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项目商业计划书_参考模板.docx
《临汾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项目商业计划书_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汾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项目商业计划书_参考模板.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临汾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7一、 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7二、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5三、 主要产业政策17第二章 项目概述21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21二、 项目承办单位21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23四、 报告编制说明23五、 项目建设选址25六、 项目生产规模25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26八、 环境影响26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6十、 资金筹措方案27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7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8第三章 选址方案30一、 项目选址原则3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0三、 强化战略定力32四、 项目选址综
2、合评价33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3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4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4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4第五章 SWOT分析36一、 优势分析(S)36二、 劣势分析(W)38三、 机会分析(O)38四、 威胁分析(T)39第六章 运营模式43一、 公司经营宗旨4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4四、 财务会计制度48第七章 发展规划51一、 公司发展规划51二、 保障措施52第八章 劳动安全评价55一、 编制依据55二、 防范措施56三、 预期效果评价62第九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5三、 质量管
3、理66四、 设备选型方案67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8第十章 环保分析69一、 环境保护综述69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9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2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3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3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74第十一章 进度实施计划75一、 项目进度安排7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6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计划7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7二、 建设投资估算78建设投资估算表82三、 建设期利息8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4四、 流动资金84流动资金估算表85五、 项目总投资8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6六、 资金筹措与
4、投资计划8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7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89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4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6三、 偿债能力分析9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8第十四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100一、 项目招标依据100二、 项目招标范围100三、 招标要求100四、 招标组织方式102五、 招标信息发布104第十五章 总结说明105第十六章 补充表格10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6建设投资估算表10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8固定资产投资估
5、算表109流动资金估算表11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7报告说明随着近年来国内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快速发展,列控系统实现了国产化和技术自主化。但国内行业整体起步较晚,相关企业规模偏小,在技术积累、管理水平、资金实力等方面和国外西门子、阿尔斯通等龙头企业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整体实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083.5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159.37万元,占项目总
6、投资的77.65%;建设期利息111.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5%;流动资金2812.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50%。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7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3404.80万元,净利润2761.8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2.99%,财务净现值1787.8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75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
7、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主要产品为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CPU组件和轨道电路读取器三大类,作为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业。列控系统的下游是轨道交通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对本行业的产品需求。轨道交通行业包括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主要包括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和轻轨。随着人们对轨道交通运输需求的提升,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列车运行间隔越来越短,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保证显得日益重要,这一方面增加了对列控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列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铁路行业概况(1)铁路
8、行业基本情况我国幅员辽阔,煤炭、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分布与主要消费区域极不平衡,且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较大。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凭借其覆盖面广、运输量大、运费较低、速度较快、能耗较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现代交通运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铁路大多是客货混运的线路,不同速度等级列车共线运行,长距离运输较多,呈现出“行车密度大、运输载重大、地面信号制式混杂”等运输特点。为加快铁路建设,缓解长期以来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铁道部于2003年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快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并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6年发布了中长
9、期铁路网规划、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大规模推进铁路线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工程。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7,603亿元;新开工项目26个,新增投资规模3,382亿元;投产新线4,683公里,其中高铁4,100公里。截至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继续
10、增长态势,预计达到3.8万亿元,铁路营业里程将增长至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我国铁路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高速铁路行业基本情况1964年10月1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运营,全长515.40公里,时速达210公里,标志着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诞生。此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开工建设高速铁路,促成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了3,216.00公里高速铁路。我国高速铁路网始建于2005年,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通车,翻开中国铁路史新的一页。虽然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且有别于日本和欧洲高速铁路,主要表现在:1)
11、路网规模大,覆盖地域辽阔;2)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复杂多变;3)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客运需求层次丰富;4)普速铁路提速和跨区域高速、区域快速和城际快速铁路等不同速度级客运专线具有完全不同的运营、需求条件,需要不同的运营模式和列车装备配套。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萌芽阶段(1978-1997年)。在日本和欧洲高铁技术的刺激推动下,中国开始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逐步进入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第二,消化吸收阶段(1997-2007年)。在此期间,全国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几条干线的线路基础达到了运行时速200公里列车的要求,达到了国际上高速铁路的运行标准。同时,中国
12、高铁技术上对引进的德、日、法高速动车组进行了消化吸收。第三,大规模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10月,国家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提出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到2020年计划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在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动车组保有量也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全国动车组保有量3,256标准组、26,048辆,比上
13、年增加321标准组、2,792辆。2018年我国高铁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密度约为0.9辆/公里,而日本新干线保有量密度接近1.7辆/公里,预计我国动车保有量密度有望提升至1.3-1.5辆/公里左右,部分线路如京津、京沪等有望提升至接近日本新干线水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概况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传统路面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与此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并促进环境保护,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必要市政设施之一。中国是目前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信息,截至2018年末,中国内地共
14、计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5,761.4公里。2018年新增运营线路20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728.7公里。进入“十三五”三年来,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2,143.4公里,年均新增运营线路长度714.5公里。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63个城市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含地方政府批复的19个城市),其中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正在实施的城市共计61个,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7,611公里。2018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5,470.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9%,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42,688.5亿元。列控系统行业概况(
15、1)铁路列控系统概况基于历史和技术原因,中国早期铁路存在多种信号系统,严重影响运输效率,产生了建立统一技术标准的迫切需求。我国参考ETCS(欧洲列控系统)和国外高铁列控系统运用经验,结合自身铁路运输特点,确定了CTCS的总体技术框架,为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自主发展建立了一套基于我国国情的标准。高铁列控技术早期主要被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等少数外国企业掌握。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我国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控系统。随着铁路列控系统行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以中国通号、和利时、华铁信息等为代表的国内列控系统集成商,其中中国通号连续多年在全球轨道交通控制系统
16、领域排名第一。(2)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概况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经历了从单纯使用轨道电路的固定闭塞模式、综合使用轨道电路加应答器的准移动闭塞模式到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模式的发展阶段。目前城轨主要采用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模式。这种模式下,需要列车实时的向列控中心汇报自己的位置和速度等运行参数,列控中心必须实时的为列车计算运行参数并发送给列车,此种机制的实现,需要连续式双向车-地通信系统支持,一般将这种列车控制方式,称为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即CBTC系统。早期,国内的城轨列控系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有着显著差距,CBTC的核心技术主要由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等国外厂商所垄断。随着国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
17、力度,交控科技、中国通号、华铁信息、众合科技、南京恩瑞特、中车时代电气等列控系统集成商均实现了CBTC国产化,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领域的重要参与者。(3)产品所处细分领域概况产品为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CPU组件和轨道电路读取器,均作为列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应用于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各产品细分领域基本情况如下:1)机车信号行业基本情况1975年之前,中国铁路运行主要依靠司机目视路旁固定信号机来驾驶。1975年郑州局杨庄事故后,铁道部规定所有列车要配备无线电列车调度系统(传呼机)、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ATP雏形),机车信号成为机车“三大件”之一。随着列控系统的发展,机车信号又成为列控
18、系统的核心部件。我国机车信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机车信号的产生阶段,其特征是点式机车信号,主要引进国外的电磁继电器式和机-电式的设备;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针对某种轨道电路制式开发相应的专用机车信号装置;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研制应用微机控制的通用式机车信号(非电化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及电化区段通用式机车信号),开发应用数字技术的通用式机车信号(数字化通用式机车信号);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研制适用于主体化性质的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包括车载主机、高可靠感应线圈、记录器等
19、。2)轨道电路读取器行业基本情况轨道电路读取器是我国特有的应用于高速铁路的列控系统设备,在2004年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中明确其应用场景,并在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上首次正式应用。我国京津城际引进集成的西门子列控系统未装配轨道电路读取设备。为了满足列车350km/h运营要求,符合我国高铁CTCS列控规范,进一步提升列车安全性,需要在西门子列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在无砟轨道条件下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规模应用。3)应答器系统行业基本情况应答器系统作为高铁列控系统中车-地信息传输的关键设备,其核心技术早期由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国外厂商掌握。2004年我国CTCS系统框架颁布后
20、,明确要求CTCS-1到CTCS-4级列控系统装配应答器设备。考虑到当时我国应答器系统领域的技术空白,国内主要信号企业开始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应答器系统实现了国产化和技术自主化,并作为铁路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和城轨CBTC列控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市场前景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机车信号CPU组件、轨道电路读取器应用于普铁、高铁或城轨列车之上,与列车数量具有较强相关性,未来产品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列车带来的新增需求以及现有存量产品的维修、更新替换需求;应答器及应答器地面电子单元应用于高铁或城轨线路之上,与高铁或城轨开通里程及所设车站数量
21、具有较强相关性,未来产品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高铁或城轨开通里程带来的新增需求以及现有存量产品的更新替换需求。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既有产品维修更换周期的到来,列控系统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二、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市场准入壁垒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与轨道运输安全密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进入国家铁路市场的企业、产品采取了严格的行政许可和认证制度。根据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21号)、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国铁设备监201415号)的相关规定,在中国境内生产包括应答器系统、机车信号在内的轨道交通列控设备的企业,应当向国家铁
22、路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后方可生产。同时,对未设定行政许可但列入采信目录的铁路产品实行认证管理。因此,重要轨道交通信号安全设备需取得行政许可和产品认证后,方能实现市场推广和上道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技术壁垒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立足于行车安全,追求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信息接收与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技术,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企业需要结合长期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完善产品安全性设计,才能最终形成基于产品整体的体系化核心技术。由于该技术体系的内含广泛、多样和对行业认知及经验积累的高
23、要求,行业外企业掌握全部核心技术体系的难度很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经验壁垒轨道交通列控产品需要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以及现场应用验证,并进行反复的交叉论证,才能保证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需要持续的研发创新才能满足轨道交通发展对列控产品新的要求。新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充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很难持续满足客户不断更新的要求。因此,轨道交通信号行业存在较高的行业经验壁垒。人才壁垒轨道交通列控技术不是以单一的技术形态呈现,而是与其他系统组成有机整体,以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与效率。因此,企业需要拥有大量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此外,相关人员不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汾 轨道交通 系统 项目 商业 计划书 参考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