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案例(优秀3篇).docx





《高中历史教案案例(优秀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案案例(优秀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案案例(优秀3篇)优秀高中历史教案 篇一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发展的概况以及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理解坊与市、交子、商帮等重要概念;知道商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提高思辨能力,以及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各代商人发展状况的了解,感受商业发展的辉煌,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古代商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 【难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
2、周书中关于农工商业的描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古代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业活动?商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商业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古代商业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先秦商业 过渡: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贩卖的物品为“商品”,从事交换的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秦汉商业 过渡:秦汉以来,面对商业的发展,统治者采取
3、了什么措施?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教师总结: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业 1、商业繁荣的原因 播放敦煌纪录片关于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时期壁画胡商遇盗图片段,同时展示开元通宝图片,学生思考唐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出原因:社会繁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货币的流通。教师补充材料,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启发学生回顾大运河开凿的意义。学生联系旧知可回答,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了隋唐商业的繁荣。 2、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师出示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提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体现了唐代的商业交易场所是什么?学生可知是市。教师进一
4、步补充,城内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时间限制。政府在市内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同时市中有邸店、柜坊,出现了飞钱。此时邀请同学上台模拟唐代商人贸易现场,理解邸店、柜坊和飞钱的含义。 师生共同总结: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又称“便换”,是我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 高中历史教案案例 篇二 【课题】第五、六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课时】第5课时 【目标能力要求】见本课考点解读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考点解读 【考点1】知道苏联解体、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 1.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失败。成为苏
5、联解体的催化剂。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3.1991年底,苏联(1922-1991)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考点2】知道东欧剧变 原因: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情况: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风云突变。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东欧剧变实质: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
6、度发生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3】知道印度独立的相关史实 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是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印巴分治加深了民族。宗教矛盾,是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 【考点4】了解巴以冲突,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原因: (1)大国干涉: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2)现实利益的冲突:对水、石油、土地等资源的争夺。(3)种族宗教的冲突: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族与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族的差异冲突。(4)历史原因(即中东问题的由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教案 案例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