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doc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负数(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负数(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教学内容认识负数(教科书p13的例1和例2,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9月4日教学总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决相关问题。2、通过分析、猜想等活动,感受负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联系实际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 学重 点难 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在现实情景
2、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难点:能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相关问题。课 前准 备 课件;一张挂图、温度计。教 学 过 程步骤子 目 标教 师 的 活 动学 生 的 活 动反 思 情景引入 联系生活引入课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读数,初步体会正负数。1、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断。 2、提出:老师收集了某天三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你知道分别是多少温度吗? 观看,了解。 学生观察图片上温度计。认识负数原本是初中学习的内容,现在提前让学生学习,原本有点担心学生学习难度太大, 探 究 新 知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
3、表达方法。 继续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中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海拔高度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尝试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进一步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教学例1:用正负数和0表示气温。(1)尝试说一说温度。出示图片,提出:你能看出上海的温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北京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提出: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2)教学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负数 第一 课时 表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