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5.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比例的根本性质教学设计 知识点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课程名称 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目的 理解比例各局部的名称,探究并掌握比例的根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比例的根本性质。教学难点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方法 讲授法 知识点描绘 全面理解比例各局部的名称,并探究、讲解比例的根本性质的核心内容:详细讲授如何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适用对象Z_K 六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的过程,浸透有序考虑,体验探究中的数学乐趣,
2、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才能和探究精神,开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教学过程Z_k.Com 内容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填空:15: =5:3 预设:根据比例的意义:在比例中,两个的比值相等。我们知道,5:3=5/3,根据分数的意义,把5/3化成分子为15的分数,得到15/9,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5/9=15:9,所以,15: 9 =5:3。你们做对了吗?同学们真棒! 设计意图:简单的问答,既复习稳固了上节课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又为这节课做了铺垫。尤其是第2题,先利用比例的意义求出有一个未知项的比例,为后面的猜一猜做伏笔,能让本节课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更顺
3、利的进展。探究新知 二、 认识比例各局部的名称 课件出示比例:2.4 : 1.6 = 60 : 40 师:在2.4:1.6=60:40这个比例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比例的项。中间的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内项。两端的两项“2.4”和“40”叫做比例的外项。假如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2.4:1.6=60:402.4/1.6=60/40,1.6和60仍然是内项,2.4和40仍然是外项。提问:你记住比例各局部的名称了吗? 三、牛刀小试 1.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4.5:2.7=10:6 1/2:1/3=12:8 师:在比例4.5:2.7=10:6中
4、,2.7和10是它的内项,4.5和6是它的外项;在比例1/2:1/3=12:8中,1/3和12是它的内项,1/2和8是它的外项。2.填空。在3:8=0.6:1.6中, 和 是内项, 和 是外项。师:在3:8=0.6:1.6中,8和0.6是内项,3和1.6是外项。同学们,你们都写对了吗?同学们真聪明! 设计意图:直截了当的介绍比例各局部的名称,先准确的定位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比拟两种形式的比例,明确四个项及每个项的位置都一样,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是不变的。Z。_。k.Com 四、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1.课件出示:猜一猜 24: = :1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看这个比例的外项是
5、什么? 预设:这个比例的外项是24和1。师:那么,它的内项是多少呢?你们知道吗?它有多少种写法?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猜一猜,填一填,写一写。预设:假设第一个内项为1,根据比例的意义求出另一个项为24;假设第一个内项为2,根据比例的意义求出另一个项为12;假设第一个内项为3,根据比例的意义求出另一个项为8;假设第一个内项为4,根据比例的意义求出另一个项为6;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比例有无数种填法。考虑:观察上面的内项,你有什么发现? 内项:124=24,212=24, 38=24, 46=24。外项:241=24。猜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6、2.验证猜测。4.5 : 2.7 = 10 : 6 内项:2.710=27, 外项:4.56=27.1/2 : 1/3 = 12 : 8 内项:1/312=4, 外项:1/28=4.3.归纳比例的根本性质 师:通过举例验证,你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师:这句话呀,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比例的根本性质。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4.用字母表示比例的根本性质。师:假如 a:b=c:db、d0, 那么ad = bc.或 设计意图:设计“猜一猜”,这个问题简单而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不唯一,为学
7、生的考虑翻开了空间。让学生经历“计算猜测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用不同的对这个猜测进展验证,抓住【关键词】:p 】: “积”。稳固练习 五、练一练。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 0.2:2.5和4:50 1/3:1/6和1/2:1/4 1.2:3/4和4/5:5 预设1:65=30,38=24,3024,不能组成比例。预设2:0.250=10,2.54=10,能组成比例。学#科#网 预设3:1/31/4=1/12,1/61/2=1/12,能组成比例。预设4:1.25=6,3/44/5=3/5,63/5,不能组成比例。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探究环节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发现比例的根本性质。猜一猜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自主探究、独立考虑的学习过程,从而进步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通过考虑各内项的联络,从而引发猜测,进而验证、归纳得出比例的根本性质这个结论。这些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初步观察、分析p 、比拟、猜测、验证的才能,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才能。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