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mth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位数加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
2、想。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基础,而且有部分学生已获得了一些用竖式计算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只会算,而不会说理,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说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
3、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一些口算,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
4、数做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拔萝卜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36+23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 3、优化算法。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当然也着重介绍本课的重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学生在学会算法的同时,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这一环节旨在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
5、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方法: 1.出示课题,简单社会公益教育。 2.出示情景图:观察,说出主要信息。 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 3.你能提出哪
6、些数学问题? (问题一):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列式: 56 + 30 = 观察:两个数分别是什么样的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用小棒摆摆,同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拨珠子:先拨56,5个十,6个一。 加30该怎样拨?(为什么把“ 3”加在十位上?) 观察:加完“30”后,计数器十位、个位各有什么变化? (十位:50 + 30 = 80 个位:没有变化) 完成算式: 56 + 30 = 86 对比:56 + 3 = 小结:两位数加整十数,十位相加,个位没有变化。 (问题二):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 列式: 56 - 30 = 学生摆
7、小棒探究计算计算方法。 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拨珠子,总结计算的方法; 完成算式 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相减,个位不变。 二、解决问题: 1.口算:P25 3 2.P25 1 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解答。 “两只啄木鸟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大啄木鸟比小啄木鸟多吃多少条虫子?” 3.P25 2 看图,提问:原来有多少只青蛙?后来呢? 问“跳下去多少只青蛙”,怎样算? 小结方法:原来的 剩下的 = 跳下去的 列式: 38 5 = 33(只) 4. P25 4 看图,说说图意: 来了42名同学,只有30把椅子。 提问: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有的同学会没有椅子坐,因为椅子少了。)
8、讨论:有多少名小朋友没有座位? (椅子比人少多少,就有多少人没座位。) 列式解答。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32+5 42+7 84-4 75-3 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 39-( )=31 49-( )=42 二、新授: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
9、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1)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三、小结。 板书: 青蛙吃害虫 56+30=86 56-30=26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
10、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 70-60 78-6 39-426+3 88-5 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