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学.ppt





《血细胞形态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细胞形态学.ppt(1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细胞形态学血细胞形态学血细胞形态学血细胞形态学血液和骨髓瑞氏染色形态学检查法血液和骨髓瑞氏染色形态学检查法 通过分析血液和骨髓中通过分析血液和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有核细胞数量、相对构成比、形态特征改变相对构成比、形态特征改变,了解骨髓,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状态和异常改变的形态学检查造血功能状态和异常改变的形态学检查方法方法。形态学检查方法的价值形态学检查方法的价值 发现血细胞构成和形态异常发现血细胞构成和形态异常 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状态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对血液病提供确诊依据或提供重要线索对血液病提供确诊依据或提供重要线索 是各种血液病形态学检查的基础是各种血液病形态学检查的基础 形态学检查方法的
2、局限性形态学检查方法的局限性 不能了解骨髓结构不能了解骨髓结构 不能了解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不能了解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骨髓血细胞检查适应症骨髓血细胞检查适应症 患者多次检查外周血有异常患者多次检查外周血有异常 患者有原因未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患者有原因未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查明感染的原因查明感染的原因 查明恶性肿瘤有无转移查明恶性肿瘤有无转移 助诊类脂质沉积病助诊类脂质沉积病 对血液病进行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对血液病进行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 骨髓血细胞检查禁忌症骨髓血细胞检查禁忌症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
3、穿刺部位有炎症或畸形晚期妊娠的妇女做髂骨穿刺要谨慎晚期妊娠的妇女做髂骨穿刺要谨慎内内 容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标本制作标本制作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单个血细胞形态特点单个血细胞形态特点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骨髓和外周血有核细胞构成比骨髓和外周血有核细胞构成比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骨髓报告书写格式和骨髓申请单骨髓报告书写格式和骨髓申请单第一部分 标 本 制 作(一)(一)血液和骨髓标本的来源血液和骨髓标本的来源 部位:部位:一般在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穿刺,一般在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穿刺,必要时行胸骨穿刺,儿童还可以选择必要时行胸骨穿刺,儿童还可以选择 胫骨。胫骨。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抽吸骨髓时
4、患者感锐痛,骨髓液外观抽吸骨髓时患者感锐痛,骨髓液外观 红色粘稠性、有骨髓小粒、油滴。显红色粘稠性、有骨髓小粒、油滴。显 微镜下见有骨髓成分(如幼红细胞、微镜下见有骨髓成分(如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幼粒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 细胞等)细胞等)(二)血液和骨髓标本制作(二)血液和骨髓标本制作 见幻灯见幻灯(三)血液和骨髓标本瑞氏染色(三)血液和骨髓标本瑞氏染色 选择标本选择标本:选取长短厚薄适宜的涂片:选取长短厚薄适宜的涂片(骨髓骨髓 2张、血片张、血片2 张张)进行瑞氏染色。进行瑞氏染色。染色原理染色原理:瑞氏染液含美蓝和伊红两种成:瑞氏染液含美蓝和伊红两种成 分,美
5、蓝偏碱性,与细胞内酸性分,美蓝偏碱性,与细胞内酸性 物质有亲和力(胞物质有亲和力(胞 浆),染成蓝色;伊浆),染成蓝色;伊 红偏酸性,与细胞内碱性物质有亲和力红偏酸性,与细胞内碱性物质有亲和力 (胞核),染成紫红色(胞核),染成紫红色浓度浓度:瑞氏染液:缓冲液瑞氏染液:缓冲液1:2,时间,时间1小时小时 (根据细胞数,室温调整(根据细胞数,室温调整)偏酸 合适 偏碱(左)中间为长短合适标本左)中间为长短合适标本(右)骨髓外观,骨髓小粒(右)骨髓外观,骨髓小粒(四)观察部位的选择(四)观察部位的选择五五光学显微镜使用光学显微镜使用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低倍镜(低倍镜(10倍):倍)
6、:判断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判断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意,小粒、油滴分级;骨髓增生程度;估计小意,小粒、油滴分级;骨髓增生程度;估计小粒造血细胞面积;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目;寻粒造血细胞面积;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目;寻找瘤细胞团。找瘤细胞团。油镜下(油镜下(100倍):倍):观察单个血细胞形态。观察单个血细胞形态。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正常血细胞形态正常血细胞形态(一)一)骨髓血细胞分化骨髓血细胞分化 正正常常情情况况下下,在在造造血血干干细细胞胞分分化化、发发育育、成成熟熟的的整整个个演演变变过过程程中中,存存在在一一定定的的规规律律性性。造造血血干干细细胞胞逐逐级级分分化化形形成成各各系系列列、各
7、各阶阶段段的的骨骨髓髓血血细细胞胞,造造血血干干、祖祖细细胞胞在在形形态态上上无无法法鉴鉴别别,只只有有分分化化发发育育为为各各系系列列原原始始、幼幼稚稚细细胞胞后后,其其形形态态学特征才较明显,才能辨认。学特征才较明显,才能辨认。血细胞分化模式(血细胞分化模式(供参考供参考)1-1 血细胞成熟过程规律血细胞成熟过程规律胞体胞体:大:大小小 (巨核巨核 小小大)大)胞浆胞浆:细胞越幼稚,染色越深;细胞越成熟,染色:细胞越幼稚,染色越深;细胞越成熟,染色 越浅淡,以胞浆染色判断有核红细胞、粒细越浅淡,以胞浆染色判断有核红细胞、粒细 胞、巨核细胞成熟度。胞、巨核细胞成熟度。胞浆胞浆染色染色:深蓝(
8、原始):深蓝(原始)-蓝色(早幼)蓝色(早幼)-浅蓝浅蓝 (中幼)(中幼)-粉色粉色 颗粒颗粒变化:由无颗粒(原始)变化:由无颗粒(原始)-噬天青颗粒(早噬天青颗粒(早 幼)幼)-特异性颗粒(中性粒、嗜酸粒、嗜碱特异性颗粒(中性粒、嗜酸粒、嗜碱 粒)。粒)。胞浆量胞浆量:有少有少-多多 胞核胞核:体积:有大体积:有大-小,成熟红细胞无核小,成熟红细胞无核染色质:细致疏松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紧密快状粗糙紧密快状核膜:不显著核膜:不显著-显著显著核仁:清楚核仁:清楚-不清不清-消失消失胞核与胞浆体积之比胞核与胞浆体积之比:大大-小小 细细胞胞发发育育成成熟熟过过程程:由由原原始始-早早幼幼-中中
9、幼幼-晚幼晚幼-成熟细胞成熟细胞以红细胞系统的成熟过程为例以红细胞系统的成熟过程为例 1-2 单个血细胞观察顺序单个血细胞观察顺序1.细胞大小、形状细胞大小、形状 2.胞浆量多少、颜色、颗粒、胞浆量多少、颜色、颗粒、3.细胞核形状、染色质结构(粗细、细胞核形状、染色质结构(粗细、凝聚)凝聚)4.核仁数目、大小。核仁数目、大小。5.核、浆比例。核、浆比例。(二):各系列各阶段细胞形态(二):各系列各阶段细胞形态红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临床四阶段划分临床四阶段划分(原始(原始 红红,早幼红,中幼红,晚,早幼红,中幼红,晚 幼红)幼红)(有些学者提出(有些学者提出六阶段六阶段划划 分:原始红分:原始
10、红,早幼,早幼 红,中幼红红,中幼红I,II,晚幼红,晚幼红 I,II)细细胞胞的的分分化化成成熟熟本本身身是是一一个个连连续续的的过过程程,只只是是被被人为地进行了定义分类而已。人为地进行了定义分类而已。红细胞系统占骨髓有核细胞红细胞系统占骨髓有核细胞1525原始红细胞原始红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染色质粗颗粒网状,深紫红色,核仁染色质粗颗粒网状,深紫红色,核仁23个,个,胞胞浆浆浓浓(深深)蓝蓝色色,着着色色不不均均,边边缘缘着着色色深深,核核周周浅浅染染(相相当当于于高高尔尔基基体体部部分分和和线线粒粒体体)
11、,无颗粒,有钝伪足。,无颗粒,有钝伪足。0.03-0.05%原始红(原始红(明显核仁及钝伪足)明显核仁及钝伪足)早幼红细胞早幼红细胞 圆形,直径圆形,直径15-18m核核圆圆形形,略略偏偏位位,染染色色质质开开始始凝凝聚聚,核核仁仁消消失或不明显。失或不明显。胞胞浆浆量量增增多多,蓝蓝色色,核核周周明明亮亮淡淡染染区区,无无颗颗粒。粒。0.92-0.41%中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 胞胞体体圆圆形形,直直径径818m核核圆圆形形,居居中中,或或偏偏位位,染染色色质质凝凝聚聚小小块块直直至至碎碎墨墨块块状状,核核周周边边出出现现透透亮亮的的缝隙。缝隙。核核、浆浆各各占占半半,浆浆灰灰兰兰色色,淡淡兰兰
12、色色,嗜嗜多多色色性性(碱碱性性核核糖糖体体与与橙橙红红色色血血红红蛋蛋白白 混混 合合 所所 致致)。7.41-1.91%中幼红中幼红II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直径直径713m,核圆形,核圆形,偏位明显偏位明显,染染色色质质凝凝聚聚成成大大块块或或团团块块状状(I),甚甚至至固固缩缩不不能看出任何结构(能看出任何结构(碳核碳核)(II)胞浆量增多,淡灰或粉红色。胞浆量增多,淡灰或粉红色。核核/浆进一步变小。浆进一步变小。此此阶阶段段细细胞胞基基本本没没有有分分裂裂能能力力。10.75-2.36%晚幼红晚幼红I晚幼红晚幼红II(炭核)(炭核)成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呈双面凹圆呈双面凹圆盘形,直径
13、盘形,直径7-8m,中,中央为央为1/3淡淡染区染区原始红、早、中、晚幼红比较原始红、早、中、晚幼红比较巨幼贫(巨幼贫(Meg)叶酸、叶酸、VitB12 缺乏,骨髓中出现缺乏,骨髓中出现巨幼巨幼细胞,细胞,分早巨幼红细胞、中巨幼红细胞、晚巨幼红分早巨幼红细胞、中巨幼红细胞、晚巨幼红细胞三个阶段,与相对应阶段的正常幼红细胞三个阶段,与相对应阶段的正常幼红细胞比,其特点:细胞比,其特点:1 胞体大胞体大 2 胞浆丰富胞浆丰富 3 核发育落后于浆,染色质疏松,核发育落后于浆,染色质疏松,早巨幼红细胞早巨幼红细胞中巨幼红细胞中巨幼红细胞晚巨幼红晚巨幼红早巨幼和早幼红鉴别早巨幼和早幼红鉴别中巨幼和中幼红
14、中巨幼和中幼红晚巨幼和晚幼红晚巨幼和晚幼红病理情况下成熟红细胞形态病理情况下成熟红细胞形态 H-J小体小体 成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或幼红细胞胞浆内浆内1个或多个直径个或多个直径1m暗紫红色小体暗紫红色小体 见于见于HA、MDS、巨幼贫巨幼贫异形性红细胞异形性红细胞 红细胞呈不规则红细胞呈不规则形,盔甲形、梨形,盔甲形、梨形、半月形等,形、半月形等,是红细胞破坏加是红细胞破坏加速的证据之一。速的证据之一。见于见于HA。(根据。(根据病种不同)病种不同)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 小而实心,小而实心,中心浅染中心浅染区消失,区消失,见于见于HS。多嗜性红细胞多嗜性红细胞 胞浆灰红或胞浆灰红或灰
15、色,为晚灰色,为晚幼红脱核后,幼红脱核后,反映骨髓造反映骨髓造血旺盛,血旺盛,HA时多见,再时多见,再障时少见。障时少见。Cobat 环环 淡紫红色淡紫红色线条,线条,“8”形,圆形,圆形。形。多见于多见于HA。椭圆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 见见于于遗遗传传性性椭椭圆圆形形红红细细胞胞增多症。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 红细胞红细胞中心中心 一条苍一条苍白裂隙,白裂隙,似金鱼似金鱼嘴。嘴。泪滴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多见于骨髓纤维化)(多见于骨髓纤维化)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涂同一患者涂片红细胞大片红细胞大小显著,直小显著,直径相差径相差2-3倍倍,多见于,多见于HA,MDS,巨巨幼
16、贫等幼贫等MDS(超巨大红细胞超巨大红细胞)碱性点彩晚红细胞碱性点彩晚红细胞 红细胞红细胞胞浆胞浆有许有许多大小多大小不一,不一,形状形状不整不整嗜碱性嗜碱性点状物点状物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周边、红细胞周边、中央着色深,中央着色深,间隔空白带,间隔空白带,见于地贫见于地贫(小细胞低色素)中心浅染(小细胞低色素)中心浅染 成成熟熟红红细细胞胞中中心心浅浅染染区区扩大,扩大,多见于多见于IDA MDS-RAS 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红细胞沿长轴红细胞沿长轴一个个一个个 相联相联多见于浆多见于浆 细细胞疾病胞疾病 2 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 在
17、正常骨髓中约占在正常骨髓中约占45%-70%中性粒细胞在粒细胞系统占绝大部分,中性粒细胞在粒细胞系统占绝大部分,嗜酸性粒细胞小于嗜酸性粒细胞小于5%,嗜碱性粒细胞小,嗜碱性粒细胞小 于于1%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CML,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过敏性疾病等;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过敏性疾病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CML,嗜碱性粒细胞白血,嗜碱性粒细胞白血 病。病。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 原始粒细胞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早幼粒 中幼粒中幼粒(特异性颗粒)特异性颗粒)中性颗粒中性颗粒 嗜酸性嗜酸性 颗粒颗粒 嗜碱性嗜碱性 颗粒颗粒 中幼
18、粒中幼粒 中幼粒中幼粒 中幼粒中幼粒 晚幼粒晚幼粒 晚幼粒晚幼粒 晚幼粒晚幼粒 杆状核杆状核 杆状核杆状核 杆状核杆状核 分叶核分叶核 分叶核分叶核 分叶核分叶核 原始粒细胞原始粒细胞 原粒原粒I型型:1.细胞核圆居中或稍偏细胞核圆居中或稍偏 2.染色质细致染色质细致 淡紫红色细颗粒网状,均匀淡紫红色细颗粒网状,均匀 平坦,无浓聚。平坦,无浓聚。3.核仁明显核仁明显 淡兰色小核仁淡兰色小核仁3-5个,外个,外 凸凸4.胞浆中无颗粒胞浆中无颗粒 淡蓝色,量少淡蓝色,量少。5.胞体圆形或椭圆行胞体圆形或椭圆行 直径直径1220m 原粒原粒II型型:在在I型基础上型基础上胞浆有少数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
19、粒细小颗粒(无具体标准(无具体标准)但无但无Golgi区区早幼粒1.核有偏位,核有偏位,2.Golgi区发育区发育(核附近(核附近有有淡染区淡染区),),3.染色质染色质聚集聚集,颗粒增多颗粒增多4.胞体较原始细胞大胞体较原始细胞大胞浆稍多胞浆稍多5.核仁核仁1-4个或消失个或消失 占占1.570.6原粒I型 II型 早幼粒中幼粒中幼粒(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颗粒鉴别颗粒鉴别 中性颗粒:非常细小密集,呈粉黄底色,中性颗粒:非常细小密集,呈粉黄底色,不透亮不透亮 嗜酸性颗粒:比中性颗粒大,大小一致,圆嗜酸性颗粒:比中性颗粒大,大小一致,圆 形,形,桔黄色或灰黄色桔黄色或灰黄色嗜
20、碱性颗粒:大小不一,暗褐色,分布散嗜碱性颗粒:大小不一,暗褐色,分布散 乱,覆盖核上乱,覆盖核上中性、嗜酸性、嗜碱性颗粒比较中性、嗜酸性、嗜碱性颗粒比较中幼粒阶段特点中幼粒阶段特点胞体圆形或椭圆性,直径胞体圆形或椭圆性,直径15-20m核偏于一侧,肾型或半圆型核偏于一侧,肾型或半圆型染色质粗网状,凝聚,核仁消失。染色质粗网状,凝聚,核仁消失。注:注:以颗粒的特性划分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粒以颗粒的特性划分嗜酸性,嗜碱性,中性粒细胞,自中至晚、杆、分叶核粒细胞的划细胞,自中至晚、杆、分叶核粒细胞的划分,完全以细胞核的变化为依据。分,完全以细胞核的变化为依据。中性中幼粒(半圆型)中性中幼粒(半圆型)
21、中性中幼粒(肾型)中性中幼粒(肾型)中性晚幼粒中性晚幼粒 直径直径10-16m,胞核,胞核肾型,有凹陷,肾型,有凹陷,凹陷度在假设凹陷度在假设圆径圆径1/2-3/4,小于,小于1/2为为中幼粒,大于中幼粒,大于3/4为杆状核为杆状核 中性杆状核中性杆状核 直径直径10-13m,胞,胞核如杆状、核如杆状、带状,胞核带状,胞核之凹陷度大之凹陷度大于于3/4,染色,染色质凝固块状质凝固块状.中性分叶核中性分叶核 直径直径10-13m,核呈分叶状,核呈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叶与叶之间有一丝一丝相连或相连或完完全断开全断开,中性粒细胞的中性粒细胞的核分为核分为25叶叶嗜酸性中幼粒嗜酸性中幼粒嗜酸性晚幼粒和
22、杆状核嗜酸性晚幼粒和杆状核嗜酸性粒细胞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分叶核分为分为2叶叶呈呈“八八”字字状状嗜碱性中幼粒嗜碱性中幼粒嗜碱性晚幼粒嗜碱性晚幼粒嗜碱性杆状核嗜碱性杆状核嗜碱性分叶核嗜碱性分叶核 由于大量由于大量嗜碱性颗嗜碱性颗粒散布在粒散布在 细胞核上,细胞核上,分叶状态分叶状态看不清楚。看不清楚。3 淋巴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划分原始、幼稚、成熟淋巴细胞划分原始、幼稚、成熟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原始淋巴细胞:外形: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外形: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20m;胞浆:天兰色,兰色窄带绕核,透亮,无颗胞浆:天兰色,兰色窄带绕核,透亮,无颗粒;粒;胞核:居中,略偏位,有切迹;胞核:居中,略
23、偏位,有切迹;染色质:深紫红色,粗糙,较厚实,正副染染色质:深紫红色,粗糙,较厚实,正副染色质不透亮,排列成粗网状色质不透亮,排列成粗网状 核仁:核仁:模糊模糊1-2个,有凹陷个,有凹陷见于见于ALL,或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或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幼稚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体积与原淋相体积与原淋相似,胞核有小似,胞核有小凹陷,染色质凹陷,染色质粗糙,核仁消粗糙,核仁消失,胞浆淡兰失,胞浆淡兰色,偶有少许色,偶有少许嗜天青颗粒嗜天青颗粒(ALL,CLL)成熟淋巴细胞成熟淋巴细胞直径直径5-18m染色质致密块状染色质致密块状有的有假核仁有的有假核仁胞浆量少胞浆量少兰色,透亮兰色,透亮少许嗜天青颗粒少许
24、嗜天青颗粒大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胞浆量多胞浆量多存在于正常骨髓存在于正常骨髓中约占中约占15%-25%晚幼红和淋巴细胞鉴别晚幼红和淋巴细胞鉴别 尤其小淋巴细胞与碳核样晚幼红鉴别:尤其小淋巴细胞与碳核样晚幼红鉴别:(多见于(多见于IDA、AA)相同点相同点:胞体小,胞浆量少,无颗粒,核致:胞体小,胞浆量少,无颗粒,核致 密、固缩,无结构。密、固缩,无结构。不同点不同点:晚幼红胞浆颜色接近成熟红细胞,:晚幼红胞浆颜色接近成熟红细胞,核膜不如淋巴细胞光滑、刀切样。核膜不如淋巴细胞光滑、刀切样。淋巴细胞与晚幼红比较(淋巴细胞与晚幼红比较(IDA,AA)4 单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幼稚单核、成熟
25、单核细胞原始单核、幼稚单核、成熟单核细胞 原始单核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外形:不规则形或圆形,直径外形:不规则形或圆形,直径14-25m胞浆:灰兰色,浅兰色胞浆:灰兰色,浅兰色,似毛玻璃,不透,似毛玻璃,不透 亮,有伪足,无颗粒。亮,有伪足,无颗粒。胞核:胞核:不规则,有折叠扭曲不规则,有折叠扭曲染色质:纤细网状,浅紫红色,淡薄。染色质:纤细网状,浅紫红色,淡薄。核仁:核仁:大,大,1-3个个(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幼稚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染色质纤细染色质纤细有凝聚,或粗网状有凝聚,或粗网状核仁可有可无核仁可有可无胞浆量多,灰兰色胞浆量多,灰兰色许多细小沙砾状嗜许多细小沙砾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细胞 形态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