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课为岳麓书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一、教材分析p 从194_年6月开始,中国革命进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是解放战争的最后决战时刻。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2.能力目标:通过讲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进程和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p 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爆发及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p
2、、概括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情感目标:我党我军及时抓住有利战机发动反攻,埋葬了蒋家王朝,维护了国家统一,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p 研究,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2.教学难点: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的制定。四、教学流程1.新课导入:1947年,我方三大主力军挺进中原,它们互为犄角,“像一把钢刀插入敌人胸膛”,敌我双方的最后决战时刻已经到来。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战况,去感受人民
3、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2.自主学习: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通读课文。阅读的形式可多样化。(默读、朗读或齐读等。)(设计意图:一是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对本课有个大致了解,便于下面的学习。三是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减少盲目性。)思考问题:我党我军为什么决定发动三大战役?了解三大战役的基本战况。请讲述一下渡江战役的大致经过。师爱心提醒:从时间、领导人、参战部队、歼敌人数、作战方针、意义等几个方面思考。3.师生、生生互教:师:到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第三个年头,我党我军为什么要选在此时对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大反攻,发动三大战役呢?(解答第一个问题。)(生大胆自由地发表见解。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 解放战争 胜利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