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题库_教育基础知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题库_教育基础知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题库_教育基础知识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理论根底知识题库_教育根底知识试题单项选择题1、 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 )特点。B.指导性C.间接性D.交往性【答案】C2、 “杯弓蛇影”反映的是一种( )现象。B.行为强化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C3、 以下主张比拟准确地表达了启发性教学原那么的是( )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答案】C4、生理自我在( )左右根本成熟,社会自我至少年期根本成熟。B.2岁C.3岁D.4岁【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根本成熟5、 学校可以对老师的哪种行为进展处分或者解聘( )费B.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一学生路上撞车,经抢救无效死亡
2、C.强迫搜身,想知道学生是不是偷了东西,经教育屡次不改的D.与同事不和【答案】C6、 认知心理学家从目的取向来解释不同成就动机的人对不同难度工作的选择,一般而言,学习目的取向者倾向于选择( )的工作。B.中等难度C.最困难D.最简单或最困难【答案】B7、 人们创造出“雷公”“电母”等形象是运用了想象的( )加工方式。B.夸大C.拟人化D.典型化【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雷公 、 电母 、 风婆 、 龙王 以及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都是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8、 中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B.300米C.400米D.100米【答案】解析:根据互联网上网效劳营
3、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_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9、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某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那么从他(她)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这说明儿童情感的( )在逐步开展。B.深化性C.可控性D.稳定性【答案】B10、 老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老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开展和个性开展的关系、全体开展与个体开展的关系以及( )与创造力开展的关系B.现实开展与将来开展的关系C.智力开展与体力开展的关系D.思想开展与心理开展的关系【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老
4、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老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开展,理解学生全面开展与个性开展、全体开展与个体开展、现实开展与将来开展的关系。11、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导致学生这种行为的老师的指导方式最可能是( )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答案】B12、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响,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那么该反响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种条件反响是( )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消退【答案】B13、 创造或者墨守成规属于性格的( )特征。B
5、.意志C.情绪D.理智【答案】随知识经历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除了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偷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的( )展B.深化性开展C.可控性开展D.稳定性开展【答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各项中属于老师权利的是( )的学习和开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B.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方案C.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进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抗有害于学生安康成长的现象D.不断进步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程度【答案】解析: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开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是属于老
6、师权利中的指导评价权二、名词解16、综合理论活动【答案】综合理论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效劳、社会理论四局部内容。开展综合理论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络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展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历,培养创新精神、理论才能和终身学习的才能。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详细安排、确定综合理论活动各局部内容和组织形式。17、教育功能【答案】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开展和个体开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18、德育目的【答案】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德方面的总的要求。在这里德育目的分类,是根据
7、我们对思想品德构造的理解而划分为三个方面:思想、政治、道德准那么或标准方面的目的;思想品德心理开展的目的;思想品德才能方面的开展目的。19、 晶体智力【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历为根底的认知才能,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才能、判断力、联想力等。与流体智力相对应。三、简答题20、 结合理论与理论,简述如何做好学困生或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答案】学困生或问题学生主要集中表达为后进生,这类学生表如今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典型特征:求知欲不强,学习才能较低,意志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卑,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
8、严重;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才能。对后进生的教育: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擅长开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灯”,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21、简述教育功能的类型。【答案】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开展额社会开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按照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开展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照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分为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22、 简述思想品德的根本因素。【答案】 思想品德的根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9、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根底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食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消费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通过理论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程度上下的重要标志。23、 陶行知提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理论基础 知识 题库 基础知识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