,本实验中,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即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C-B=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即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A-B=呼吸作用耗氧量,即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耗氧量。【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的解答,解答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甲
11、瓶不透光,瓶内的生产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瓶内的O2含量的变化是有氧呼吸消耗所致;乙瓶透光,瓶内的生产者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瓶内的O2含量的变化反映的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的差值。5(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31)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_(答出2点即可)。(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_。(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
12、B的种间关系是_。【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 (2)(3)竞争 【解析】(1)A是蓝藻,是该湖泊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其种群密度极大的原因可能有该水域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藻爆发和缺少其他生产者竞争。(2)该生态系统存在唯一一条食物链AB,所以能量流动关系如图:。(3)C和B都以A为食,所以二者是竞争关系。【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种群的知识,解答(1)考生可以结合种群增长中“J”型增长的模型,解答(2)需要考生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高频易错题1黑山寨地区利用栗树脱落枝叶制造的培养基种植栗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B栗蘑属于分解者
13、,参与物质循环过程C该做法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该做法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知识内容。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属于栗树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因此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A项正确;栗蘑属于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B项正确;利用栗树脱落枝叶制造的培养基种植栗蘑,栗蘑又可被人所食等利用,该做法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项正确;该做法实现能量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利用B只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
14、物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可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知识内容。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利用,A项正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项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项正确;可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原理,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田害虫,D项正确。3下图为果树的不同种植方法对各类昆虫(寄生性昆虫寄生在植食性昆虫中)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三叶草和苹果树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各类昆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