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虎知道整理的3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固体、液体的取用 教学工具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他们来探
2、究化学的奥秘。 【说明】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他们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药品的取用 指导学生阅读P151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1、固体药品的取用 【说明】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演示】 1、取锌粒 2、取少量碳酸钠 【解释】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说明】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1、
3、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解释】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演示】滴管的使用,实验
4、1-3 【小结】1、固体的取用方法 2、液体的取用方法 作业: 课后小结 1、固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广口瓶 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快状) 注意: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细口瓶 取用:倾倒 注意: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篇二 (第二课时)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能进行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实验准
5、备 1、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2、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 三、课堂程序 1、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一查:检查灯芯是否平齐,是否烧焦。 二看:看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为什么?); 不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4(为什么?) 三禁止: 2、做(实验1-4) 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 3、探究活动三。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天气 探究活动名称 探究活动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文字表示反应式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 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
6、火焰上方约3厘米处加热。 加热到沸腾,所需时间约为 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加热到沸腾,所需时间约为 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加热到沸腾,所需时间约为 讨论 a、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b、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c、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d、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问题和建议 反思与体会 自我评价 组内(他人)评价 6做(实验1-5)。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5、学习仪器的洗涤并练习。 a、玻璃仪器的洗涤 倒尽废液-用自来水振荡
7、洗-试管刷刷洗-放指定位置 b、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4.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
8、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科书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首先去认识一些常用仪器吧! 二、新课教学 常用仪器
9、的分类。 常用仪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常用仪器(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用仪器(存放药品的):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几种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1.试管 (1)用途: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溶解少量固体。收集少量气体。 (2)注
10、意事项: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烧杯(烧瓶、锥形瓶)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
11、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2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一查二看三禁止):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温度)。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汽易引起爆炸)。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禁止用嘴吹熄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防止气流将火焰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 化学 实验室 教案 优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