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宋永华.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宋永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宋永华.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I: 10.13335/j. 1000-3673.pst.2011.04.009 第 35 卷第 4 期 电 网 技 术 Vol. 35 No. 4 2011 年 4 月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Apr. 2011 文章编号 : 1000-3673 (2011) 04-0001-07 中图分类号 : TM 91; U 469 文献标志码 : A 学科代码: 470.4061 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宋永华,阳岳希,胡泽春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市海淀区 100084)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2、of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SONG Yonghua, YANG Yuexi, HU Zechun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more stringent regulations related to emissions, energy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financial crisis, the w
3、orld has sparked a global race to electrify transportation. Battery is not only a key compon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but also plays a prominent role as the joint of power and automotive industry. This paper reviews improvements made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batteries as well as development
4、of electric vehicles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State of the art for three important battery technologies in EV application, namely lead-acid battery, NiMH battery and lithium-ion battery, as well as their current application are presented; and in the viewpoints of chemical propoties of the cell and t
5、he performances of commercial pack for EV,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es 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re performed. The application outlook of EV battery, its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and new cell technologies being developed are prospect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ower sector of China shou
6、ld pay special atten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V battery technology, analyze the influences of EV charging load on power grid and take steps in time. KEY WORDS: batteries; electric vehicle (EV); lead-acid battery; NiMH battery; lithium-ion battery 摘要 :电动汽车电池既是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更是电力工 业与汽车行业的关键结合点。结合电动汽车的发展
7、历史概述 了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 3 种主要电动汽车 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当前 的应用情况,并从电池化学性能和商业化的电动汽车电池组 性能 2 个角度在技术和经济层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最 后对当前电动汽车电池的应用前景、未来发展趋势和研发中 的新电池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电力行业应关注电动汽 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电网的影响并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 电池;电动汽车;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引言 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使具有节能环保优势的 电动汽车受到了全球的关注。电动汽车采用电能取 代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动力,是未来交
8、通的唯一长 远解决方案 1。当前与电动汽车相关的研究热点有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机技术,充 电谐波分析和充电站监控系统等 2_8,其中电动汽车 电池技术被视为最主要的难关 9。 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储能技术主要是电化学储 能技术,即铅酸、镍氢、镍镉、锂离了、钠硫等电 池储能技术。过去这些储能技术分别在比能量、比 功率、充电技术、使用寿命、安全性和成本等儿方 面存在严重不足,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近年来,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发受到了各国能源、交通、 电力等部门的重视,电池的多种性能得到了提高, 如锂离了电池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这些将有望推动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
9、本文首先介绍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历程,随后 重点介绍了 3 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铅酸电池、镍氢 电池和锂离了电池 )的研发状况和应用实例,接着从 技术和经济层面加以分析,分别论述其在电动汽车 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介绍儿种处于研发阶段的电 动汽车最新电池技术。最后根据我国国情,探讨了 电动汽车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同时指 出了其对电网的重要影响。 1 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 1837 年 Davidson 于阿伯丁制造了世界上第 1 辆以电池为动力源的车辆 1CI。 在 19世纪末到 20世 纪初之间,电动汽车由于缺乏成熟的电池技术和合 适的电池材料发展得非常缓慢,以内燃机为动力的 传统汽车
10、占领了市场。 第 1 代现代电动汽车 EV1 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在 1996 年制造,它采用的是铅酸电池技术。 1999 2 宋永华 等: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Vol. 35 No. 4 年研发的第 2 代通用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以镍氢电 池为动力源 ,一 次充电的行驶里程是前者的 1.5 倍, 同样因无竞争力而退出市场。 同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利用镍氢电池技术制 造了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第 3 代电动汽车, 即混合动力车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EVs)。 HEV 是具备多个动力源 (主要是汽油机、柴油机和电动 机 ),根据情况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几个
11、动力源的机动 车辆 11。镍氢电池成为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研究 领域和市场应用中最受关注的电池。 2006 年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 安全性方面的大幅提高,使之逐步被应用于纯电动 车和混合动力车,成为镍氢电池强劲的竞争者 12。 2007 年,插电式的混合动力车 (plug-in HEVs, PHEV)诞生了。 PHEV 与 HEV 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电 池能量可来自于电网,而不完全依靠内燃机化石燃 料提供。当电池电量高时, PHEV 采用纯电动车模 式 (动力完全来自电池 )行驶,电池电量降低时,进 入传统的 HEV 模式。 2008 年,金融危机、国际油价的高位震荡和节 能减排等
12、产生巨大的外部压力,全球汽车产业正式 进入能源转型时期。世界各国对发展电动汽车实现 交通能源转型这样的技术路线达成了高度共识;电 动汽车电池产业同样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纵观电动车的整个发展过程,出现过多种不同 类型的汽车和电池,其中产生巨大影响并商业化使 用直到现在的电动汽车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氢 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本文将针对这 3 种重要的电动 汽车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2 3 种类型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2.1 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 1859 年由 Gaston Plante 发明,以 氧化铅为正极板,以海绵铅为负极板,硫酸水溶 液作为电解液。充放电过程依靠极板
13、上活性物质 和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 13。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在汽车领域应用得最为广 泛的电池,主要作为内燃机汽车内部各种电器和电 子设备的电源 14。铅酸蓄电池在过去 50 a 被广泛应 用,具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 低,价格便宜。尽管新电池技术不断地产生,但铅 酸蓄电池至今仍作为动力源应用于旅游观光车,电 动义车或者一些短距离行驶的公交车上。表 11315 所示为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和作为汽车动力 源 表 1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情况 Tab. 1 Performance indices of lead acid battery and its app
14、lications to EVs 比能量 / 能量体积密度 / 比功率 / 循环 单体 电压 / V (Wh/kg) (Wh/L) (W/kg) 次数 30 50 60 75 -200 500 800 2.105 电动汽车电池组 电动汽车电池组 电动汽车电池组 电动汽车 单体容量 /(A-h) 单体质量 /kg 单体电压 /V 类型 150 42 12 短距离电动汽车 (如观光车) 注:电动汽车电池组模块数据为文献 16公布的超威集团电动车用 密封铅酸电池 6DM150, 容量标定为 3 小时率。 的应用情况,表中的电动汽车电池组模块相关数据 选自文献 16提供的国内主要电动汽车电池厂家所 公
15、布的数据。 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新一代阀控式密封铅酸蓄 电池 (valve-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 VRLA)不须 维护,允许深度放电,可循环使用;然而 VRLA 依 旧有着铅酸蓄电池比能量和比功率低的致命弱点, 根本原因是金属铅的密度大。功率密度虽可以通过 增大电极的表面积来提高,却会增加侵蚀速度而缩 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17。充放电方式也会严重影响它 的使用寿命,长期过充电产生的气体会导致极板的 活性物质脱落,不适合放电到低于额定容量的 20%,反复过度放电同样导致寿命急剧缩短;此外, 在没有定期充满的情况下会有硫酸盐晶体析出,硫 酸盐晶体会使电池的孔隙度降低,
16、限制活性物质的 进入,导致电池的容量减小。在典型的 HEV 应用 中,电池经常工作于一个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使 用寿命和性能表现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掌握铅酸 电池变流放电情况下的电池特性对延长电池寿命 有重要意义。文献 18提出了一种以能动势为依据 估计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文献 19指出VRLA 在 轻度混合电动汽车中是有应用前景的,因其成本 低、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先进铅酸蓄电池联盟 (advanced lead-acid battery consortium, ALABC)在 组织研制中度混合的电动汽车使用的 VRLA,但不 适于重度混合汽车或纯电动车。 铅酸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未来研究
17、重点 是解决比能量低的问题,以及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 时寿命严重缩短的问 题。可通过使用密度小的非腐 蚀性容器来提高比能量,再在活性物质中增加碳减 轻硫化物以减小对电池容量寿命的影响。文献 15 研究表明在铅酸电池活性物质中加入合适添加剂可 使比能量提高到 70W+h/kg, 比功率也会大幅提高。 第 35 卷第 4 期 电网技术 3 2008 年,中国铅酸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1/3,約为 90.77 GVA h,总产值为 1134 亿元 气 主要的车用铅酸动力电池生产商有超威电源、江苏 双登等 16。 2.2 镍氢电池 碱性电池由镍基和碱性溶液电解液构成,主要 有镍镉电池、镍锌电池和镍氢电
18、池 3 种,其中镍氢 电池最有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17,21。镍氢电池 相对于镍镉电池,比能量较高并对环境无污染。镍 锌电池由于容易快速产生枝晶而导致寿命缩短,已 有一些方法可解决该问题,如采用第三电极充电, 使用新的隔膜和在电解液中添加缓蚀剂等方法 22; 商业化的 HEV 大多数采用镍氢电池技术。 镍氢电池由氢氧化镍的阳极和由钒、锰、镍等 金属形成的多成分合金阴极组成,其性能指标及在 电动汽车的应用情况如表 223所示。相对铅酸电池 , 镍氢电池在能量体积密度方面提高了 3 倍,在比功 率方面提高了 10 倍。这项技术独特的优势包括: 更高的运行电压、比能量和比功率,较好的过度充 放电
19、耐受性和热性能。 表 2 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及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情况 Tab. 2 Performance indices of NiMH batte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EVs 比能量 / 能量体积密度 /比功率 / 循环 (Wh/kg) (Wh/L) (W/kg) 次数 单体 电压 / V 30 110 140 490 250 1 200 500 1 500 1.2 电动汽车电池组 电动汽车电池组电动汽车电池组 电动汽车 单体容量 /(A-h) 单体质量 /kg 单体电压 /V 类型 90 2.2 1.2 混合动力车 (如混 合动力公共汽车) 注:电动汽车电
20、池组模块数据为春兰 (集团 )公司电动车用镍氢电池 QNFG90, 容量标定为 3 小时率。 镍氢电池广泛应用受限的原因是其在低温时 容量减小和高温时充电耐受性的限制;此外,价格 也是制约镍氢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原材料如金属 镍非常昂贵。文献 9指出基于镍氢电池的电动汽车 电池技术已表现出局限性。镍氢电池虽比铅酸电池 储存更多的能量,但过放电会造成永久性损伤,荷 电状态 (state of charge, SOC)必须被限制在一个较 小的范围内,电池储存的大部分能量并没有被实际 使用,如丰田 Prius只能使用电池 20%的能量。另 外,否能准确测量镍氢电池的荷电状态直接影响其 使用寿命及充放
21、电效率。文献 24建立了一种基于 状态空间的镍氢电池的荷电状态递推算法。文献 23 指出对于镍氢电池的研究应该主要解决在实际应 用中,在常温和低温的条件下,镍氢电池比功率严 重下降的问题,提 出可以提高金属氢化物电极表面 催化剂的活性来进一步提高镍氢电池的高速充放 电功率和容量。文献 25分析镍氢电池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添加剂、导电黏结剂和优化电 池设计等方式予以解决,指出镍氢电池仍是近期和 中期电动车使用的首选动力电池。 2006 年我国生产镍氢电池 13 亿只,出口 9.13 亿只,创汇 6.06xl08USD,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镍 氢电池第一生产大国。车用电池生产商以春兰动力
22、 电池为代表,已掌握电池最新封装技术,各项性能 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已成为 “ 十城千辆 ” 新能源汽 车的主要动力供应商 。其研制的混合动力客车用动 力镍氢电池组及管理系统已在 “ 北京实施混合动力 公共汽车示范项目 ” 中应用 26。 “ 十城千辆 ” 推广 计划的整车制造厂家一汽、二汽和株洲客车等均采 用春兰集团的镍氢电池。 2.3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传统结构包括石墨阳极、锂离子 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阴极和电解液 (有机溶剂溶解的 锂盐溶液 )。最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以碳为阳极,以碳 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溶解六氟磷酸锂溶液为电 解液,以二氧化锰酸锂为阴极;轻巧结实,比能量 大,单体电压约为
23、3.7Vp7。 表 3 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及其在电动汽车 的应用情况 &29。可以看出,相较镍氢电池,锂离 子电池具有相对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较大的比能量, 是镍氢电池的 3 倍。锂离子电池体积小,质量轻, 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且无污染; 电池单个性能指标的数值范围跨度大,这是因为锂 离子电池有较多的电极组合,它们在性能上存在一 定的差异。 表 3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及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情况 Tab. 3 Performance indic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_ its applications to EVs 比能量 / 能量体积密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动汽车 电池 现状 发展趋势 宋永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