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经典习俗.doc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经典习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经典习俗.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经典习俗 赏菊 重阳赏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魏紫姚黄,清芳幽香,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色彩。相传晋代诗人陶渊明是一位菊迷。他在隐居时经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常对菊自语: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到宋代,赏菊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代,有的地方重阳前后要举行菊花大会。此时,人们来来往往倾城出动观看菊花,热闹空前。 饮菊花酒
2、 古时重阳节,饮菊花酒之俗,汉代已经存在,西京杂记即载有此事。据说古代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在重阳时节,采下初开的菊花和青翠的枝叶,与黍米和在一起酿酒,酿成后一直保存到第二年重阳食用。梦粱录则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年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九之厄。俗说饮菊花酒可以令人长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重阳佳节,在登高赏菊之余,饮上一杯甘甜、健身的菊花酒,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 插茱萸 古代重阳节插茱萸之俗风行。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药
3、用植物。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用。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称辟邪翁。每逢重阳节人人都要佩带。这种习俗在汉代就已出现。荆楚岁时记中已有记载。到唐代流行甚广,被大量写进诗文中。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万楚的茱萸女也写道: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妹。插枝着高髻,结子置长裙。宋代,插茱萸之俗不如以前盛行。宋代以后,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开始衰微,而直接作药用,在明清时,又用袋装茱萸以避毒害。如今,插茱萸的习俗已不传行。 吃糕 重阳节吃糕,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时节令食品。历史上重阳糕经历了多次变革:汉朝时叫蓬饵;唐朝时叫麻葛糕和米锦糕;宋时叫菊花糕、重阳糕;清朝时则叫花糕。从民俗意义上看,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万事皆高之说。重阳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意义独特。据史籍载,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也被用于馈赠,颇具礼俗意义。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识。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 第 2 页 /总页数2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阳节 手抄 经典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