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问题(运筹学).ppt
《对偶问题(运筹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偶问题(运筹学).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2.4.1 对偶问题的提出2.4.2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2.4.3 对偶问题的性质2.4.4 对偶变量的经济含义2.4.5 对偶单纯形法一、对一、对偶问题的提出偶问题的提出 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及A、B两种原材料的消耗,如表1-1所示。每生产一件产品可获利2元,每生产一件产品可获利3元,问应如何安排计划使该工厂获利最多?设 企业生产甲产品为X1件,乙产品为X2件,则 2.2.2.2.资源最低售价模型资源最低售价模型资源最低售价模型资源最低售价模型(原问题)(对偶问题)设第i种资源价格为yi,(i=1,2,3)则有y1y2
2、y3y4第2章 对偶问题-一般表示式:原问题:max z=c1 X1+c2 X2+cn Xn s.t a11 X1+a12 X2+a1n Xn b1 a21 X1+a22 X2+a2n Xn b2 am1 X1+am2 X2+amn Xn bm xj 0,j=1,2,n 对偶问题:min w=b1 y1+b2 y2+bm ym s.t a11 y1+a21 y2+am1 ym c1 a12 y1+a22 y2+am2 ym c2 a1n y1+a2n y2+amn ym cn yi 0,(i=1,2,m)典式模型对应对偶结构矩阵表示(1)max z=C X s.t AX b X 0min w=
3、Y b s.t YA C Y 0 对偶问题原问题(2)若模型为 max z=C X s.t AX b X 0max z=C X s.t -AX -b X 0变形min w=Y b s.t YA C Y 0 Min w=Y(-b)st.Y(-A)CY 0令 Y=-Y 对偶问题对偶变量Y(3)max z=C X s.t AX b X 0变形设X=-Xmax=-CX st.-AX b X 0min w=Y b s.t YA C Y 0则有min w=Y b s.t -YA-C Y 0用矩阵形式表示:(1)max z=C X min w=Y b s.t AX b s.t YA C X 0 Y 0 (2
4、)max z=C X min w=Y b s.t AX b s.t YA C X 0 Y 0 (3)max z=C X min w=Y b s.t AX b s.t YA C X 0 Y 0 原问题(对偶问题)对偶问题(原问题)目标函数系数 约束右端项 约束右端项 目标函数系数 约束条件系数列向量 A约束条件系数行向量 AT 变量个数约束条件个数max min 变量 x j:约束方程 i:x j 0 x j 无约束 =x j 0 约束方程:变量 y i:y i 0 =y i 无约束 y i 0 例2-10 写出下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则由表中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可以直接写出上述问题
5、的对偶问题练习练习max z=2y1+5y2+1y3 2 2 y1+3 3 y2+1 1y3 3 3 1 1 y1-5 5 y2+1 1y3 2 2 3 y1 +1y3 -1=y1 0,y2 0,y y3 3自由自由自由自由s.t.解解 min=3 3 x1+2 2 x2-1 x3 2 2 x1+1 1 x2+3x3 2 3 3 x1-5 5 x2 5 1 1 x1+1 1 x2+1 x3=1 x10,x3 0 s.t.性质性质1 对称性对称性对称性对称性 规范原始、对偶问题规范原始、对偶问题(P1)与与(D1)互相对偶。即对偶互相对偶。即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性质性质2
6、 弱对偶性弱对偶性弱对偶性弱对偶性 设设X,Y Y分别为分别为(P1)与与(D1)的任意可行解,则的任意可行解,则 CX Y Y b 性质性质3 最优性最优性最优性最优性 设设X X,Y分别为分别为(P1)与与(D1)的任意可行解,则当的任意可行解,则当 CX X =Yb 时,时,X X,Y分别是分别是(P1)与与(D1)的最优解。的最优解。性质性质4无界性无界性无界性无界性 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若其中一个问题的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若其中一个问题的解无界解无界解无界解无界,则,则另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性质性质性质性质5 5 对偶定理对偶定理对偶定
7、理对偶定理 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若其中一个问题有最优解,则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若其中一个问题有最优解,则另一个问题也有最优解,且二者最优值相等。另一个问题也有最优解,且二者最优值相等。注意注意注意注意:无界性无界性之逆命题不成立。之逆命题不成立。因为一个问题因为一个问题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时,时,另一个问题可能另一个问题可能解无界解无界解无界解无界,也可能,也可能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无可行解无可行解。兼容性兼容性兼容性兼容性 原始问题的原始问题的检验行的相反数检验行的相反数检验行的相反数检验行的相反数给出对偶问题的一个给出对偶问题的一个基本解基本解基本解基本解。X*=(
8、4,6,4,0,0)T,z*=42y1y2y3y4y5Y*=(0,1/2,1,0,0)T,w*=42 3 3 4 4 5 5 1 1 2 2互补基本解互补基本解x3x2x1 x1 x2 x3 x4 x5 3 5 0 0 005 36 0 1 0 1/2 04 0 0 1 1/3 -1/3 4 1 0 0 -2/3 1/342 0 0 0 -1/2 -1cj 比值比值 基基 解解 :max z=3x1+5x2 x1 8 2x2 12 3x1+4x2 36 x1 ,x2 0s.t.(P1):min w=8y1+12y2+36y3 y1 +3y3 3 2y2+4y3 5 y1,y2,y3 0s.t.
9、(D1):max z=3x1+5x2 x1 +x3 =8 2x2 +x4 =12 3x1+4x2 +x5 =36 x1,x2,x3,x4,x5 0s.t.(Ps s):min w=8y1+12y2+36y3 y1 +3y3-y4 =3 2y2+4y3 -y5=5 y1,y2,y3,y4,y5 0s.t.(Ds s)X*=(4,6)TY*=(0,1)TX*=(4,6,4,0,0)T Y*=(0,1/2,1,0,0)T,z*=42=w*(P)的基本解的基本解 与与(D)的基本解的基本解 相互对应相互对应,且二者目标值相等。且二者目标值相等。我们把这样一对基本解我们把这样一对基本解 与与 ,称为,称
10、为(P)与与(D)的的互补基本解互补基本解。(P)目目 标标 值值(D)序序号号 极极点点 基基 本本 解解 k Xk可可 行行 z=w Yk可可 行行 基基 本本 解解 k 1 O(0 ,0 ,8 ,12 ,36)是是 0 否否(0 ,0 ,0 ,-3 ,-5)2 A(8 ,0 ,0 ,12 ,12)是是 24 否否(3 ,0 ,0 ,0 ,-5)3 D(0 ,6 ,8 ,0 ,12)是是 30 否否(0 ,5/2 ,0 ,-3 ,0)4 B(8 ,3 ,0 ,6 ,0)是是 39 否否(-3/4 ,0 ,5/4 ,0 ,0)5 C(4 ,6 ,4 ,0 ,0)是是是是 42 是是是是(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偶 问题 运筹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