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学课件】第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高 级级 会会 计计 学学 王王 南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1第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高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王南王南 经管院会计系经管院会计系 2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的涵义一、会计政策的涵义 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说明:说明:p“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企业是企业微观微观的会计政策,而并非是国家的会计政策,而并非是国家的宏观会计政策。的宏观会计政策。p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
2、计方法中作出的具会计政策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作出的具体选择。体选择。3p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不得随意变更。合并政策合并政策外币折算外币折算收入确认的原则收入确认的原则存货发出计价存货发出计价p反映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会计原则不是企业的会反映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会计原则不是企业的会计政策。如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计政策。如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一贯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注意:实务中某项交易或事项如果没有相应具体
3、会计准则或其应注意:实务中某项交易或事项如果没有相应具体会计准则或其应用指南加以规范的,应当根据用指南加以规范的,应当根据基本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发布新的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法进行处理;待发布新的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资产的计量基础资产的计量基础长期投资的核算长期投资的核算减值损失的核算减值损失的核算借款费用的核算借款费用的核算 4二、会计政策变更二、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涵义(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涵义 企业对企业对相同的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一会计政策的行为说明:说
4、明:p按照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若确实按照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若确实需要变更,则应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需要变更,则应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中说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中说明。p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得变更会计政策能够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得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如果以前期间会计政策的运用
5、是错误的,则属于会计差错。果以前期间会计政策的运用是错误的,则属于会计差错。5(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1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法定变更)(法定变更)2.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自愿变更)(自愿变更)(三)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三)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1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本质差别而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 2、对、对初次发
6、生初次发生的或的或不重要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政策。6(四)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原则(四)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原则1 1、法定变更: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法定变更: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执行。2 2、自愿变更:采用、自愿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进行处理 什么叫追溯调整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并调整。3 3、在无法采用追溯调
7、整法时(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在无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采用响数不切实可行),采用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进行处理。7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追溯调整法(一)追溯调整法1 1、涵义: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涵义: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即,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即,应当计算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8、并相应调整,并相应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目。p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应有金额与与现有金额现有金额之间之间的差额。的差额。8具体是以下两个金额之间的差额:具体是以下两个金额之间的差额:(1 1)在变更会计政策的当年,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在变更会计政策的当年,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的年初留存收益金额。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的年初留存收
9、益金额。(2 2)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金额。)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金额。说明:说明:上述的留存收益金额,包括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不考上述的留存收益金额,包括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不考虑由于损益变化而应当补分配的利润或股利。并且按新的会虑由于损益变化而应当补分配的利润或股利。并且按新的会计政策计算的留存收益,应当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即是指所计政策计算的留存收益,应当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即是指所得税后的净额。得税后的净额。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金额,即为上年资产负债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金额,即为上年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留存收益,可从上年度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获得。
10、表所反映的留存收益,可从上年度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获得。需要计算确定的是第一项。需要计算确定的是第一项。9、追溯调整法的、追溯调整法的运用步骤运用步骤: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事项;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计算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计算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注: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注: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
11、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确定以前各期的税后差异;确定以前各期的税后差异;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10第二步,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第二步,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涉及资产、负债项目的调整的,仍然采用有关的涉及资产、负债项目的调整的,仍然采用有关的资产、负债科目进行核算;资产、负债科目进行核算;涉及对前期损益项目调整的,以涉及对前期损益项目调整的,以“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未未分配利润分配利润”科目取代
12、有关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科目取代有关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涉及对前期利润分配项目进行调整的,直接采用涉及对前期利润分配项目进行调整的,直接采用“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科目进行核算。科目进行核算。11 调整整 方法方法报表表类别对变更当年更当年会会计报表的表的调整整 对比比较会会计报表的表的调整整比比较报表期表期间的会的会计变更更比比较报表期表期间以前以前的会的会计变更更 资产负债表表 调整有关整有关项目的目的“年年初数初数”调整比整比较报表中最早表中最早期期间的有关的有关项目的目的“年初数年初数”利利润表表调整各整各该期期间有关有关项目的目的“本年累本年累计数数”所有者所有者权益
13、益 变动表表 调整整“期初期初未分配利未分配利润”项目目调整各整各该期期间有关有关项目的目的“本年本年实际数数”调整比整比较报表中最早表中最早期期间的的“期初未分配期初未分配利利润”项目目第三步,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第三步,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12 例例1 ABC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建造合同的收入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对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由完成合同法改为从从2008年起按年起按完工百分比完工百分比法法确认收入确认收入,该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该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假设所得税税率为假设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
14、司按净利润的,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如下: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如下:13 完工百分比法完工百分比法 完成合同法完成合同法 20042004年以前年以前 2000000 15000002000000 150000020042004年年 1200000 10000001200000 100000020052005年年 900000 1200000 900000 1200000 20062006年年 1000000 800000 1000000 800000 20072007年年 1300000 1100000 1300000 110
15、0000 20082008年年 1500000 1600000 1500000 1600000 14 年 度完成合同法完工百分比法 税前差异所得税 影响 税后差异20042004年以前年以前150000015000002000000200000050000050000016500016500033500033500020042004100000010000001200000120000020000020000066000660001340001340002005200512000001200000900000900000-300000-300000-99000-99000-201000-201
16、000200620068000008000001000000100000020000020000066000660001340001340002007200711000001100000130000013000002000002000006600066000134000134000小小计5600000560000064000006400000800000800000264000264000536000536000200820081600000160000015000001500000-100000-100000-33000-33000-67000-67000总计7200000720000079
17、000007900000700000700000231000231000469000469000计算改变建造合同核算方法后的累积影响数计算改变建造合同核算方法后的累积影响数 15账务处理账务处理 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 (536000536000)借:工程施工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合同毛利 800000 800000 贷: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800000800000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264000 264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64000 264000 调整利润分配调整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借:
18、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53600 53600 贷: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 5360053600 16报表调整报表调整 ABC公司在编制公司在编制20082008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应调整年度的会计报表时,应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年初数;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表的上年数上年数也应作相应调整。也应作相应调整。17 例例2 甲公司从甲公司从20072007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从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2007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日起,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
19、债务法,所得税率为法,所得税率为33%33%。20062006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账面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价值为800800万元,计税基础为万元,计税基础为9009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0002000万元,计税基础为万元,计税基础为2200220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0300万元,计税基础为万元,计税基础为0 0。假定甲公司按。假定甲公司按10%10%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积金。按照规定,按照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
20、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18(1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收账款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收账款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800=100=900-800=100(万元)(万元)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10033%=33(万元)(万元)固定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00-2000=200=2200-2000=200(万元)(万元)产生的递
21、延所得税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33%=66=20033%=66(万元)(万元)预计负债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负债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300(万元)(万元)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0033%=99=30033%=99(万元)(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合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合计333366669999198198(万元)(万元)19(2 2)20072007年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年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调整累计影响数调整累计影响数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98198 贷: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198198 由于净利润的增加调增的
22、盈余公积由于净利润的增加调增的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 19.8 19.8 贷: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 (19810%19810%)19.819.8(3 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20利润表(部分项目)利润表(部分项目)编制单位:甲公司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2007年度年度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项目目上年数上年数调整前整前调整数整数调整后整后利利润总额(略)(略)(略)(略)(略)(略)减:所得税减:所得税-198-198净利利润198198 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编制单位:甲公司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72007年年1
23、212月月3131日日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资产年初数年初数负债和和所有者所有者权益益年初数年初数调整前整前调整数整数调整后整后调整前整前 调整数整数 调整后整后盈余公盈余公积(略)(略)19.819.8(略)(略)递延所得税延所得税资产(略)(略)198198(略)(略)未分配未分配利利润(略)(略)178.2178.2(略)(略)21(二)未来适用法(二)未来适用法1 1、涵义: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以后、涵义: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未来期间
24、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2 2、特点:、特点: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也不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用新的会计政策。3 3、适用前提:、适用前提:n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会计政策。n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数不切实可行的,应
25、当采用,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进行处理。22例例 某企业自某企业自20032003年一直对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由年一直对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由于新准则的颁布,需要改为先进先出法。假设该企业于新准则的颁布,需要改为先进先出法。假设该企业20072007年年1 1月月1 1日变更会计政策,日变更会计政策,0707年年1 1月月1 1日的存货账面余日的存货账面余额为额为1010万元,这是在后进先出法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万元,这是在后进先出法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无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对无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对20072007年期初存货进行合理调整。年期初存货进行合理调整。(即确定会计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八 会计 政策 估计 变更 差错 更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