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教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教学.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第一章第一章 本章介绍单、双级蒸气制冷循环的特性及热力计算方法。着重分析理论循环,并讨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差别,此外还介绍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其应用。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节 逆向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制冷机制冷机的理想循环的理想循环正向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逆向循环 动力循环,即将热量转化成机械功的循环是正循环正循环。在温熵图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此按顺时针方向变化的。逆向循环逆向循环是一种消耗功的循环。在温熵图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此按逆时针方向变化的。可逆循环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 内部不可逆
2、:内部不可逆:制冷剂在流动或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摩擦、扰动及内部不平衡而引起的损失;外部不可逆外部不可逆:在蒸发器、冷凝器等热交换器中有温差的传热损失 第一章第一章一、逆向卡诺循环一、逆向卡诺循环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单热源的热机是不存在的,即利用一个热源是无法完成循环过程的;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一个低温物体传到另一个高温物体,如果要实现这样一个反向的过程,就必须要有一个消耗能量的补偿过程。第一章第一章 制冷机制冷机 实现制冷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 低温热源低温热源被冷却物体 制冷剂制冷剂 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 一系列热力过程 第一章第一章 在
3、一定的热源温度下,需要怎样来组织制冷机的工作循环,使获得单位冷量所消耗的能量为最小,这是制冷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章第一章 研究逆向可逆循环的目的研究逆向可逆循环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热力学上最完善的制冷循环,作为评价实际循环效率高低的标准。设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为T0,周围介质的温度为T,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制冷机从被冷 却物体中取出热量q0,并将它传递给周围介质,为了完成这一循环所消耗的机械功为w,这部分功转变成热量后和取出的热量q0一起传递给周围介质。因此,根据力学第一定律,可写出制冷机的热平衡式:式中 q、q0和传递、取出的单位热量和消耗的单位机械功(kJkg)。(11)第一章第一章 逆向卡
4、诺循环是理想的制冷循环,现将逆向卡诺循环表示在TS图上,如图11所示。它由二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二个绝热等熵过程所组成的。图11 逆向卡诺循环第一章第一章 式中为逆向卡诺循环所消耗的机械功,它等于压缩时所消耗的功减去膨胀时所作的 功,即=kp。因为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的制冷机,它所消耗的功为最小功,由式(12)可得:(13)(12)根据热力系统,可逆变化过程中熵的变量等于零这一热力学原理,可以写出逆向卡诺循环的熵变公式:第一章第一章二、有温差的制冷循环二、有温差的制冷循环 在上面所讨论的逆向卡诺循环,是假定制冷剂与热源之间的热交换在无限小的温差下进行的,因此就需要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无限大,这在实际
5、情况下是不现实的。而制冷剂与周围介质,制冷剂与被冷却物体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温差,即有温差的制冷循环如图12所示。第一章第一章 很明显,由于温差T与T0的存在,制冷循环的温度范围将比图11中的温度范围扩大,即(TT0)(T T0)。从式13中可看出,在获得相同的冷量q0时,有温差的制冷循环将要多消耗功。在图12中,l-2-3-4为没有温差的逆向卡诺循环。a-b-c-d为有温差的制冷循环,二者具有相同的制冷量q0(即面积4-1-f-e-4=面积d-a-g-e-d)。图12 有温差的制冷循环T循环中制冷剂的上限温度,K;T 周围介质的温度,K;T0被冷却物体的温度,K;T0 循环中制冷剂的下限温度
6、,K。T=T-TT0=T0-T0第一章第一章(14)在可逆情况下,制冷系统熵的变化为:(15)在不可逆情况下,制冷系统熵的变化为:(16)由式(15)可得:,代入式(26)可得:(17)比较式(14)和式(17)可得:(18)在逆向循环中,由于不可逆过程而多消耗的功,等于周围介质的绝对温度和系统中熵的在逆向循环中,由于不可逆过程而多消耗的功,等于周围介质的绝对温度和系统中熵的增量的乘积增量的乘积 第一章第一章三、制冷系数三、制冷系数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制取的冷量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被冷却物体中所制取的冷量q q0 0与所与所消耗的机械功之比值称为消耗的机械功之比值称为制冷系
7、数制冷系数,用代号,用代号表示:表示:制冷系数是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国外制冷系数是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国外习惯上将制冷系数称为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习惯上将制冷系数称为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COP(Coefficient of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Performance)。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制冷系数越大制冷系数越大,则循环,则循环的的经济性越高经济性越高。(19)第一章第一章如果在制冷机内实现的是可逆的循环,则制冷系数又可写成:(110)从式(110)中可以看出:按照逆向卡诺循环工作的制冷机,其制冷系数按照
8、逆向卡诺循环工作的制冷机,其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性质无关,而,而只是工作温度只是工作温度TT和和TT0 0的函数的函数,即周围介质的温度,即周围介质的温度TT越高。被冷却物体的温越高。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度TT0 0越低,则循环的制冷系数越小。越低,则循环的制冷系数越小。这里还应说明,TT0 0变化变化1 1度对度对的影响比的影响比TT变化变化1 1度的影响要大度的影响要大。第一章第一章 在理论上分析比较制冷循环经济性好坏时,仅将逆向卡诺循环作为比较的最高 标准。通常是将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的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c 之比,称为这个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热力完善
9、度,亦称制冷效率亦称制冷效率,用代号表示:(111)式中表示相同热源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与制冷系数的意义不同热力完善度与制冷系数的意义不同 制冷系数是与循环的工作温度、制冷剂 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对于工作温度不同的制冷循环,就无法按照制冷系数的大小来判断循环 经济性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热力完善度的大小来判断。例11 见P10。第一章第一章 四、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四、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 以热能直接驱动的制冷循环,例如吸收制冷循环,实际上为三热源循环,如图15所示。热量q0取自低温的温度为T0的被冷却物体,qH来自高温蒸气、燃烧气体或其他热源,qk是系统在Ta温度
10、下(通常是环境温度)放出的热量。第一章第一章按热力学第一定律:(115)对于可逆制冷机,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循环中熵增为零,即:(116)(117)通过输入热量制冷的制冷机,其经济性是以热力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热力系数是指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表示。对于可逆制冷机,热力系数用0表示:(118)根据式(117),得:(119)第一章第一章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在图115中,从压缩机出来的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D)进入冷凝器被冷却去过热,并进一步冷凝成液体(A)后,进入节流装置如膨胀阀减压,部分液体闪发成蒸气,这些气液两相的混合物(B)进入蒸发器,在里面吸热蒸发成蒸
11、气(C)后回到压缩机重新被压缩,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图115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流程图 第一章第一章制冷系数:(120)W(kW)压缩机耗功;Q0(kW)蒸发器吸热量;Q0称为制冷量。(121)q0单位质量制冷量(简称单位制冷量)压缩机压缩单位质量的制冷剂所消耗的功,称为比功,用(kJ/kg)表示。第一章第一章制冷量Q0:kW(122)gm为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kg/s),V为压缩机吸入口处的制冷剂体积流量(m3/s)。单位容积制冷量qv:kJ/m3(123)qv称为单位容积制冷量(kJ/m3),v1表示制冷剂按吸气状态计的比体积(m3/kg)第一章第一章 六、热泵循环六、热泵循环 逆
12、向循环不仅可以用来制冷,还可以把热能释放给某物体或空间,使其温度升高。作这一用途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为热泵热泵。热泵与制冷机在热力学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两点:1.两者的目的不同。2.两者的工作温区往往有所不同。第一章第一章 用于 表示热泵效率的指标称为热泵系数或供热热泵系数或供热系数系数,用表示,其定义为:QH热泵向高温热源的输送热量(kW),W热泵机组消耗的外功(kW)。由式(121)可得:(124)(125)第一章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节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理论循环的理论循环第一章第一章一、干压缩行程代替湿压缩行程,一、干压缩行程代替湿压缩行程,节流阀代替膨胀
13、机节流阀代替膨胀机“湿压行程”在生产中不受欢迎是因为:1.采用湿压缩行程时,湿蒸气进入气缸,热的气缸壁与冷的湿蒸气进行强烈的热交换。使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2.采用湿压行程时,大量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气缸,可能引起“液击”现象,而使压缩机发生事故。故实际蒸气制冷机都要求压缩机在干压缩行程下运转 第一章第一章为了保证干蒸气进入压缩机,一般在节流阀与蒸发器之间加装一个液体分离器(图116)由于液体膨胀机制造比较复杂,且液体的膨胀功又很小,因此可以采用结构简单的节流阀代替结构复杂的膨胀机。两点原因第一章第一章图116 具有液体分离器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a)原理图 b)TS图 c)lgPh图1
14、压缩机 2冷凝器 3蒸发器 4液体分离器 5节流阀第一章第一章二、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二、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步骤步骤1 1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质量制冷量q0q0与单位容积制冷量与单位容积制冷量q qv v kJ/kg(126)kJ/m3(127)2 2单位压缩功单位压缩功 kJkg(128)3 3单位冷凝热量单位冷凝热量q qk k kJkg (129)第一章第一章4 4制冷系数制冷系数(130)5 5压缩机每小时吸入制冷剂质量压缩机每小时吸入制冷剂质量(制冷剂质量流量制冷剂质量流量)kg/s(131)式中 Q0压缩机的制冷量(kW)kW(132)6 6压缩机每小时吸入制冷剂蒸
15、气容积压缩机每小时吸入制冷剂蒸气容积 m3/s(133)7 7冷凝器的热负荷冷凝器的热负荷 kW(134)8 8压缩机所需理论功率压缩机所需理论功率(绝热功率绝热功率)kW(135)第一章第一章图117 例13图例13 已知tk=30,t0=-15,计算制冷剂为NH3和R22时,理论循环的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假设压缩机吸入蒸气为干饱和状态。解:理论循环的压焓图如图14,各有关点的参数及数值列表11中。1.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2.循环的热力完善度第一章第一章例14 上例中若两种制冷剂的制冷量均为11.63kW,计算所需的理论功率各为多少?解:1制冷剂循环量各为kg/s kg/s所需理论功率各为
16、 kW kW 第一章第一章三、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三、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再冷却的再冷却图118 节流阀前的液体制冷剂再冷却的循环图第一章第一章没有再冷却的循环:单位制冷量:kJ/kg 单位压缩功:kJ/kg 经再冷却后的循环:单位制冷量:kJ/kg kJ/kg 单位压缩功:第一章第一章很明显,经再冷却后,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增加了kJ/kg(140)式中 c液体制冷剂的比热容,kJ/kg;t7称为再冷却温度或过冷温度tg而单位压缩功没有变化,故循环的制冷系数提高了(141)根据计算,在通常的工作强度范围内,每再冷却1各种制冷剂的制冷系数增加的百分数如下,氨约为0.45%,R22约为0.85%,丙烷
17、约为0.9%第一章第一章四、吸入蒸气的过热及蒸四、吸入蒸气的过热及蒸气制冷机的回热循环气制冷机的回热循环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蒸气,在流经吸气管道时要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使制冷剂蒸气的温度升高,这一现象称为管路过热。由于制冷剂在吸气管道上过热时消耗的冷量是损失掉的,对制冷循环是不利的,故称为有害过热。为了使压缩机在干蒸气区域内工作,并且要使节流阀前液态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再冷却,一般可采用蒸气回热循环来实现,即在压缩机的吸入管道侧安装个回热器(图119)。第一章第一章图119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回热循环 从蒸发器出来的蒸气(状态1)在回热器中等压吸热到状态1,然后被压缩机吸入,液态制冷剂经再 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蒸气 压缩 制冷 循环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