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 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 【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遽契其舟()() 2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
2、度() 先自度其足()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至之市() 而忘操之()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 (2)及返(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 翻译下列各句。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宁信度,无自信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1) 通(2)通6 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7 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
3、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其苗( )揠之( )苗则槁矣( )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返归取之 其子趋而往视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 C、相同,相同D、不同,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阅读 写作 片段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