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同步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同步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同步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减少 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2.清史稿食货志记载:“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将丁银随地起征。”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人身的控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解决了清朝的人地矛盾D.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财产税3.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不能
2、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过于强大B.中国的社会性质C.南京国民政府的策略失误D.中外民族矛盾过于深刻4.从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的个税起征点从3 500元提高到5 000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也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对此认识正确的有()A.个人所得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B.只要有收入,就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C.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5.汉书严安传记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徭役、兵役繁重 B.刑罚严酷C.赋税沉重 D.人民工作勤劳6.西汉王朝建
3、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泰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亡的教训7.一条鞭法的实施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其“赋役折银”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沿用和发展。采取这一做法的根源是()A.农牧民族的交融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白银的大量流入 D.全国人口的激增8.经过不断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
4、%,但由于外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实际税负仍然是“内重外轻”的“双轨制”运行模式。这反映出当时我国()A.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B.经济体制开始转轨C.企业的经营权逐渐放宽D.税制改革亟待深化9.清朝雍正帝在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把人丁税平均分摊到田亩中,实行“摊丁入亩”,按占有土地的数量征税。此次赋役制度改革()A.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B.说明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10.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每一次“并税式改革”最后都陷入“税轻费生并税除费杂派滋生税轻费重并税除费杂派又起”的循环。由此可见()A.古代官吏贪腐的根源是赋役
5、制度 B.赋税收入决定了历代王朝的兴衰C.中国古代赋税内容始终过于繁杂 D.赋役制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负担1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须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颁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商享有同等关税特权。这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主动加快开放进程 D.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12.据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先后进行了“均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役制度改革。这些改革()A.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 B.促进了
6、小农生产组织的形成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的产生13.“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国的积极影响在于()A.有利于推行土地私有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14.叶茵的田父吟中写道:“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2799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