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考点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8.doc
《(新出炉)考点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考点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8.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等信息以及筛选写景抒情类、议论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信息的能力。中考中这一考点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文中某些信息;有时也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概括能力。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2、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战国策)(乙)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哉。(节选自资治通鉴)【注】上:指唐太宗。有苗:古部落名。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欢兜,均为劣臣。望夷:秦朝宫名。(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唐太
3、宗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邹忌和魏徵的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答案】都是善于纳谏、虚心纳谏的明君。邹忌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事类比国事,含蓄委婉地劝谏齐威王要广开言路;魏徵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正反事例劝谏唐太宗要兼听广纳。【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从“王曰:善”“乃下令”可知齐威王善于纳谏;从“上曰:善哉”可知唐太宗虚心纳谏。邹忌采用的是设喻说理的方法委婉进谏,魏徵则是直言进谏,并且以历史为根据,很
4、有说服力。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5、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节选自陈寿蜀书诸葛亮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诸葛亮是怎样的人。【答案】知恩图报:为报答先帝之恩,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尽职尽责:接受遗命后,夙夜忧叹,鞠躬尽瘁;深谋远虑:出师北伐前把朝廷内外大事交代得非常清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
6、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如:他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仍一如既往,可见其忠心耿耿;从平定南方后,意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中,看到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可见其雄才大略;向后主请求“讨贼兴复之效”时,可见其忠贞死节之心;向后主“进尽忠言”时,作为人臣下属的殷殷之心如现,作为“相父”谆谆告诫之情尽袒;遣使聘吴,因结和亲,又见其审时度势、足智多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山谷摹临元祐初,山谷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7、”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注】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涪陵:地名。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已:同“以”。不诬:不假。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
8、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答案】钱穆父的批评、指点。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自身的努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可抓住“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概括。名师点睛主观概括型筛选信息题的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概括要求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1明确概括要求。要对题干要求进行适当的分解,明确信息筛选的目标、答题的范围。2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根据题干要求的提示和原文的思路层次,划定信息筛选的范围,切记宁多勿漏。3按要求提取信息并进行概括。“提取”,就
9、是根据筛选的目标,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内容;“概括”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提取出的内容进行压缩提炼。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龙井题名记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注】会稽:今
10、浙江绍兴。与下文“龙井”都是地名。普宁:寺名,与下文“圣寿院”都是寺名。篮舆:竹桥。霁:雨后放晴。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作者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内容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请对比分析孟
11、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2)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12、。”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
13、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选自陈寿三国志)【注】太祖:指曹操。比:连续。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促:赶快。亟(ji):赶紧。敌:对手。纵:纵然。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甲】文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各是什么?你怎样评价【乙】文中的贾诩?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1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5阅读下面文言文。【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15、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出炉考点2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58 出炉 考点 23 筛选 整合 文中 信息 备战 2020 年中 语文 5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