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zip

收藏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zip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zip
展开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
    • 《美洲、大洋洲之旅》教案.doc--点击预览
    • 《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ppt--点击预览
    • 伊瓜苏瀑布.doc--点击预览
    • 伊瓜苏瀑布最佳景色.rmvb
    • 卡卡杜卡国家公园.doc--点击预览
    • 墨西哥夜景.jpg--点击预览
    • 复活节岛.doc--点击预览
    • 复活节岛.jpg--点击预览
    • 复活节岛石像.jpg--点击预览
    • 帕伦克古城.doc--点击预览
    • 悉尼歌剧院.jpg--点击预览
    • 旅游-复活节岛.rmvb
    • 袋鼠.jpg--点击预览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8033053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7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3-03-22
10
金币
关 键 词:
美洲、大洋洲之旅 岭南 美术 六年级 下册 15 美洲 大洋洲 课件 教案 素材
资源描述:
美洲、大洋州之旅教案美洲、大洋州之旅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对教材中的作品(建筑、雕塑、壁画、自然景观)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2)了解教材中柱形雕刻作品的造型特点和装饰方法,能用这种程序制作一件简单的柱形装饰小品;(3)采用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包括描绘等方法制作旅游小册子。2、过程与方法:欣赏美洲、大洋州有代表性的艺术品,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与表述,认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美洲、大洋州文明。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感受艺术的文化价值。教学要点: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欣赏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2、教学难点: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到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3、兴趣点:模拟小小旅行社,做小导游。作业要求: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2、较高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行小册子。3、个性探究: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2、较高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3、个性探究: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一、课堂导入:1、故事导入: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很早就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他们拥有精确的天文历法,发明的象形文字至今我们还不能破译,他们还建了数不清的金字塔,可是在大约几百年前,他们的文明却像迷一样消逝了。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2、影片或图片显示:墨西哥著名的古城建筑、雕塑、象形文字。3、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看的感受。4、提示学生翻开教材,今天小博士带领我们踏入美洲,首先要探访墨西哥的神秘古城。古城里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在等待我们去探险。二、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1、指出玛雅文明发生在中美洲,不是非洲,而且玛雅文明还有很多与其他文明不样的地方:在托大森林里居住,周围没有河流2、出示埃及金字塔和墨西哥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图片,分析、比较造型上的区别:a.金字塔侧面为三角形、尖顶,方锥体 b.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侧面为梯形、平顶,顶部还建有庙宇3、出示我国出土于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面具图片,指出三星堆文化与玛雅文化一样,都具有其神秘性。4、展示美洲、大洋洲的雕刻作品,学习其造型与装饰手法。知识要点:柱形雕刻、四个面都有雕刻的内容、纹样丰富、装饰性强。技能要点:具体分析教材中的石柱雕刻和羽蛇神的花纹图案。相同点:具有浅浮雕性质,不镂空。不同点:石柱雕刻采用“阳刻”手法,羽蛇神采用“阴刻”手法。5、教师用石膏材料示范“阴刻”技法,6、继续进行“探秘之旅”。展示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和乌卢鲁国家公园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欣赏,7、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旅行社负责人,需要制作一本小册子向观众介绍刚才看到的景色,应该怎么做?8、学习设计制作旅游小册子的步骤: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描绘、装订成册9、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作品。10、布置下一节课的课堂活动,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来表现。用合适的材料雕刻一件柱形装饰小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套介绍美洲和大洋州的旅游小册子。三、课后延伸:教师把学生制作好的旅游小册字和雕刻好的柱形装饰小品在学校橱窗做一次展览交流。美洲、大洋州之旅墨西哥n国徽国徽n一只展翅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蛇,一只爪抓着蛇身,另一只爪踩在从湖中的岩石上生长出的仙人掌上。这组图案描绘了墨西哥人的祖先阿兹特克人建国的历史。相传在很久以前,太阳神为了拯救四处流浪的墨西哥人祖先阿兹特克人,托梦给他们,只要见到鹰叼着蛇站在仙人掌上,就在那地方定居下来。居住在墨西哥北部地区的阿滋特克人在太阳神的启示下,找到图案中所描绘的地方定居下来,建立了墨西哥城。仙人掌是墨西哥的国花,象征着墨西哥民族及其顽强的斗争精神。图案中下方为橡树和月桂树枝叶,象征力量、忠诚与和平。n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乡,在仙人掌的2000多个品种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因此享有“仙人掌王国”的美誉。墨西哥的文化历史n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公元前兴建于墨西哥城北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这一灿烂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阳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奥蒂瓦坎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共同遗产。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乡”之称。墨西哥在不同历史时期还赢得了“仙人掌的国度”、“白银王国”、“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等美誉。墨西哥奇琴伊扎古城祭坛n它兼有古希腊的朴素和古印度的明朗等特色,它是一座蜗牛式建筑,呈螺旋形,托尔特克人称这种祭坛为卡拉科尔。祭坛上还有关于托尔特克祭司王奎查科特尔的浅浮雕像,在建筑物表面满布着蛇头浮雕,祭坛的入口的两边柱子上,则雕着缠成螺旋形的延伸的蛇浮雕。显然,它属于墨西哥玛雅文化的古典时期的创造n据说祭司王奎查科特尔是一位闻名于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的祭司首领,他以羽毛蛇之神自命。伊扎人所以崇拜他,可能是出于他的智慧,也许他会算出天象时令,等等。澳大利亚n澳大利亚(Australia)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卡卡杜国家公园n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地区,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那些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有的物种在这里已经延续4万多年。这里有许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表现的是从远古的狩猎人群和采集人群,直到目前当地的土著居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乌卢鲁国家公园n乌卢鲁是一座周长9.4公里(5.8英里),高349米(1145英尺)的砂岩独石,高高地耸立在平坦的沙原上。占地3500公顷(18648英亩),意为“许多头”,如俯视观望,可以看到36个圆形的山头,故称作卡塔-楚塔。这两处风景独特,在日升日落时分,它们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巨大的乌卢鲁独石是平原地区最为壮观的地理特征复活节岛n一提起复活节岛,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岛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凿的?雕凿如此众多的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还是叫人顶礼膜拜?n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石像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作业n欣赏了澳大利亚乌卢鲁公园的巨石,你有什么感受?n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的造型有什么特别之处,谈谈你的欣赏感受。n画一幅乌卢鲁公园的美丽景色图n画出巨石像的样子,并加上背景。伊瓜苏瀑布伊瓜苏瀑布伊瓜苏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 23 公里处,为马蹄形瀑布,高 82 米,宽 4 公里。198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南美洲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交界处,有一条河,叫伊瓜苏。它发源于巴西南部巴拉那州东部大西洋沿岸 山区,依地势自东向西流至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三国交界处与巴拉那河汇合,然后向西南,再向东南,在乌拉圭境内注入大西洋。在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处东方上游约 25 公里处,自东向西的河水,在经过一个 U字型大拐弯时,从宽广的河道陡然跌入一条峡谷,就有了这个马蹄形的让人过目难忘的大瀑布。瀑布跨越两国,被划在各自国家公园中,每年有 200 万游客从阿根廷或巴西前来游览。伊瓜苏大瀑布,亦作 Iguassu 或 Iguazu,西班牙语作 Cataratas del Iguazu,葡萄牙语作 Cataratas do Iguaçu 或 Saltos do Iguaçu,平均流量 1,751 立方米/秒,为马蹄形瀑布,高 82 米(269 呎),宽 4 公里(2.5 哩),是北美洲尼加拉瀑布宽度的 4 倍,比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大一些。悬崖边有无数树木丛生的岩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约分为 275 股急流或泻瀑,高度 6082 米(200269 呎)不等。该瀑布与伊瓜苏河皆得名于一个意为大水的瓜拉尼语(Guarani)词汇。流入伊瓜苏河。113 月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达 12,750 立方米/秒(450,000 立方呎/秒),810 月旱季中流量最小。估计年平均流量约 1,756 立方米/秒(62,000 立方呎/秒)。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该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两国边境。1984 年,伊瓜苏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伊瓜苏”在南美洲土著居民瓜拉尼人的语言中,是“大水”的意思。发源于巴西境内的伊瓜苏河在汇入巴拉那河之前,水流渐缓,在阿根廷与巴西边境,河宽 1500 米,像一个湖泊。水往前流陡然遇到一个峡谷,河水顺着倒 U形峡谷的顶部和两边向下直泻,凸出的岩石将奔腾而下的河水切割成大大小小 270 多个瀑布,形成一个景象壮观的半环形瀑布群,总宽度 3000 米至 4000 米,平均落差 80 米。伊瓜苏瀑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观赏点多。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峡谷顶部是瀑布的中心,水流最大 最猛,人称“魔鬼喉”。瀑布分布于峡谷两边,阿根廷与巴西就以此峡谷为界,在阿根廷和巴西观赏到的瀑布景色也截然不同。2011 年 11月 12 日“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公布,伊瓜苏大瀑布榜上有名。历史:历史:伊瓜苏瀑布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宏伟的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交界处,瀑布呈马蹄形,宽约 4 公里,平均落差 75 米。伊瓜苏瀑布的名字来自于瓜拉尼语或图皮语,意思是“伟大的水”。据传说称,曾有位神仙打算迎娶一个美丽的当地女孩,但女孩却和她的梦中情人乘独木舟私奔。一怒之下,神仙将河流截断,让这对恋人好梦难圆。伊瓜苏瀑布巨流倾泻,气势磅礴,轰轰瀑声 25 公里外都可以听见。瀑布的成因:瀑布的成因:伊瓜苏瀑布群位于伊瓜苏河上。伊瓜苏河在与巴拉那河会合前的约 23 公里前有一段高崖,因而造成差落为 72 米的瀑布群。其实,此高崖的成因是由于巴拉那河的河谷是由南至北走,而伊瓜苏河的河床岩层却正好与巴拉那河垂直。因此,巴拉那河承受的河水冲刷远较伊瓜苏河高。在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下,巴拉那河渐渐变得越来越低,从而造成宽达 4000米伊瓜苏瀑布群的形成。卡卡杜卡国家公园卡卡杜卡国家公园卡卡杜国家公园(Kakadu National Park)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 131.6 万公顷,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达尔文市以东 220 公里处。曾是土著自治区。1979 年被评为国家公园。卡卡杜国家公园,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981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 和 1992 年扩展范围。这里是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资料:资料:卡卡杜国家公园,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981 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 和 1992 年扩展范围。这里是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潮汐涨落,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和高原,是适合各种独特动植物繁衍的理想环境。北部地区 4 万多年来一直有人居住。岩画、石刻和考古遗址记载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仍然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公园位于北部地方首府达尔文市以东 200 公里处,面积两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地区,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那些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有的物种在这里已经延续 4 万多年。这里有许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表现的是从远古的狩猎人群和采集人群,直到现在当地的土著居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1972 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从考古学和人种学角度评价,这里是保存非常好的地方。以前这里是土著自治区,1979 年被划为国家公园。地貌:地貌:海潮区:植被主要由丛林及海蓬子科植物组成,其中包括海岸沙滩上的半落叶潮湿热带林。这里也是濒临绝迹的潮淹区鳄鱼出没之地。平原区:多为低洼地,雨季洪水泛滥形成沼泽带,是栖鸟类的理想去处。低地区:多为起伏平原,间有小山和石峰。这里植物的形态不同,有多为蓝桉的稀疏树林,也有草原、牧场和灌木丛。在与水涝平原交界处分布着沿海热带森林,林内有多种动物。陡坡和沉积岩孤峰区:这里雨季时会形成蔚为壮观的瀑布,并有多种动物栖息于此。高原区:由古老的沉积岩组成,高度在 250300 米之间,个别突兀的石峰,高达 520 米。主要植物为灌木,偶尔可见茂密的森林,多为野生巴旦杏。本区内生活着多种稀有的或当地特有的鸟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复活节岛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当地的语言称拉帕努伊岛,位于智利以西外海 3000公里以外。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离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两千多公里距离。该岛形状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与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并为智利在南太平洋的两个属地。复活节岛以数百尊充满神秘的巨型石像闻名于世。该岛最早的居民称之为“拉伯努伊岛”(Rapa Nui)或“赫布亚岛”(Te Pito te Henua,意即“世界之脐”)。最早登上该岛的欧洲人是荷兰人,他们为该岛取名“帕赛兰”(Paaseiland,意即“复活岛”,以纪念他们到达的日子。岛上居民混杂,以玻里尼西亚裔为主,几乎全居住在有屏障的西海岸的安加罗阿(Hanga Roa)村庄中,人口 3,304(2002)。名称由来:名称由来:1722 年 4 月 5 日,荷兰海军上将、荷兰西印度公司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Jakob Roggeven)率领的一支舰队发现了这个位于南太平洋中的小岛。罗格文在航海图上用墨笔记下了这个岛的位置,由于发现该岛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复活节,他在旁边记下“复活节岛”,从此“复活节岛”之名为世人所知。1774 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再次找到该岛。1914 年开始对复活节岛进行相关的考察和研究活动。但是当今的人类学界多根据当地的语言称此岛为拉帕努伊岛(Rapa Nui),这是 1860 年代来自大溪地的波利尼西亚劳工对它的称呼。所有关于复活节岛的发现史,都记载了荷兰西印度公司的一支由 3 艘航船组成的太平洋探险队,在 1722 年率先访问了这座小岛。由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率领的船队是在绕过南美南端的合恩角,于 1722 年 4 月 22 日这天发现这个奇异的小岛的。由于这天是“基督教复活节的第一天”,罗格文把它命名为复活节岛,意思是“我主复活了的土地”。但是这个岛上的原始居民对自己的故乡却另有称呼,他们称之为“吉比依奥吉赫努阿”,即“世界中心”的意思,而波利尼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称它为“拉帕一努依”(RaPa Nui),这个名称更令人费解,也颇含神秘色彩,因为直译过来就是“地球的肚脐”。帕伦克古城帕伦克古城帕伦克古城是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玛雅古国城市遗址。位于国境东南沿海平原,北纬17290,西经 92259W,坐落在恰帕斯州北部,是典型的玛雅文明遗址。在玛雅的时代,帕伦克城可能被称作 LakamHa,而以帕伦克城为首都的城邦则可能称作 Baakal。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 世纪,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公元 600 年至 700 年间,迄今保存下来的古老建筑多是在这一时期修造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包括古城在内、占地面积达 1772 公顷的帕伦克国家公园已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特色建筑:特色建筑:在帕伦克城的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1952 年在碑铭庙的金字塔式台基下面发现的地下陵墓,为公元 8 世纪初著名的帕卡尔王的墓,是首次发现玛雅文明的金字塔式台庙,同时又是国王的陵墓,对深入研究玛雅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当年,发掘者们打开这座陵墓的入口后,发现一条 20 多米长的阶梯从金字塔式台基中央通入封死的墓室入口处。当打开封死的入口时,出现了高大宽敞的拱型圆顶墓室,墓室中央摆着一口石棺,棺盖重达 45 吨,可见当年已对预防盗墓考虑得非常周密。打开棺盖,入葬者已变为一具骷髅,四周摆放着 1000多颗珠宝,头部有一顶玉片面罩。经考证,陵墓修建于公元 7 世纪,入葬者为帕伦克最高统治者。从陵墓中获取的象形文字以及实物,首次证实了帕伦克当年是玛雅王国的政治中心。玛雅人实行世袭贵族制度,统治阶层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而贫苦阶层则耕种纺织供养贵族。为了更好地保护玛雅文明遗址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现已将帕伦克古城及其周围地区辟为帕伦克国家公园,以便留给子孙后代们。从帕伦克的正门进去,走走不远,就看到著名的帕伦克标志建筑,那个有五个方门的铭文神庙(TemplodelasInscripciones)了。完工于692 年的铭文神庙,是一座为了纪念帕克王而建的神庙。帕克王也就塟这座建筑物的下面.铭文神庙分九层,共有 69 阶台阶,代表帕克王执政了 69 年。铭文神庙虽然只有 25 米高,但由于她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感觉上还是十分高大雄伟的。由于神庙不让爬了,无法上到神庙顶部的神殿,亲眼目睹上面浮雕和铭文的庐山真面目,十分可惜。在神殿的五门之间的四块墙上,刻有国王家族的浮雕画像。而神殿内的三块石板,刻有 617 个象形文字,讲诉着帕伦克的几百年历史,该神庙正是因为这些铭文而得名的。铭文神庙内的帕克王墓室也不对外开放,也无法进去看一看,那当年轰动一时的发现。每年冬至,阳光会射入墓室,照亮里面的壁画。当然,从帕克王墓出土的尸体,石棺,玉面具和雕塑头像,全被墨国当成国宝,保存在墨西哥城的国家人类博物馆里了。在帕伦克的博物馆也只能看到一些复制品。其中让人争议最大的就是,那幅棺盖浮雕上的穿着宇航服的人像。浮雕上的国王身穿紧身的宇航服,头戴头罩,上面插管子和天线,国王利用仪表盘操纵着航天器。这个尖头航天器,尾部喷着火,正穿过银河系的黑洞隧道,驶向天堂世界。难怪,许多人都认为玛雅是天外来客,来自银河系的另一端。2-3 和华夏民族一样,玛雅人也认为月宫中住着玉兔,还把玉兔刻成石骷髅头,供奉起来。这座神庙,就是因为这尊玉兔骷髅雕像而得名的。在神庙上面坐了一小会,凉风习习下,整个帕伦克的主风景区尽受眼底,十分壮观。从玉兔神庙走下来,又走上旁边的神庙XIII(TemplodelaReinaRoja),走进的赤色女王墓看了看。墓室内已空无一物,只看到人字拱的墓室结构。铭文神庙的对面,就是壮观的帕伦克宫殿(ElPalacio)。在宫殿的建筑群中,最醒目的就数一座高达 15 米的亚洲式方塔。方塔的上面三层分别代表玛雅的天界,人界和地界。方塔是王室的观象台。每年冬至,只要站在高塔上,就能看到太阳正好从铭文神庙上落下。可惜,游客也不能登塔看个究竟。整个宫殿有四个院落组成,拥有许多回廊和宫室。值得注意的是,帕伦克宫殿的建筑技术有很大的突破,宫室和宫门都比其它玛雅遗址来的宽大。此外,主庭院的四周还刻有十分精致的浮雕。由于岁月的侵蚀,浮雕已失去了往日的色泽。不过,石刻上的君王形像仍然还是栩栩如生的。主景区的最后一组神庙,就是帕克王的长子虎龙(Chan-Bahlum)王当政时期,修建的圣树庙群(PlazadelSol)。该庙群由三个主庙和几个辅庙组成。最高大的主庙叫做十字圣树神庙(TemplodelaCrus),是个登高远眺的好去处。沿着亚洲庙式的台阶爬上庙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太阳神庙。圣树神庙因庙殿内刻有十字形的玛雅圣树而得名。玛雅祭司在观测星象时,认为天上的银河系(SakBeh)就像一个跨越星空的十字,于是就用玛雅圣树代表银河系。银河系在玛雅人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们认为,人们死亡的过程,就是离开这个世界,穿越圣树般的银河,到达另一个世界(Xibalba)。最后,又在地狱之神的协助下,重返人间,得到重生的过程.整个过程就是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圣树神庙对面的太阳神庙(TemplodelaSol),其庙冠保存得最好,很气派。太阳神庙里除了供奉太阳神和地狱神,据说还供奉着一条中国龙。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前来拜祭。另一个神庙,玉米神庙(TemplodelaCruzFoliada)就是因为供奉玉米神而得名。不过,当年的玉米神庙还有可能用来举行神圣的玛雅放血仪式。发展历史:发展历史:帕伦克是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玛雅古国城市遗址。位于国境东南沿海平原,坐落在恰帕斯州北部,是典型的玛雅文明遗址。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 世纪,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公元 600 年至 700 年间,迄今保存下来的古老建筑多是在这一时期修造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包括古城在内、占地面积达 1772 公顷的帕伦克国家公园已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早期的帕伦克历史可以追溯到奥尔梅克文明时期,奥尔梅克文明可能在此建立过一个王朝。玛雅文明古典时期,帕伦克是玛雅西部地区一个大邦,已知最早的统治者是 KukBalamI他于公元 431 年 3 月 11 日登上帕伦克的王位。帕伦克曾于公元 599 年和公元 611 年两次被卡拉克穆尔打败。公元 615 年,十二岁的巴加尔二世登基成为帕伦克国王,巴加尔在位时间长达 68 年。在巴加尔二世统治期间,帕伦克从衰弱中恢复过来,走向强大,进而成为玛雅西部地区政治上的霸主,因此历史学家也把巴加尔二世称作“巴加尔大帝”。令巴加尔在今天得以非常著名的另一件事 1952 年考古学家发现了巴加尔陵墓以及其中巴加尔本人的遗骸,位于一座高高的玛雅金字塔的地下,本来公认的玛雅金字塔的用途是神庙,与埃及作为陵墓的金字塔的用途完全不同,1952 年的发现使得今天的历史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玛雅金字塔的意义。而巴加尔石棺上的神话图案中类似于宇宙飞船的图案也曾经令许多人惊讶不已。(许多人以此为依据相信玛雅人拥有飞行器,或者是与外星人有着某种联系,不过一般严肃的历史学家仍然认为那只是个普通的神话图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5《美洲、大洋洲之旅》课件+教案+素材.zip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330532.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