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际贸易理论(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古典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通通过学学习本章,你需要掌握:本章,你需要掌握:绝对优势理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现代代经济学之父学之父”斯密之墓 斯密的头像被印在2007年3月13日发行的二十元英镑的背面上。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原版国富论书名页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
2、学的“圣经圣经”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其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u经济学的百科全书 u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本书之一u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 u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 u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书籍 u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在中国,严复最早翻译原富,1902年10月,由南洋
3、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译书院出版发行。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学说精华学说精华 在经济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主要是利己心而不是同情心或利他主义。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追求个人利益就成了自然之理,对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就不应限制,私利与公益似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一步一步趋向和谐与均衡,此乃自然秩序的本质。作为一个经济原动力的利己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交换的基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必须给别人以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就有分工、有交换、有价值、有货币等等现象产生。人们在利己心的支配下做各种劳动,从而构成了私人财富和社会财
4、富的源泉。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1、产生背景 随着产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其他西欧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主要内容(1)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绝对优势(2)绝对优势的来源自然禀赋和获得性优势(3)绝对优势与贸易利益各国均能获益(4)绝对优势与
5、贸易结构出口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的产品(5)主张自由贸易政策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 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以制针为例,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二是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至于分工的原因,斯密认为是由交换引起的
6、。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就要生产产品进行交换,由于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就导致了分工的出现。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3、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1)理论分析的基本假设A、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进行贸易的产品B、生产过程中唯一形成成本的要素就是劳动C、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可自由流动D、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资源转移机会成本不变E、没有运输成本或其他成本,而且产品在各国间可自由流动F、进出口的价值相等G、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生产和贸易模式及贸易所得假
7、定:英国、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绝对优势条件下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总产量112120801127011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总产量2.3752.3751902.72.719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3751.71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4、评价(1)贡献及现实意义A、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宝贵贡献B、第一次论证了贸易
8、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C、在历史实践中,为英国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地主和重商主义者以及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不足之处A、斯密错误 的认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交换是人类固有的本能,交换是出于利己心,主观为私利。其实恰恰相反,在人类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而出现,是交换产生的前提;另外,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B、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得利益的这种情况,而没有说明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也应参加国际
9、分工和国际贸易。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 道德情操论共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西方世界的论语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英1998年度诺
10、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亚当亚当斯密之谜斯密之谜“利己”与“利他”的矛盾现象 在名著国富论中,斯密从物质利益出发论述并肯定了利己主义的经济人观,提出“看不见的手”的自由经济的观点。但同时他又在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从道德同情心出发,论述并肯定了利他主义的伦理观。这种利己与利他的不一致,就成了被经济学界称为“亚当斯密之谜”。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中国遭遇“亚当斯密之谜”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
11、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的事情。此事件曾被媒体广泛关注,舆论一致谴责挟尸要价的行为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羞辱了所有国人。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思考如何破解如何破解亚当当 斯密之斯密之谜?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
12、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 本书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这部伟大著作所阐述的思想至今仍然让人们受益无穷。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
13、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1、产生背景 18世纪6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地位不断上升,同地主阶级的利益冲突也日益激烈。19世纪初,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废除谷物法的必要性和实行自由贸易的优越性。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谷物法谷物法谷物法(Corn Laws,或称“玉米法案”)指英国1672年制订的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并在1815年通过新的谷物法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
14、口。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实施该法后,谷物价格骤贵,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1846年,该法被废除。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各国间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不仅会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交易双方也都能获得利益。基本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择其轻”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3、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1 1)基本假设)基本假设1)1)只有两个
15、国家,两种商品,一种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生产要素2 2)产品的生产成本仅为劳动成本,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仅为劳动成本,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3 3)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4 4)生产要素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间则完全缺乏流动性)生产要素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间则完全缺乏流动性5 5)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6 6)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7 7)贸易方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媒介的参与)贸易方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媒介的参与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
16、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 2)贸易模型)贸易模型国家酒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毛呢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12080111009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2.1251702.222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1251.21比较优势条件下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4、评价(1)贡献及现实意义A、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发展B、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更加广泛的基础C、比较优势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第第3 3章章 国际
17、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不足之处A、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的优势观念,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B、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其他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C、比较优势理论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D、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对长远利益的分析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三、相互需求理论(一)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是第一本影响西方经济学
18、教育达半个世纪的教科书。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1、互惠贸易的范围国家酒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毛呢产量(单位劳动投入(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12080111009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2.1251702.2220交换后英国葡萄牙11.1251.21比较优势条件下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1 11 1X 酒Y Y 毛呢毛呢0 0英国不进行贸易区域葡萄牙不进行贸易区域A A(1:0.89)1:0.89)葡萄牙国内交换比率葡萄牙国内交换比率B(1:1.2)B(1:1.2)英国国内交换比率英国国内交换比率图:互惠贸易的范围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
19、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2、贸易利益的分配 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国际交换比率上下变动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率间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对方国家的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因为越接近于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意味着离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越远,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超过分工和交换前自己生产时的产量越多。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3、相互需求状况决定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或商品的国际交换价格,由各国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两国中只要有一个国家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就意味着
20、相互需求强度改变,必然会造成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率变动。一国对另一国商品的需求越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不利;反之,则是该国所获贸易利益越大,对该国越有利。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马歇尔 (18421924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
21、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第第3 3章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第一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提供曲线及其特征提供曲线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又称为相互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特征:曲线A是在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提供的曲线;B是在Y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的提供曲线。两条曲线相交,决定了国际贸易条件Pw。各国的提供曲线凸向代表本国比较优势的坐标轴,而且到了某一点后,会向后弯曲。第四节第四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说介评说介评国国际贸易学易学说是是经济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国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国际贸易易
22、问题也也经常是常是经济理理论中争中争论得最得最为激烈激烈的的问题。早在。早在1616世世纪,西欧重商主,西欧重商主义者就开始者就开始对国国际贸易易问题进行了探行了探讨。随着。随着资本主本主义的的发展,展,国国际贸易理易理论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在18-1918-19世世纪日益日益发展。展。古典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代表学的最重要代表亚当当斯密、大斯密、大卫李嘉李嘉图为国国际分工和国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易提供了理论基基础。在他。在他们之后,之后,经过其他其他经济学家的学家的发展,特展,特别是赫克是赫克歇歇尔和俄林的完善,使和俄林的完善,使这个理个理论至今仍在西方至今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支配地位学界占据
23、支配地位 从从亚当当斯密到斯密到现代西方国代西方国际分工和国分工和国际贸易理易理论,大体,大体经历了四个了四个阶段。段。第一第一阶段,是段,是亚当当斯密的斯密的绝对成本成本说。第二第二阶段,是李嘉段,是李嘉图的比的比较成本学成本学说。这是一个是一个关关键阶段。段。第三第三阶段,是赫克歇段,是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俄林要素禀赋学学说。这是两位瑞典是两位瑞典经济学家,他学家,他们把国把国际分工和国分工和国际贸易与生易与生产要素要素联系了起来。系了起来。第四第四阶段,是里昂惕夫反段,是里昂惕夫反论所引起的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要素禀赋学学说的的扩展。展。亚当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Adam Sm
24、ith,1723-1723-17901790)是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和国分工和国际贸易理易理论的的创始者。他始者。他处在从工在从工场手工手工业向大机器工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渡时期。在其代表著作期。在其代表著作国富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分工与自由由贸易的理易的理论,并以此作,并以此作为他反他反对重商重商主主义的的“贸易差易差额论”和保和保护贸易政策的易政策的重要武器,重要武器,对国国际分工和国分工和国际贸易理易理论做出了重要做出了重要贡献。献。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理论 古典 传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