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总结15篇.docx
《野外实习总结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实习总结15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野外实习总结15篇野外实习总结1 20xx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熟识性实习,变为在熟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把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熟识,提升了综合力气。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同学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同学主动探究学习,在老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看方法的状况下,同学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开放争辩,最终进行成果总结
2、沟通。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同学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同学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争论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准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学问进行讲解,关怀同学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特殊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明习的顺当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供应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觉一
3、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同学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同学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支配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大事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高校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受和回忆。 这次我们去的地方是神农架,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与汉水之间,又是中国东部大陆的第一高峰。森林的掩盖率达百分之八十八以上,在森林里面有着很多的动植物,其中珍
4、贵的有;金丝猴、白熊、白鹿等珍稀动物,生长着珙桐、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稀植物。而我们就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山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同学能验证和巩固地理科学学问,学习地理科学方法,端正地理科学态度,更好地领悟地理科学精神。在专业训练方面,同学能把握野外实践的.工作程序、实践路线和实践点的选择、实践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野外判别方向;在综合素养训练中,能很好地熬炼创新力气、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与人共处、磨炼意志、培育遵守纪律、雷厉风行的习惯。 在神农架里云涛雾海变幻无穷,石柱石峰奇诡多姿,山光水色气概磅礴。里面不止有珍贵的动植物,还有神农架野人传奇,更为其增加了无穷
5、的魅力。在神农架地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多座,最高峰的神农顶海拔3105.4米,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神农架里面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其中还有40多种是受国家爱惜的,而各类动物也有1050多种,其中有70种是受国家重点爱惜的。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今日,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善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有时候我就在想,人类是怎么来的。在森林里是乎和外界已经隔绝,而自己似乎也回到了远古时代。现在科技时代的不断发达,海水的不
6、断上升,世界上的珍惜动植物的不断削减,这莫非不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吗?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神农架也会消逝。通过这次实践,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自己的学问不足而感到惭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倍努力,面对奇妙的将来。 野外实习总结2 一、实习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习位置:实习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大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大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动身,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习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实习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
7、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把握,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两岸岩石高耸,气概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大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习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大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
8、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大路下江边可见。 2. 三叠系(T) (1)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 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 1) 以石灰岩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 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 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 2) 以泥灰岩为主,
9、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 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 第四系(Q) 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蓥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自三江坝南延横穿 嘉陵江,经中梁山,最终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实习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该 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峻,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习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
10、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实习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峻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甘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 由于沿着断层面可以观看上盘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倾向下的,所以上盘上升,此断层为逆断层。但这 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缘由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长,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大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
11、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学问,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习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知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状况,看到实习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终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最终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把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习中,我熟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试验中
12、,我们观看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试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学问变得不适用了,辨别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状况。但在老师的急躁细致的讲解下,慢慢有了熟识,并且得到了把握,加深了对学问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吵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吵闹这么简洁,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习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 为了降低成
13、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大路上就可以观看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大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习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大路山坡上的倒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大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大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
14、这条大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大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大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愿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进展和形成,避开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大路沿线的影响。 最终,通过本次亲身经受过的地质实习,我对学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力气,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简洁,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宏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学到更多的学
15、问,把握更多的力气,培育自己猛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 野外实习总结3 20xx年11月3012月1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雷公山野外实习,事前,全班同学做好了分组和预备工作,借到了实习要用的工具,鉴于此次实习对于我们历练的重要性,我们小组的成员依据分工乐观预备,生疏指导老师分发的资料,并对实习布满了期盼! 实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乐观协作,内部进行再分组,通过分工合作,把找出的植物向老师询问,并一一做好记录,拍好照片进行归类,然后收集起来!也对沿途的水文地貌进行记录,进行地貌的浅成争论! 在此次野外实习中,我收获良多!通过指导老师的急躁讲解,我更加了解了一些
16、课本上所叙述的学问点(以水文,地貌为主),了解了植物地理,水文地理,地貌等,知道了重力地貌,流水地貌的形成缘由,也看到了关于向斜,背斜的实例!雷公山的水文,地貌,把课本上枯燥的学问的生动呈现了出来,大大激发了我学习的爱好。当然在实习中也暴露出很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1、对课本上学问的生疏程度不足,以至于老师在叙述过程中所使用的名词有些模棱两可! 2、记笔记的速度不够快速,一些要点没有记录完全! 3、思维转动不够快,没有准时的向老师提问自己心中的问题!当然,前期资料也没有能够预备充分,没有准时的对实习区域的地理资料进行查阅,在实习的时候遇到什么小的问题都要询问老师! 实习过后,我得到了一些阅历:
17、 1、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实习区域基本概况 2、生疏课本学问,增加专业度 3、在实习过程中乐观向老师提问内心的疑问,并认真听取讲解,快速的做出笔记! 希望在下次的实习学习中,我能够吸取这些阅历教训,能够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期盼下一次野外实习的到来! 野外实习总结4 在导师彭润民老师的带领下,我特殊欣喜的获得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哈拉干拉乌苏一带和霍各乞矿区两处进行野外实习的宝贵机会。从而有幸参与了从野外地质踏勘、剖面实测、路线填图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到高精度磁测及探槽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勘探线的布设,编录岩芯、探槽以及后继的室内资料整理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些实际的工作阅历
18、无不让我感到新奇而兴奋。总之,无论是野外工作,室内整理,还是相关工作人员所介绍的试验争论和先进的找矿勘探方法、送样分析的规程和流程等等等等,无不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感谢彭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深化学习、欢快实践、体会生活!这次野外实习在教给我很多相关专业学问的同时,也让我深切熟识到书本学问与实际工作地差距和不同,以及自己的工作学习中的巨大不足。 我会在将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学习、认真的实践,争取在结实把握书本学问的同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吸取和消化新的专业精华! 一、概述 1、实习任务及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和生疏内蒙古自治区哈拉干拉乌苏一带的基本地质状况,如出露地层及分布特点
19、(分层描述、分布与发育概况、岩性、接触关系、厚度),岩石(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及含矿状况),构造(总构造特征及构造位置、褶皱、断层及其在空间分布的特点),地质进展阶段;并通过此次实习了解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的基本工作流程和留意事项;对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的主要工作阶段进行深化了解、认真实践。同时对探槽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勘探线的布设,再到编录岩芯、探槽以及后继的室内资料整理有确定的学习和了解。 2、实习时间:20xx年8月10日至10月20日3、实习工作量: 实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xx年8月10日20xx年9月10日,对上一年的工
20、作成果进行了解,并对今年的工作地区区域地质概况进行生疏,接着上一年连续开展调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高精度磁测,针对不同的地质体,接受相应的15万区域地质 填图方法,查明调查区的基本地质特征。 其次阶段:20xx年9月20日20xx年10月20日,到霍各乞矿区进行采样工作,编录、采集岩芯,对已做过的高精磁测进行高值检测。本阶段主要对矿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勘察工作,同时在彭老师指导下我们练习编录、采集岩芯。 二、关于区域地质背景的熟识 内蒙古哈拉干拉乌苏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区内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区,因受后期多期次构造挤压、改造和岩浆侵入的破坏,出露不全,有缺失。由老至新,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
21、新太古界乌拉山群、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白垩系、二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出露的岩体以海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此外,有元古宙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小型侵入岩体。 乌拉山群是区内变质最深的一套区域变质岩系,主要由灰色、灰黑色含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混合岩化的各类片麻岩组成。 渣尔泰山群是一套浅变质-热变质地层,经受了多次构造变动和多期次岩体侵入改造,岩石普遍变质,形成了片岩、板岩、石英岩及局部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其中含硫、磷等沉积变质矿产及铁、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是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找矿带的最重要含矿岩系。主要由碎屑岩、碳质页岩、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组成,
22、主要岩性有板岩、变质砂岩、石英岩、结晶灰岩、千枚岩、白云岩以及少量糜棱岩,原岩属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建筑,夹有少量基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侏罗系零星出露于工作区西南端,下岩段主要为一套内陆盆地砾岩、砂砾岩及砂岩为主的粗碎屑沉积,上岩段为砂岩、泥岩的湖相沉积。 本区第四系较为发育,主要为一套不等粒灰色粗砾岩,黑灰色松散状细中砂及粘土夹少量粉砂。此外,还有风积砂,河床冲积物及洪积物等。 三、实习实际工作及心得 1、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本次实习主要为哈拉干拉乌苏一带1:2.5万高精磁测和1:5万地质调查,时间近两个月。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大致查明白争论区内地表出露
23、地层、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观看了地表小型构造的发育及分布特征,并量测了地层、构造的产状及其变化,大致分析构造运动的期次,对争论区的地质状况有了基本的感性熟识。 地质路线调查是区域地质填图的主要手段。一般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工作中布置的路线均为地质调查与找矿相结合的综合路线。调查区中-低山丘陵荒漠区,相对高差较小、地形条件较易通行。所以在地质矿产调查路线布置上以相对平行的穿越路线为主,为了了解地质体、构造的空间特征,尽量布置翻越山脊或山沟的路线。地质矿产调查路线不平均使用工作量。依据地质简洁程度、残积层掩盖程度、地形地貌条件及磁法解译效果的不同,划分的不同级别工作区分别对待,合理布置,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野外 实习 总结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