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高一必修3语文辅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四高一必修3语文辅导.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四高一必修3语文辅导高一语文是学习上一个新的起点,学好语文少不了勤加练习,下面WTT问你整理关于高一必修3语文辅导的有关资料,一起学习吧!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鱼凫()石栈()猿猱()扪参() 抚膺() 巉岩()飞湍() 喧豗() 砯崖()2.以下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开国何茫然()(2)青泥何盘盘()(3)扪参历井仰胁息()(4)使人听此凋朱颜()(5)
2、以手抚膺坐长叹()(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砯崖转石万壑雷()(8)所守或匪亲()4.文学常识填空。“蜀道难”本是_旧题,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作者是_,字_,号_,_代最伟大的_诗人。5.名句填空。(1)(2022广东高考,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2)(2022湖北高考,1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3)(2022全国高考,13)尔来四万八千岁,_。西当太白有鸟道,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5)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_
3、,_。(6)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答案:1.fúzhànnáomnynchántun hupn2.D解析:“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3.(1)完全不知道的样子(2)形容山路曲折盘旋(3)屏住呼吸(4)使动用法,使.凋谢(5)徒,空(6)为什么(7)使滚动(8)或:倘假设匪:通“非”4.古乐府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唐浪漫5.(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郁乎苍苍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6)一夫当
4、关万夫莫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6.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
5、下面行文有何作用?7.作者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8.请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6.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7.写时间是说明古蜀国历史长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行。这样时空杂糅,衬托蜀道的难行。8.逶迤千里,峥嵘高峻。9.运用了夸大手法、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大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
6、一、根底积累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秦塞(si) 石栈(zhàn) 扪参历井(mn)B.怒号(háo) 猿猱(náo) 砯崖转石(pn)C.崔嵬(wi) 喧豗(hu) 飞湍瀑流(tun)D.巉岩(chán) 咨嗟(z) 磨牙吮血(yn)答案:C解析:A项,“塞”应读“sài”;B项,“砯”应读“pn”;D项,“吮”应读“shn”。2.以下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西当太白有鸟道B.所守或匪亲C.猿猱欲度愁攀援D.可以横绝峨眉巅答案:B解析:“匪”通“非”。3.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
7、句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使人听此凋朱颜A.雄飞雌从绕林间B.侧身西望长咨嗟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D.砯崖转石万壑雷答案:D解析:例句中“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D项中的“转”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C两项没有活用现象;B项中“西”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答案:B解析:B项,均当“间隔 ”讲。A项,高/正,端正。C项,介词,比/介词,对。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5.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那么愈可见路之难行。B.“悲鸟号古木”“
8、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蜀道之难。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大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那么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妙仁慈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答案:D解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9题。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
9、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6.结合诗歌,简要分析p 开篇两句的作用。7.如何理解“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的内涵?8.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9.试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两方面,比拟这首诗与蜀道难一诗的异
10、同。答案:6.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久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大大增强全诗的感情色彩,丰富了诗歌内容。感伤但不消沉,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7.反映了诗人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现实丑恶而不能实现理想的痛苦心情。8.诗人借曹植一掷千金买酒取醉的豪情来抚慰自己。9.表现手法一样:运用大胆的夸大、想象等,借以表达用平常的语言缺乏以表达的激情,造成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抒情方式不同:将进酒直抒胸臆,毫不遮掩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一吐为快;蜀道难通过景物描写,使情寓景中,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和关切。(二)阅读下面三首行路难,完成1012题。行路难(三首)李白金樽清酒斗
11、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其二)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
12、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其三)10.结合行路难(其一),解释以下多义实词的含义。11.试析行路难(其一)表现的思想情感。后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情感与之有何不同?12.行路难(其三)提及哪些历史人物?用意何在?与蜀道难比拟,两诗用事有何不同?10.参考答案:(1)通“值”,价值/表示毫不犹豫(2)渡/完成(3)看/探问,拜访(4)再/恢复解析:实词的意义理解,一定要结合原来语境,在识记积累的根底上进展比拟分析p ,词语的语法位置;已学过的该词的意义;该词对应的上下文词义或句意。11.参考答案:诗人的思想情感谢荡起伏。“停杯投
13、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昭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困难险阻。“垂钓碧溪”的吕尚、“乘舟梦日”的伊尹,复苏了诗人的乐观情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展示了诗人从痛苦中挣脱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两首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失意、痛苦和愤懑,因畏“行路”之难而决意“归去”。解析:此题考察诗歌内容的鉴赏分析p 。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挑选出诗歌中的意象,【关键词】:p 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其次联络诗歌作者的处境(创作背景)理解深层次情感。此题还要比拟另外两首诗歌。12.参考答案:人物:许由、伯夷、叔齐。用意:不赞成高蹈隐世。人物:伍子胥、屈原、陆机、李斯。用意:主张功成身退。人物:张翰。用意:追求精神自由。行路难(其三)多用典故,蜀道难那么多运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解析:首先进展分析p ,本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认识对其分类,然后联络作者的感情理解其用意,最后和蜀道难比拟。此题实际上是考察诗歌的表达技巧之用典。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