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p 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学生答复】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老师引导】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如何来定量地表示这
2、种限度呢,我们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环节二:新课讲授1.溶解度【提出问题】阅读教材,答复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学生答复】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提出问题】描绘溶解度的时候限定了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为什么?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学生答复】温度改变,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量会发生改变;溶剂的量不同,可以溶解的溶质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义就是规定100g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到达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g。【提出问题】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到达饱和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溶解度 九年级 化学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