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01章.ppt





《《财政学》第0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第01章.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本章要求本章要求1.1.了解:了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2.2.熟熟练练掌掌握握:财财政政概概念念;市市场场经经济济中中的财政职能的财政职能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政府与财政市场、政府与财政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本章提示1.1 The concept of public finance1.2 The market、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finance1.3 Functions of public financeChapter 1Chapter 1 The concept and
2、functions of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s of public financepublic finance第一节 财政概念n n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一、财政的基本含义(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n n二、财政的基本特征二、财政的基本特征(features of public finance)(features of public finance)n n三、关于财政与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about 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 a
3、nd“public (about 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 and“public finance”)finance”)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n n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一、财政的基本含义n n(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二)(二)“财政财政”一词的来源一词的来源(三)财政分配的(三)财政分配的“四要素四要素”(四)简略的财政概念(四)简略的财政概念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n n 1.1.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财政产生的前提条件:n n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剩余产品的出
4、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剩余产品的出现.n n 政治条件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国家的产生.n n “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n n 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在于说财政是和国家同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在于说财政是和国家同时产生的,是从起源上说财政这种特殊的分配与一时产生的,是从起源上说财政这种特殊的分配与一般分配的区别问题,就是说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般分配的区别问题,就是说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剩余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种现象,然而一部分剩余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种现象,然而是在国家产生后,构成国家的集中分配,才使这种是在国家产生后,构成国家的集中分配,才使这种社会现象从社会
5、再生产的一般分配中分离出来或区社会现象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分配中分离出来或区别出来。别出来。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n n2.财政的发展(四个阶段):n n A.奴隶制国家财政n n B.封建制国家财政n n C.资本主义制国家财政n n D.社会主义国家财政n n封建社会国家财政封建社会国家财政n n收入方面:收入方面:n n(1 1)田赋收入()田赋收入(2 2)公田收入()公田收入(3 3)捐税收入()捐税收入(4 4)专卖收入()专卖收入(5 5)特)特权收入(权收入(6 6)公债收入)公债收入n n支出方面:支出方面:n n(1 1)战争支出()战争支出(2 2)国家机关行政支出
6、()国家机关行政支出(3 3)皇家享乐支出()皇家享乐支出(4 4)封)封建宗教,文化支出(建宗教,文化支出(5 5)战争赔款和债务支出()战争赔款和债务支出(6 6)农田水利支出。)农田水利支出。n n特点:特点:n n(1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征收的比重逐渐扩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征收的比重逐渐扩大。n n(2 2)由官产收入为主走向赋税收入为主。国家以超经济剥削形式逐)由官产收入为主走向赋税收入为主。国家以超经济剥削形式逐步代替了经济剥削形式。步代替了经济剥削形式。n n(3 3)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公债、国家预算几个财政范畴,税收)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公债、国家预算
7、几个财政范畴,税收形式不断发展和完善。形式不断发展和完善。n n(4 4)国家财政收支和国王私人收支形式上分别管理。周礼规定)国家财政收支和国王私人收支形式上分别管理。周礼规定“天官冢宰天官冢宰”管支出,管支出,“地官司徒地官司徒”管收入。管收入。n n(5 5)由于封建国家的分封割据,造成财政上的混乱和不完善。)由于封建国家的分封割据,造成财政上的混乱和不完善。n n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n n收入方面:收入方面:n n(1 1)主要是税收()主要是税收(2 2)其次是公债()其次是公债(3 3)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n n支出方面:支出方面:n n(1 1)庞大的军事开支()庞大
8、的军事开支(2 2)行政开支()行政开支(3 3)公债还本付息)公债还本付息(4 4)科技开支()科技开支(5 5)经济支出()经济支出(6 6)福利支出)福利支出n n特点:特点:n n(1 1)财政收支全部采用货币形式。)财政收支全部采用货币形式。n n(2 2)财政剥削手段更加隐蔽。实行消费税、赤字财政政)财政剥削手段更加隐蔽。实行消费税、赤字财政政策,运用财政发行掠夺劳动成果,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策,运用财政发行掠夺劳动成果,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借以缓和经济危机。发展,借以缓和经济危机。n n(3 3)产生了赤字财政、财政发行和通货膨胀等新的财政)产生了赤字财政、财政发行和通货膨
9、胀等新的财政范畴。范畴。(二)(二)“财政财政”一词的来源一词的来源AA、财政概念的历史演化、财政概念的历史演化、财政概念的历史演化、财政概念的历史演化11、西方国家财政概念的演变、西方国家财政概念的演变、西方国家财政概念的演变、西方国家财政概念的演变n n11)财政一词最早于)财政一词最早于)财政一词最早于)财政一词最早于13151315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FinisFinis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款项、确定罚款支付等。款项、确定罚款支付等。款项、确定罚款支付等。款项
10、、确定罚款支付等。n n22)1616世纪财政一词传入法国,世纪财政一词传入法国,世纪财政一词传入法国,世纪财政一词传入法国,FinanceFinance意为公共收入。意为公共收入。意为公共收入。意为公共收入。1717世纪演变为专门指国家世纪演变为专门指国家世纪演变为专门指国家世纪演变为专门指国家理财。理财。理财。理财。1919世纪进一步阐明是指国家及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并相继传入欧洲其他国家,世纪进一步阐明是指国家及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并相继传入欧洲其他国家,世纪进一步阐明是指国家及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并相继传入欧洲其他国家,世纪进一步阐明是指国家及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并相继传入欧洲其他国家
11、,英语为英语为英语为英语为financefinance。n n3)193)19世纪末,日本引进世纪末,日本引进世纪末,日本引进世纪末,日本引进financefinance的词义,同时借用中国的两个汉字的词义,同时借用中国的两个汉字的词义,同时借用中国的两个汉字的词义,同时借用中国的两个汉字“财财财财”与与与与“政政政政”,立财政一语(,立财政一语(,立财政一语(,立财政一语(18821882年日本开始用年日本开始用年日本开始用年日本开始用“财政奏折财政奏折财政奏折财政奏折”一词)。一词)。一词)。一词)。n nFinanceFinance释义较广,可译为金融、融资、财务等。专指国家理财时,西方
12、国家一般用释义较广,可译为金融、融资、财务等。专指国家理财时,西方国家一般用释义较广,可译为金融、融资、财务等。专指国家理财时,西方国家一般用释义较广,可译为金融、融资、财务等。专指国家理财时,西方国家一般用publicfinancepublicfinance,可直译为公共财政。,可直译为公共财政。,可直译为公共财政。,可直译为公共财政。22、我国财政概念的演变、我国财政概念的演变、我国财政概念的演变、我国财政概念的演变n n11)早期用)早期用)早期用)早期用“度支度支度支度支”、“国计国计国计国计”、“国用国用国用国用”等词来概括财政现象。等词来概括财政现象。等词来概括财政现象。等词来概括
13、财政现象。n n22)1919世纪世纪世纪世纪9090年代,财政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年代,财政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年代,财政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年代,财政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n n33)我国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表述。)我国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表述。)我国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表述。)我国建国后对财政概念的表述。n n5050年代初的财政观年代初的财政观年代初的财政观年代初的财政观货币关系论。货币关系论。货币关系论。货币关系论。n n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对财政理论的探讨和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界说。主要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对财政理论的探讨和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界说。主要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
14、放初期对财政理论的探讨和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界说。主要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对财政理论的探讨和对财政概念的不同界说。主要有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社会公共需要论等。有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社会公共需要论等。有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社会公共需要论等。有国家分配论、剩余产品论、价值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社会公共需要论等。n n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1992199
15、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概念被引入我国。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概念被引入我国。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概念被引入我国。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概念被引入我国。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n nBB、财政类型的历史演化、财政类型的历史演化、财政类型的历史演化、财政类型的历史演化n n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经济体制财政类型财政类型财政类型财政类型n n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家计财政家计财政家
16、计财政家计财政:以个人私人的财政安排为主的财政。以个人私人的财政安排为主的财政。以个人私人的财政安排为主的财政。以个人私人的财政安排为主的财政。n n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国家满足实现自身职能而采取的一种分配手段。:国家满足实现自身职能而采取的一种分配手段。:国家满足实现自身职能而采取的一种分配手段。:国家满足实现自身职能而采取的一种分配手段。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公共财政: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经过产生、发展、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经过产生、发展、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经过产生、发展、完:随着市场经济
17、的逐步形成,经过产生、发展、完成的过程。成的过程。成的过程。成的过程。n n第一阶段公共财政第一阶段公共财政第一阶段公共财政第一阶段公共财政早期自由竟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早期自由竟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早期自由竟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早期自由竟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n n坚信坚信坚信坚信“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自然秩序,反对国家对经的自然秩序,反对国家对经的自然秩序,反对国家对经的自然秩序,反对国家对经n n济生活的干预,政府济生活的干预,政府济生活的干预,政府济生活的干预,政府 的主要职能被限制在国防社的主要职能被限制在国防社的主要职能被限制在国防社的
18、主要职能被限制在国防社 n n会秩序、公共工程等方面。会秩序、公共工程等方面。会秩序、公共工程等方面。会秩序、公共工程等方面。n n第二阶段公共财政第二阶段公共财政第二阶段公共财政第二阶段公共财政垄断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垄断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垄断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垄断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财政n n经济大危机以来,政府经济行为从单纯财政收经济大危机以来,政府经济行为从单纯财政收经济大危机以来,政府经济行为从单纯财政收经济大危机以来,政府经济行为从单纯财政收n n支行为支行为支行为支行为扩大到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管理与调节扩大到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管理与调节扩大到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管
19、理与调节扩大到对整个市场经济的管理与调节,以及,以及,以及,以及n n直接介入某些生产领域,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直接介入某些生产领域,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直接介入某些生产领域,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直接介入某些生产领域,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共生产n n部门。部门。部门。部门。n n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和调节方式而言,是一种市场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和调节方式而言,是一种市场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和调节方式而言,是一种市场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和调节方式而言,是一种市场+政府的政府的政府的政府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混合经济混合经济”。n n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公共
20、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三)财政分配的(三)财政分配的“四要素四要素”n n1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n n2 2、财政分配的客体是社会产品,主要是、财政分配的客体是社会产品,主要是n n 剩余产品剩余产品n n3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n n4 4、财政分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集中、财政分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集中n n 性的特征性的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四四)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n n 财政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社会产品
21、所进行的强制、无偿的集中性分配.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n n二、财政基本特征二、财政基本特征(一)阶级性与公共性(一)阶级性与公共性(二)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二)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三)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三)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或平衡性)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概念n n三、关于财政与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n n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n n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政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2、制。财政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政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公共革的目标模式,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公共革的目标模式,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公共革的目标模式,是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财政。财政。财政。n n11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精神,重新认识财政概念。计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精神,重新认识财政概念。计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精神,重新认识财政概念。计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精神,重新认识
23、财政概念。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重新认识财政,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重新认识财政,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重新认识财政,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重新认识财政,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是重新认识财
24、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n n22澄清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若干误区。一是不能将公共财政理解为澄清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若干误区。一是不能将公共财政理解为澄清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若干误区。一是不能将公共财政理解为澄清对公共财政认识的若干误区。一是不能将公共财政理解为“吃饭财政吃饭财政吃饭财政吃饭财政”,不能笼统地提出财政退出一切生产领域。二是不可一,不能笼统地提出财政退出一切生产领域。二是不可一,不能笼统地提出财政退出一切生产领域。二是不可一,不能笼统地提出财政退出一切生产领域。二是不可一般地提出财政退出国有企业。三是防止因强调财政公共性而忽视财政般地提出财政退出国有企业。三是防止因强调财政公共性而忽视财政般地提
25、出财政退出国有企业。三是防止因强调财政公共性而忽视财政般地提出财政退出国有企业。三是防止因强调财政公共性而忽视财政的阶级性或利益冲突。的阶级性或利益冲突。的阶级性或利益冲突。的阶级性或利益冲突。n n33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要求n n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过去财政的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过去财政的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过去财政的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解决过去财政的“缺位缺位缺位缺位”与与与与“越位越位越位越位”问题。问题。问题。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