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生态养肉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稻田生态养肉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生态养肉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稻田生态养肉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p 稻田养鸭是绿色农业的一项投资少、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不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肉鸭。在稻田插完秧,待秧苗活后,将鸭放人稻田里,通过提供给鸭的良好生活环境,利用雏鸭的杂食性,鸭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在稻田内不断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作用。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肥料,达到节约鸭饲料的供给,提高鸭产品肉质的质量。减少和不使用无机化肥和农药,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生产出绿色、无公害、无农药和无残留的安全、绿色、优质大米和肉鸭。经过几年的试验,获得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稻鸭的准备1.1稻田的
2、准备 稻田要选择较为平坦、水充足的田块。稻田中应经常保持水深15cm左右,尤其是应使鸭在活动时,脚爪能够着底,能抓到泥土,不要放水泡田。秧苗采用肥床育秧后插秧,插秧的株行距一般在2030cm为宜。1.2鸭的品种和鸭的准备 稻田养鸭是鸭在稻田里自然生长,所以选择品种要当地鸭,生活力强,具有抗逆性,善于运动,喜食野生动植物的品种。应该选择当地品种鸭,如中小型鸭、杂交鸭和土鸭。若鸭的体型过大容易压倒或压死秧苗,一般种鸭不大愿活动,不适合做稻田养鸭的品种。在人孵种蛋时,种蛋的人孵时间,是把水稻插秧时间向前推28d,再加上710d,即3538d。种蛋来于健康、无任何传染病、无污染并高产的鸭群,必须接种鸭
3、瘟、鸭传染性肝炎等疫苗。1.3防护网和鸭棚的修建 为了防止天敌的侵袭,如老鹰、蛇、黄鼠狼、山狸子、田鼠等,鸭在田野里跑来跑去,很易受到伤害。所以,鸭在放于稻田之前,在稻田的周边设立防护网,其高度以鸭爬不过去为宜。一般高0.5-0.6m左右即可。每20_m2(约3亩左右)至3335m2(约5亩左右)围成一个小区,一般防护网采用价格便宜结实的塑料编织网。此外,为了防止强光照射和大雨袭击,也为了更好饲喂,在每个小区稻田的一角修建1-2个简易的鸭棚。修建鸭棚时,要避开交通要道,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一般以每10只鸭子占地1m2为宜。2.雏鸭的饲养管理2.1育雏前的准备2.1.1育雏舍的维修 一般选择
4、旧房舍、仓库进行修改,把门窗修复好,墙壁、天棚、地面要堵好缝隙和洞,如采用地面育雏,要准备好垫料。并要准备饲槽、水槽或饮水器等育雏用具。2.1.2清洗消毒 育雏之前,先将室内地面、网板及育雏用具清洗干净、晒干。墙壁、天花板或顶棚可用10生石灰乳剂粉刷,饲槽、水槽或饮水器等要洗刷干净,放在0.2的过氧乙酸液中浸泡半天,然后晒干以便备用。2.1.3环境的净化 在育雏舍消毒的同时,对育雏舍周围的道路和生产区出入口等进行环境消毒和净化,切断传染。在生产区出入口设一个消毒池,消毒池里放3氢氧化钠溶液,以便供饲养管理人员进出消毒。2.1.4饲料和兽药的准备 在整个育雏期(03周),每只雏鸭应准备300-4
5、00g的精料,作为育雏的饲料和补饲的饲料。另外,还要准备幼嫩、易消化的青饲料1.0-3.0kg。兽药主要是消毒药和预防药物,如消毒药包括高锰酸钾、甲醛、过氧乙酸、百毒杀、氢氧化钠、漂白粉等。预防药物主要有疫苗,如小鹅瘟、副粘病毒、大肠杆菌、霍乱等疫苗和菌苗。还有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等。还有驱虫药物等。2.2育雏的必备条件 育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鸭的成活率、健康状况、将来的生产性能。因此,必须为雏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培育出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良好的雏鸭,为以后放入稻田做好准备。2.2.1适宜的温、湿度 在育雏条件中,温度对雏鸭影响最大,直接影响到雏鸭体
6、温调节、饮水、采食以及饲料消化吸收。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张口喘气,烦躁不安,分布在室内门窗附近。温度过低时,雏鸭打堆、互相挤压,影响雏鸭的开食和饮水,并且容易造成死亡。在适宜的育雏温度条件下,雏鸭三、五成群,食后静卧而无声,分布均匀。雏鸭要求的温度为,13日龄为3028,46日龄为2624,710日龄为2320,11日龄以后,余类推。湿度对雏鸭生长发育影响也很大,刚出壳的雏鸭体内含水为70左右,同时又处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湿度过低时,往往引起雏鸭轻度脱水,影响健康和生长。当湿度过高时,霉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容易引起雏鸭发病。一般认为,育雏期的相对湿度,13日龄为80,以后逐渐降
7、低,但不可低于50。2.2.2密度与通风 饲养密度是指每平方米面积所饲养雏鸭数。密度过大,会造成相互拥挤,体质较弱的雏鸭常常吃不到食,饮不到水,致使生长发育受阻,影响增重和鸭群的整齐度,同时也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密度过低,房舍利用率不高,增加饲养成本。较理想的饲养密度为,17日龄为2015只,814日龄为1510只,1521日龄为107只。通风的目的在于排出室内的污浊气体,更新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雏鸭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随呼吸排出大量二氧化碳。雏鸭的消化道短,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较短,粪便中有2030的尚未被利用的物质。粪便中的氨气和被污染的垫料在室内高温、高湿、微生物的作
8、用下,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雏鸭的健康。如果室内氨气浓度过高,会造成抵抗力的下降,羽毛零乱,发育停滞,严重者会引起死亡。育雏室内氨气的浓度一般允许在10?L/L,不超过20?L/L。二氧化碳含量要求在0.2以下。一般以人进入育雏室不感到臭味和无刺眼的感觉,则表明育雏室内氨气的含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如进到育雏室即感到臭味大、有刺眼的感觉,表明舍内氨气的含量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通风换气。2.2.3光照 为了使雏鸭能尽早熟悉环境、尽快饮水和开食。一般在最初3d采用全天24h或23h的光照。及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阳光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促进雏鸭采食和机
9、体新陈代谢,促进维生素D和色素等的形成,维持骨骼的迅速生长。因此,在雏鸭3日龄之后,在天气晴朗时将门窗适当打开,或将雏鸭逐渐放出室外进行运动,接受阳光照射,可增强体质。2.2.4尽早饮水和开食 尽早的饮水和开食,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锻炼雏鸭的消化能力。开食过晚体力消耗过大,失水过多而变得虚弱。一般采用直径23mm的颗粒饲料开食。第1天把饲料撒在塑料布上,以便雏鸭学会吃食,做到随吃随撒。第2天就可以改用料盘或料槽喂料。雏鸭进入育雏舍后,就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前3d可在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1g/kg水。随雏鸭日龄的增加,可适当增加饮水器。1周以后可用水槽供给饮水。每100只雏鸭需要1m长的水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稻田 生态 养肉鸭 主要 技术 要点 效益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