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热点教学专题.ppt
《生化热点教学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热点教学专题.ppt(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物教学与学科发展中学生物教学与学科发展热点专题热点专题(2 2)细胞细胞组织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系统个体个体种群种群群落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概念概念举例举例心肌细胞等心肌细胞等细胞细胞心肌组织等心肌组织等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功能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组织组织由由形态相似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的细胞联合联合在一起在一起器官器官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按照一定的次一定的次序结合序结合在一起在一起心脏等心脏等能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能的多个器官按照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一定的次序组合合在一起在一起
2、呼吸系统等呼吸系统等个体个体由各种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共同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的生物.单细胞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如蚂蚁等如蚂蚁等系统系统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概念概念举例举例种群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是一个种群种群群落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所有的种群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它的与它的无机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的统一整体蚂蚁生活的陆蚂蚁生活的陆地生态系统地生态系统生物圈
3、生物圈由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和这些生物生活的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共共同组成同组成地球上只有一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个生物圈该区域内蚂蚁和其该区域内蚂蚁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他所有生物的种群该区域内同种蚂该区域内同种蚂蚁的所有个体蚁的所有个体红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真核细胞(植物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动物细胞、真菌细胞)真菌细胞)古核细胞古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支原体(最
4、小,支原体(最小,最基本的细胞)最基本的细胞)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病毒、类病毒、(病毒、类病毒、噬菌体)噬菌体)植物植物细胞细胞与动与动物细物细胞胞液泡液泡一一.生物化学的含义生物化学的含义(Biochemistry、Biological chemistry chemistry of life phys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学即可认为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用化学的生物化学即可认为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学科。本质的学科。二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化学的研究
5、对象:一切生物有机体,包括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一切生物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体。研究它们的化学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体。研究它们的化学组成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成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三三.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1.构成生物有机体的物质基础,即构成生物有机体的物质基础,即静态生物化学。静态生物化学。2.2.生物物质在体内的运动规律,即生物物质在体内的运动规律,即动态生物化学或动态生物化学或新陈代谢的规律。新陈代谢的规律。3.3.生物物质的结构、功能、代谢与整个生命现象的生物物质的结构、功能、代谢与整个生命现象的关系,即关系
6、,即机能生物化学。机能生物化学。4.4.生物遗传信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及其调控。的传递、表达及其调控。动态生物化学的发展:动态生物化学的发展: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五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要是动态生物化学飞速发展时期。十年代,主要是动态生物化学飞速发展时期。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生物化学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生物化学进入分子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兴起: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兴起:以生物化学、工程以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等学科为基础。技术等
7、学科为基础。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人类基因组计(HGP)(HGP)、后、后基因组计划。基因组计划。四四.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 1903190319031903年年年年,Neuberg,Neuberg,Neuberg,Neuberg 首先使用首先使用首先使用首先使用“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一词一词一词一词1944194419441944年年年年,麦克劳德麦克劳德麦克劳德麦克劳德(Macleod)(Macleod)(Macleod)(Macleod)和麦卡蒂和麦卡蒂和麦卡蒂和麦卡蒂(Mc(Mc(Mc(Mc Carty)(Carty)(Car
8、ty)(Carty)(美美美美)证明证明证明证明DNADNA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1953195319531953年年年年,Watson,Watson,Watson,Watson和和和和Crick Crick Crick Crick 提出提出提出提出DNADNAD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双螺旋结构模型双螺旋结构模型双螺旋结构模型1955195519551955年年年年,Sanger(,Sanger(,Sanger(,Sanger(英英英英)确定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确定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确定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确定牛胰岛素的一级结构1965196519651965年年
9、年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中国中国中国1973197319731973年年年年,基因重组技术建立基因重组技术建立基因重组技术建立基因重组技术建立.(.(.(.(美美美美)2000200020002000年年年年,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计划完成计划完成计划完成1953.Watson&Crick Right handed B-form DNA Double helix Model DNADNA的二级结构的二级结构使用使用教材教材与与参考书目参考书目v生物化学教程(第一版)生物化学教程(第一版
10、)王镜岩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镜岩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v生物化学原理(第一版)生物化学原理(第一版)v张楚富主编张楚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9 生物化学(第四版)生物化学(第四版)吴梧桐主编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3v生物化学原理生物化学原理 杨荣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杨荣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v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魏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魏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vBiochemistry: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11、Trudy Mcke (影印版影印版)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00v (影印及翻译版影印及翻译版)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00 v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原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原理 王联结科学出版社,王联结科学出版社,2003。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的化学组成v自然界自然界所有的所有的生命物生命物体都由体都由三类物三类物质组成质组成水、无水、无机离子机离子和生物和生物分子分子生命物质特征及生物化学反应类型生命物质特征及生物化学反应类型氨基酸的种类与结构除除甘甘氨氨酸酸和和脯脯氨氨酸酸外外,其其他他均均具具有有如如下下结结构构通通式式。各各种种氨氨基基酸酸的的区区别别在在于于侧侧链链R R基
12、基的的不不同同。从从蛋蛋白白质质中中分分离出来的所有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是离出来的所有氨基酸(除甘氨酸外)都是L-L-型的。型的。-氨基酸氨基酸可变部分可变部分不变部分不变部分 甘氨酸甘氨酸(Gly G)脯氨酸脯氨酸 (Pro P)肌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红素辅基血红素辅基Right handed B-form DNA Double helix Model 每一单链具有每一单链具有 5 3 5 3极性极性 两条单链间两条单链间按按 A-T A-T、C-GC-G配对,配对,以氢键连接以氢键连接 两条单链,极性两条单链,极性 相反,反向平行相反,反向平行 以中心为轴以中心为轴,向向 右
13、右 盘盘 旋旋 (B-form)B-form)双螺旋双螺旋 中存在中存在 大沟、小大沟、小 沟沟DNA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氨基酸臂氨基酸臂:7对碱基,对碱基,3末末端端CCA-OH与氨基酸通过与氨基酸通过酯键相连,起转运氨基酸酯键相连,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的作用二氢尿嘧啶环二氢尿嘧啶环:8-12个个Nt,因含稀有碱基二氢尿嘧因含稀有碱基二氢尿嘧啶而得名。啶而得名。反密码环反密码环:7个个Nt,读取读取和识别和识别mRNA的三联体密的三联体密码码TC 环环:7个个Nt,因含因含T、(假尿嘧啶)、假尿嘧啶)、C得名得名额外环额外环:3-18个个Nt,位于位于反密码环和反密码环和TC
14、 环之间环之间tRNA的的二二级级结结构构 酶(酶(prot.)具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具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的形状与底酶的活性中心的形状与底物分子的形状具有物分子的形状具有 特殊的匹特殊的匹配合作关系配合作关系底物底物结合部位结合部位催化部位催化部位(诱导契合学说)(诱导契合学说)酶的催化作用机理酶的催化作用机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非酶促反应的非酶促反应的 活化能活化能酶促反应的酶促反应的 活化能活化能底物分子变为可反应的分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底物分子变为可反应的分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
15、机物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是蛋白质酶是蛋白质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少数酶是少数酶是少数酶是RNA.RNA.从其他放能反从其他放能反应中吸收能量应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用放出能量用于需能反应于需能反应ATP细胞能量的通货!细胞能量的通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ATP+H2O ADP+Pi ATP+H2O ADP+Pi G=-30.5 KJ/molG=-30.5 KJ/molAMPADPATP腺
16、苷腺苷腺嘌呤核糖三个磷酸磷酸酐键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细胞内的能量流细胞内的能量流 CO2 H2O 能量能量(CHCH2 2O O)+O+O2 2 还原还原氧化氧化 C6H12O6 6O2 6CO2 6H2O 能量能量 还原还原氧化氧化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ATP)线粒体呼吸链线粒体呼吸链 线线粒粒体体基基质质是是呼呼吸吸底底物物氧氧化化的的场场所所,底底物物在在这这里里氧氧化化所所产产生生的的NADHNADH和和FADHFADH2 2将将质质子子和和电电子子转转移移到到内内膜膜的的载载体体上上,经经过过一一系系列列氢氢载载体体和和电电子子载载体体的的传传递递,最最后后传传递递
17、给给O O2 2生生成成H H2 2O O。这这种种由由载载体体组组成成的的电电子子传传递递系系统统称称电电子子传传递递链链(eclctron eclctron transfer transfer chain),chain),因因为为其其功功能能和和呼呼吸吸作作用用直直接接相相关关,亦亦称称为为呼吸链呼吸链。H2O的生成的生成 代代谢谢物物在在脱脱氢氢酶酶催催化化下下脱脱下下的的氢氢由由相相应应的的氢氢载载体体(NADNAD+、NADPNADP+、FADFAD、FMNFMN等等)所所接接受受,再再通通过过一系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一系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H H2 2O O
18、。CH3CH2OHCH3CHONAD+NADH+H+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例:例:12 O2NAD+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链 H2O2eO=2H+线粒体内的两条重要呼吸链线粒体内的两条重要呼吸链(分类:分类:NADH NADH 呼吸链和呼吸链和 FADH FADH2 2 呼吸链呼吸链)18/92提出化学提出化学渗透学说渗透学说而在而在19781978年获诺贝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尔化学奖的的Peter D Peter D MitchellMitchell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2H+2H+2H+2H+NADH+H+2H+2H+2H+ADP+PiATP高高质质子子浓浓度度H2O2e-+_ _ _
19、 _ _ _ _ _ _ _质子流质子流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磷酸化磷酸化 氧化氧化 物质代谢总观物质代谢总观糖代谢总图糖代谢总图戊糖磷戊糖磷戊糖磷戊糖磷酸途径酸途径酸途径酸途径储存性糖类储存性糖类(糖原、淀粉等)(糖原、淀粉等)葡糖葡糖-6-磷酸磷酸甘露糖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果糖磷酸丙糖磷酸丙糖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乙醇乳酸、乙醇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ATPCO2+H2O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戊糖磷酸戊糖磷酸核糖核糖CO2+H2O各种脂类各种脂类其他生糖物质其他生糖物质生糖氨基酸生糖氨基酸酵解酵解酵解酵解发酵发酵发酵发酵糖异生糖异生糖异生糖异
20、生血糖来源与去路:血糖来源与去路:淀粉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淀粉颗粒淀粉颗粒 糖原糖原动物动物体内体内葡萄葡萄糖的糖的储存储存形式形式-1,6-糖苷键糖苷键-1,4-糖苷键糖苷键 纤维素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作为植物的骨架-1,4-糖苷键糖苷键小肠中各种糖类水解酶的作用线形寡糖线形寡糖 葡萄糖葡萄糖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蔗蔗 糖糖 葡萄糖葡萄糖+果糖果糖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蔗蔗 糖糖 酶酶麦芽糖麦芽糖 2 葡萄糖葡萄糖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麦麦 芽芽 糖糖 酶酶乳乳 糖糖 葡萄糖葡萄糖
21、+半乳糖半乳糖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乳乳 糖糖 酶酶 异麦芽糖异麦芽糖 -极限糊精极限糊精葡萄糖葡萄糖 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淀粉淀粉 麦芽糖麦芽糖+麦芽寡糖麦芽寡糖(65%)+异麦芽糖异麦芽糖+-极限糊精极限糊精(35%)胰淀粉酶胰淀粉酶糊精酶糊精酶、脱支酶脱支酶当当160mg%人体糖代谢概况人体糖代谢概况血血 糖糖(80120mg%)(3.96.1 mmol/L)氧化氧化分解分解合成合成转化转化脂肪、氨脂肪、氨基酸等基酸等糖原(肝、糖原(肝、肌肉等)肌肉等)无氧氧化:乳无氧氧化:乳酸、酒精等酸、酒精等有氧氧化:有氧氧化:CO2、H2O、大量能量大量能
22、量去去路路来来源源食物中食物中的淀粉的淀粉肝糖原肝糖原非糖物质:甘非糖物质:甘油、乳酸、生油、乳酸、生糖氨基酸糖氨基酸消化消化吸收吸收分分解解糖糖异异生生糖尿糖尿排泄排泄糖酵解糖酵解 肌肉中存在与酵母发酵十分相似的不需氧的肌肉中存在与酵母发酵十分相似的不需氧的 分解葡萄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分解葡萄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糖的共同分解途径糖的共同分解途径 酵解酵解(glycolysisglycolysis)是多种是多种酶酶将将葡萄糖葡萄糖降解成降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并伴随着生成ATPATP的反应序列。它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的反应序列。它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化的前奏。葡萄糖酵解的
23、总反应式:葡萄糖酵解的总反应式:Glc+2Pi+2ADP+2NAD+2丙酮酸丙酮酸+2ATP+2NADH+2H+2H2O场所场所:细胞质中 氧气氧气:不需要糖酵解过程中1010个酶已糖激酶已糖激酶磷酸已糖异构酶磷酸已糖异构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1醛缩酶醛缩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3-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烯醇化酶烯醇化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注注:磷酸化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在糖原分解中存在。磷酸化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在糖原分解中存在。F-6
24、-P F-1,6-2P ATP ADP PFK-1磷蛋白磷酸酶磷蛋白磷酸酶 Pi PKA ATP ADP Pi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ATP cAMP 活化活化 F-2,6-2P +/+AMP +柠檬酸柠檬酸 AMP+柠檬酸柠檬酸 PFK-2(有活性)(有活性)FBP-2(无活性)(无活性)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2 PFK-2(无活性)(无活性)FBP-2(有活性)(有活性)PP果糖双磷酸酶果糖双磷酸酶-2 糖的有氧氧化与糖的有氧氧化与糖酵解:糖酵解:细胞细胞胞浆胞浆线粒体线粒体葡萄糖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CO2+H2O+ATP(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丙酮酸丙酮酸呼吸链呼吸链有O2
25、穿梭NADH糖酵解糖酵解 葡萄糖葡萄糖有氧氧化有氧氧化全过程全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丙酮酸的生成丙酮酸的生成(酵解)酵解)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G(Gn)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CO2 NADH+H+FADH2H2O O ATP ADP TAC循环循环 胞液胞液 线粒体线粒体 丙酮酸丙酮酸线粒体线粒体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KrebsKrebs循环循环)柠檬酸循环全貌柠檬酸循环全貌草酰乙酸草酰乙酸CH2COSoA(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苹果酸苹果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热点 教学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