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开学抗疫主题班会战“疫”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开学抗疫主题班会战“疫”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开学抗疫主题班会战“疫”思政课教案教学设计战“疫”思政课教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教学目的: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通过本次教学,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新冠肺炎病毒对人类的巨大危害,系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部署和目标,深刻领会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提高运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分析p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结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事件,坚持问题导向,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点难点吃透讲透。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联系实际,精选教学案例
2、视频,说明关键问题。即: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演示。三、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四、教学大纲及主要内容:同学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2021年,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偷袭我泱泱神州。新型冠状病毒在美丽的武汉肆意猖獗,随之疫情蔓延全国,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数据:(结合新闻媒体权威报道) 这里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下来由请一位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和学生互动环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
3、性肺炎,传染性较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2021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前阵子,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味交易成为网上热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我相信大学生们也会十分关注这一问题,也在进行讨论。那么病毒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目前还未真正找到,但此次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高度相关。大家也会发现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越来越频繁,除了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外,SARS、H7N9禽流感等。这些新发传染病都有一个特点,它们都和动物有关。研究人员做过统计,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于动物
4、。这不由得让我们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野生动物?进而怎样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总书记早就做出了思考并给出了深思熟虑的答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教学主题。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呢?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一)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演变 (二)何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大内容,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演变。(一)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演变 2021年2月3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
5、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食用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反映出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叙述:1、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的演进 其实,大多数人对食用野生动物还是说NO,但也有少数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几千年来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从历史来看,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早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威力和对自己的支配作用。这是在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无知恐惧依赖中,人类敬畏自然,崇拜自然。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大多出现过自然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海、草木禽兽都成为人们的崇拜物。动
6、物崇拜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图腾崇拜的作用。比方说中国崇拜龙,俄罗斯崇拜熊,印度崇拜象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不断地提升,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类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强大,感受到自己对自然力和自然物的独立性和空前的控制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逆转。2、人和自然是个有机整体 马克思讲,“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也讲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说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不能分割。其次,人与自然不能对立起来,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7、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再次,人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和发展的。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因此,恩格斯讲,“我们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当人类庆祝同自然开战的伟大胜利的时候,恩格斯就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为
8、了避免警钟变丧钟,人类必须要改变。(二) 何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到底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第二大内容:“何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概括起来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类能够从自然中获得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环境及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表现为人类能够从自然界中获得充分的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虽然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极限是多少有不同的看法,但超过一定的极限,人类的生存空间将受极大影响。其次,还表现为人类所需的空气、水、土地及其他的各类自然资,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比如空气清新,水质良好,
9、土地肥沃,自然资丰富,物种多样性丰富等。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类能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资,但千万不能漠视自然,视自己为世界的最高主宰,自然界的主人。相反,因认识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与规律,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还要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来保护自然,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顺应自然:人与自
10、然相处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多还旧账,恢复元气;不欠新账,休养生息。总的来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从原始文明的敬畏自然和崇拜自然,到农业文明的依赖自然和顺应自然,到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再到生态文明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但是当前全球存在着城市工业污染、旱灾水灾、东非蝗虫肆虐、澳大利亚火灾等(
11、展示图片) 看了以上这些图片,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最后一大内容,即:“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事实上,人类过度征服自然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警钟,人类必须改变,必须重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转变观念并做出实践,才能不断朝着目标前进,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做。1、转变人类中心的观念,确立与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传统的人类中心强调主客二分,视人类为主体,自然为客体。强调人类的地位和利益而漠视自然的利益,因此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没有生命是一
12、座孤岛,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我们应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息息相关。人因自然而生,自然因人而更加有生气。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是生命共同体。我们不是世界的统治者,在文明与野蛮之间,也许只隔着“野味”这道无形的墙。这是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战争,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家园,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为此,我们应尊重自然界的生命乃至非生命,比如不能滥捕滥杀,乱食野生动物。2、改变传统粗放式增长,确立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往往具有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等特点,是导致资枯竭与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确立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资、能、环境、生态等。过去那种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必须坚决摒弃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方式。人类生产方式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为前提,主动变革自身生产方式才能避免来自“大自然的报复”。3、转变消费方式,践行绿色消费 食用野生动物既不文明也不健康。2021年3月2日,总书记在
14、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奢侈消费,新奇消费,过度消费等追求物质欲望的消费方式往往带来资的过度利用与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所以作为大学生要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和学生互动环节) 4、法律制定的强力保障 我们知道,改变一种长期形成的陋习极为不易,还必须有法律的强力保障。2021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这一决定为打赢疫情
15、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通过立法严格执法,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人自觉的遵循。十九大报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小结:对于我们,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与新冠疫情相遇,即:得到了接受大自然提醒的机会,这也是我们重新调适我们与自然关系的机会。在这个机会面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人类必须敬畏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从我们自己做起,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自觉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开创社会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以上是我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讲解,谢谢大家!最后让我们一起静等春暖花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五、思考题:1、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请同学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