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人教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资料总结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人教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资料总结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8 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总结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2. 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三、纬线和纬度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3. 纬度:赤道(赤道为
2、 0 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4. 特殊纬度:(1)0 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 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 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 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四、经线和经度四、经线和经度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 0 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 特殊的经线:0 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 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
3、;西经 20 度和东经 160 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5.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20W、160E160E 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到 160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 或小于 160E,总结为东小)20W 以西到 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W 或大于 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五、利用经纬网定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一、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
4、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3. 周期:1 天或 24 小时。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二、二、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3. 四季:3、4、5 为春季,6、7、8 为夏季,9、10、11 为秋季,12、1、2 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 (课本课本 1313 页图重点记忆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
5、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课本 1414 页图重点记忆)页图重点记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热带: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低纬:0-300-30;中纬:;中纬:30-6030-60;高纬:;高纬:60-9060-90 第三节第三节
6、 地图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课本(课本 1616 页)页)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和内容详略及范围的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的大或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三、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四、地形图的判读:四、地形图的判读:6.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
7、距离;(课本(课本 2424 图图 1.341.34 页)页)7. 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8. 等高线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0. 五种基本地形: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 500 米,平原-小于 200 米,丘陵-200 米与 500 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
8、,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课本 2727 页图重点记忆)页图重点记忆)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峰: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课本 2525 页图)页图)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
9、本 2828 页)页)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第二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第一节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一、海陆分布: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 3333 页图)页图)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太平洋、
10、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课本课本3333 页图页图 2.7)2.7)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7.七大洲的轮廓图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
11、、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既被赤道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顺时
12、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课本 3333 页七大洲、四大洋图页七大洲、四大洋图)各大洲临的大洋:第二节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海陆的变迁一、沧海桑田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二、大陆漂移假说二、大陆漂移假说1 1、德国、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魏格纳提出的;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13、三、板块的运动三、板块的运动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课本 4343 页图)页图)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
14、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8、六大板块图(课本(课本 4242 页图页图 2.222.22)第第 3 3 章章 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第一节第一节 天气天气 1、天气符号:P49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多云、阴天;风力风向风力风向等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陆地;蓝色表示海洋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 的可能性越大
15、。 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 ;51-10051-100良(二级)良(二级) ;101-200轻度污染(三级)第二节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午后 2 2 时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前后 3、气温的测定:一日 4 4 次(次(8 8 时、时、1414 时、时、2020 时、时、2 2 时)时) ;日均温(除以 4) ,年均温年均温的计算。 4、气温日较差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
16、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6、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海陆因素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地形因素 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大致每升高大致每升高 100100 米,气温降低米,气温降低 0.60.6 度度。人为因素 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7、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洋面积广阔。 8、北半球陆地北半球陆地 7 7 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高,1 1 月份气温最低月份气温最低,海洋 8 月气温最高,2 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 、最热的地方是
17、非洲大陆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南极洲。第三节第三节 降水降水 的变化和分布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纬度因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因素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地形因素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乞拉朋齐;阿塔卡
18、马沙漠第四节第四节 世界气候世界气候 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 2、世界主要几种重要气候类型(课本 65 页图 3.28) 。 气候类型名称分布气候特点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赤道及其附近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雨林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 西岸西岸全年高温干旱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亚洲的东亚洲的东 南部和南部。南部和南部。全年高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洲大陆东部亚洲大陆东部,我国秦岭淮河 以南最典型 夏季高温
19、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主要位于 南北纬 30040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 400600的大陆西岸大陆西岸,欧 洲西部最广常年温和湿润常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内陆地区,如亚欧和北美 大陆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冷夏热,降水稀少3、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横坐标表示时间时间,左侧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气温,右侧右侧纵坐标
20、表示降水量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最高温和最低温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南北半球第二,看最高温高温和最低温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4、气候类型的识别(1) 、根据最冷月月均温度确定温度带最冷月均温15150 0 为热带为热带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在 0 00 0-15-150 0 为亚热带为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最冷月均温000 0 为温带为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类型(2) 、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年多雨型:热
21、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 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冬雨型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5、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人类活动. 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原因一是燃烧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砍伐森林。7、纬度位置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 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影响:青藏高原比同纬度 气温低,因为海拔高。第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22、 (1)增长的特点是: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 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P70 图 4.1)。 (2)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 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3)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低,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分布特点:不平衡(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是指平
23、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人千米”表示。 (2)分布状况(P72 图 4.4): 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养育了众多的 人口)、欧洲和北美东部(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四个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 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3.人口问题: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 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上学困难、就业困难、饥饿贫困、资源短 缺、犯罪
24、率升高(一般考试时列举出 34 条即可) (2)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过 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有的 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的人口停止增长或者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采取措 施鼓励生育。 4.不同的人种: (1)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2)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人种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北美洲中部、大洋州东南部、南美洲 东南部 黄种人
25、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世界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 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2)六种语言的分布(P78 图 4.9)结合课本 P79 的表格 4.4 汉语:中国和东南亚等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俄语:俄罗斯等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西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 部。 2.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
26、1)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世界第二大宗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亚洲西部 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和清真教。 (3)佛教:世界第三宗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人以上的人是不信教或是无神论者。 (5)宗教建筑及建筑物:基督教教堂十字架;伊斯兰教清真教新月;佛教佛塔(或 寺庙)法轮。 第三节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聚落 1.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1)乡村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分为农村、牧村、渔村。人们分
27、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 产活动。 (2)城市聚落:一般规模较大,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P81 图) 2.聚落与环境: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1)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 利、自然资源丰富等。 (2)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较密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 (3)聚落与民居建筑 P83 活动题
28、 1 西亚的房屋(厚墙隔热、窗小防风)北极地区印纽特 人的冰屋(低矮无窗,保温效果好)东南亚的木楼、竹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上层通 风好、既凉爽又防潮)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传统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 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2)聚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步消失:在钢筋水泥的“城市 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4.世界遗产: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法国“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 省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第五章第五
29、章 发展与合作发展与合作 一、地域发展的差异 结合课本 P90 活动题 1、2、3 的答案 1.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欧洲、北美洲、亚洲的日本等 2.沿海比内陆发展水平高 3.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内陆地区及高原、山区较落后。温带的季风气候和 海洋性气候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寒带、热带及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经济落后。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区分的依据: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异存在诸多方面,例如经 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 2.P90 图 5.3 世界上有 20 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30、欧洲最多:英法德意等;北美 洲:美国、加拿大;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日本。 3.世界上有 190 多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南美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 的南部。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之为“南北对话”, 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之为“南南合作”。 5.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举例: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等 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31、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遗传:遗传: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变异:变异: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调查的一般方法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3、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 按照
32、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照用途分,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4、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5、环境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 1)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是光、温度、水、等, 2 2)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过程: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33、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 8、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 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9、变量:变量:“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变量就是光照。探究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一个探究 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10、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等。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影响和 改变改变着环境。 12、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
34、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 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3、态系统的组成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绿色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1)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 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515、食物链、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产者。箭
35、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例如:草兔狼 16、食物网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1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8、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链积累(富集) 。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数量和所占比例所占比例是相 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如果 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
36、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 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 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2020、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生物圈范围生物圈范围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 150 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 人类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各个圈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2121、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类型 p28/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
37、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 “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2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生物圈, 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 1、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
38、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 体。 5 5)遮光器)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 弱。 光线强时选择小光圈,光线弱时选择大光圈。 6 6)反光镜)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 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粗、细准焦螺旋。 8 8)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作用: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作用:调节焦距,调节物像清晰度。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
39、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 2、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的图要掌握 重点掌握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 X 目镜倍数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 少。 4)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 制成玻片标本。 注意: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擦镜纸,并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回镜箱,送回
40、原处。 3 3、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 上述三种玻片都可以做成永久的永久的(可以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玻片标本的制作 需要:载玻片载玻片和盖玻片盖玻片 4 4、观察植物细胞:、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P4344 1 1)擦:)擦:用洁净的纱布演一个方向擦; 2 2)滴:)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清水-为了维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 3 3)取(含展):)取(含展):目的-防止细胞发生重叠,影响观察; 4 4)盖:)盖:用镊子
41、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防止 气泡产生。 5 5)染:)染: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注意:并不是所有临时装片都需要染色。 6 6)吸:)吸: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目的-使染色均匀。 生物图画法: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点细点表示,不能图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 5、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壁:支持、保护作用。 细胞膜: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细胞质: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核: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液泡:细胞质里,
42、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与颜色味道有关,如糖分) 。 6、 (1)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气泡气泡:边缘黑且粗,中间亮;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挤压易变形;细胞细胞:有一定形态,挤压 不易变形 (2)排除气泡的方法 轻轻挤;在盖玻片一侧滴液体,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7、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P47 1 1)擦:)擦:用洁净的纱布演一个方向擦; 2 2)滴:)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为了维持动物细胞正常形态。 3 3)取(含涂):)取(含涂):漱口-为了避免杂物影响观察。涂-为了防止细胞发生重叠,影响观察; 4 4)盖:)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
43、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防止 气泡产生。 5 5)染:)染: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一侧。因为口腔上皮细胞呈无色,染色便于观察。 6 6)吸:)吸: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目的-使染色均匀。 8、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 线粒体: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线粒体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10、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2、细胞中的物质: 无机物(一般
44、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小分子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 1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1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15、细胞核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6、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7、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DNA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18、综合来看,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第二章第二章
45、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3、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5、细胞的分裂 (一分为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1) 、染色体进行复制 (2) 、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形成两个细胞核 (3) 、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形成了两个细胞。因为分裂前,染色体进行了复制
46、,所以,两个新细胞的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 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6、染色体是细胞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7、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 一定。 8、DNA 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9、生物体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 10、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 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12、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
47、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 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1、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2、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叫做器官。 13、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 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14、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1515、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16、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7、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1)在成熟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由这样的细 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幼根的尖端,芽的尖端等部位有分生组织。 2)输导组织: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18、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组织器官器官植物体植物体 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这样描述: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每一种器 官都有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