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2675-2023 450MHz同异频单工列车无线调度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8.pdf
《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2675-2023 450MHz同异频单工列车无线调度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2675-2023 450MHz同异频单工列车无线调度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8.pdf(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 4 5.0 2 0S 7.1TB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T B/T 2 6 7 5-2 0 0 34 5 0 MH z 同/异频单工列车无线调度 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a n d t e s t m e t h o d s f o r 4 5 0 MHz s a me/d i f f e r e n t-f r e q u e n c y s i mp l e x t r a i n r a d i o d i s p a t c h i n g e q u i p m e n t2 0
2、 0 3-1 0-3 1发布2 0 0 4-0 4-0 1实施中 华 少 味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布T B/T 2 6 7 5-2 0 0 3目次前言 .Ul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标准试验条件 ,.,2 4.1 环境大气条件 ,2 4.2 标准试验信号 .3 4.3 标准日 工作循环条件 ,4 4.4 基本电源的标准条件 ,4 4.5标准 设 备 端口 负 荷 条 件 ,4 .5 4.6 标准静噪条 件 5 4.7 音频带宽限 制 ,5 4.8终 止电 压和 有效 电 池 寿 命 ,.卜 二65 基本要求 ,6 5.1 功能 ,.,-二,.6
3、5.2 一般要求 ,.,.,8 5.3 数据传输接口,一,.,.n 5.4 无 线 数 据 传 输调 制 方 式 及协 议 ,n 5.5 与交换网的接口 ,.n6 主要电性能要求 ,1 1二,.,一1 1 6.1 发射机电性能 ,.1 1 6.2 接收机电性能 ,.1 1 6.3 呼叫、控制信号指标 ,。,1 2 6.4 调 度总机电 性能 ,.1 3 6.5 车 站台 有 线 转 接单 元 电 性能 1 ,1 ,。,.,1 4 6.6 绝缘电阻 ,.1 4 6.7 绝缘耐压 ,.1 5 6.8 环境试验要求 ,1 5 6.9 安全要求 ,.1 6 6.1 0 可靠性要求,1 4 ,一,。,1
4、 67 试验方法 ,1 6 7.1 发射机电性能测量 ,.,二1 9 7.2 接收机电性能测量 ,2 5 7.3 车 站 电 台 有 线 转 接 分 机 电 性 能 .3 3 7.4 调度总机 4 ,1 ,1 ,。,一 3 8 丁T B/T 2 6 7 5-2 0 0 3 7.5 安全检查 ,.4 2 7.6 环境试验方法 ,4 2 7.7 可靠性试验 ,4 2附录A(资料性附录)控制盒示意图 -,4 TB/T 2 6 7 5-2 0 0 3o il舀 本标准是 对T B/T 2 6 7 5.1-3-1 9 9 5 列车 无线调度电 话C 制式转接总 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等三项铁道行业标准及
5、 G B/1 1 5 8 3 6.1-2-1 9 9 5(4 5 0 MF 1z同频单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机车电台技术要求和 试验 方法 等两项国家标准的修订。本标准按照T S/T 3 0 5 2-2 0 0 2 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 统制式及主 要技术条件,为同/异 频单工(C 制式)列车 无线调 度通信设备的制造、检验和使用提 供了技术依据。本标准由北京二七通信工厂科研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上海铁路通信工厂、天津通信广播公司 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正连、胡晓红、郑敏、张立成。TB/T 2 6 7 5-2 0 0 34 5 0 MH z 同/异频单工铁路列车无线 调度设备技术要求和试
6、验方法,范围 本标准规 定了4 5 0 M H z 同/异频单工铁路列车无线调度设备(C制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 适用于 工作频段在4 5 0 MH z 频段的C 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 统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调度总机及专用维护设备的 生产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1 5 8 4 2 移动
7、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 试验方法 G B/T 1 5 8 4 4.2-1 9 9 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 话机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 B/T 1 5 8 4 4.3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 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T B/T 1 6 8 8 电 话自 动交换网用户的 信号方式 T B/T 3 0 5 2-2 0 0 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额定射频输出 功率 r a t e d r a d i o-f re q u e n c y o u t p u t p o w e r发射机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其输出端连接规定负载时应得到的功率。3.2
8、额定音频输出功率 r a t e d a u d i o-f r e q u e n c y o u t p u t p o w e r接收机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其音频输出端连 接规 定负载时 应得到的功率。参考输出功率 re f e re n c e o u t p u t p o w e r 它是音频功率的特定值,可用做某些测量的参考电平。参考功率的 优选值为:1 m W,5 0 m Wo 该电 平通常 用于 受话器作为电声换能器负载,当 测量高 输出 功率的 接收 机特性时,因 该电 平值可能太低,故测试应在额定音频输出 功率或低于额定音频输出 功率3 d B的 功率下进行。3.4 音频
9、负 载 a u d io-f r e q u e n c y l o a d 对已装有音频输出换能器的设备,该音频负载是输出换能器。3.5 音频试验负载 a u d i o-f r e q u e n c y t e s t lo a d 音频试验负载是代替接收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相连换能器的阻抗网络。该网络是模拟正常负载及其正常使用的任何电缆的阻抗。该网络由制造厂规定,可用纯电阻。T B/T 2 6 7 5-2 0 0 33.6标准信噪比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s i g n a l-t o-n o i s e r a t i o信噪比规定为试验负载上信号、噪声、失真
10、三者之和的功率与噪声、失真二者之和的功率之比:S+N+D N+D式中:5 标准试验调制产生的有用音频信号功率;N 标准试验调制下的 噪声功率;D 标准试验调制下的失真。信噪比单位用d B(分贝)表示,通常称为信纳(S I N A D)o标准信噪比 的值规 定为1 2 d B o当使用标准试验调制时,该标准信噪比允许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比较。4 标准试验条件4.1 环境大气条件4.1.1 标准大气试验条件 当 测量结果与温度和气压无关,或者其依赖规律是已知的,可以将测量结果通过计算修正到按4.1.2 所述的基础条件下的数值时,其测量可在 下述范围内的任一温度、湿度和气压实际存在的组合条件下进行:温
11、度:1 5 一 3 5 C;相对湿度:2 5%一 7 5 0 6;气压:8 6 k P a-1 0 6 k P a o 在进行的一系列测量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大体稳定。对于 不能在正常的 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测量的地方,实际情况对测量结果的 影响应附加在试验报告中。4,2 标准大气基准条件 如果所测量的参数取决于温度和(或)气压,且它们之间的依赖规律是已知的,则这些参数可在4.1.1给定的条件下测量。如有必要,所测量的数值可通过计算修正到下述基准条件下的数值:温 度:2 0 C;气压:1 0 1.3 k P a o 注:由于相对湿度不能通过计算来校正,因此不予规定。4.1.3 标准大气仲裁条件
12、如果所测量的参数 取决于温度、湿度和 气压,且它们之间的 依赖规律不知道,经制造厂和用户双方同意,可在表 1中选择其中一组(最好选择 A组)条件下进行测量。表,标准大气仲裁条件组别温 度相对湿度%-C P 1#k Na2 0士 16 3-6 78 6-1 0 6b2 3 士14 8-5 28 6 一 1 0 6c2 5士 14 8-5 28 6 一1 0 6d2 7士 16 3-6 78 6-1 0 6试验报告中应给出测量时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压的李 导 际值T B/T 2 6 7 5-2 0 0 34.2 标准试验信号4.2.1 最大允许频偏 确定调频某种业务所限制的最大峰 值频偏的数值,规
13、定2 5 k H z 信道间隔时,为士 5 k H z,4.2.2 发射机标准试验信号4.2.2.,输入信号源 输入信号源应由 一个或多个连接至 发射机 输人端的 音频信号发生器组成,如图1 所示。4.2.2.2 输入信号电压 音频输人信号电压是指图1 所示的1 和2 两端的电 压值,该输人信号电压应以 其中包含的 各个信号的电压值来表示。4.2.2.3 标准试验调制 标准试验调制是指由1 0 0 0 H z 正弦输人信号在一定电平下产生的频偏等于最大允许频偏的6 0%的调制。正弦输人信号的谐波失真应小于1%,材二材G,q 音频信号发生器;C汇合网络(根据需要);M阻抗匹配网络(根据需要);S
14、模拟网络(根据需要);T 被测发射机。图,输入信号测且配置4.2.2.4 标准输入信号电压 标准输人信号电压是指产生标准试验调制所需的输人信号电压。4.2.3 接收机标准试验信号4.2.3.1 输入信号电平 对具有特定源阻抗的接收机,输人信号电平可用M V或d B IW 表示,但该结果应指明是源电动势(V,-f)还 是匹 配 负 载 端 电 压(V.I),例 如2 fL V(V,_ f)或1 p v(V.I),还 应 指明 源 阻 抗 值(R s),如图2所示I.m.r R:V,r自 R1 内阻为R的 射频信号发生器;z 传输线;3-阻抗匹配网络(缓冲器、选择使用);4 接收机标称输人阻抗R;
15、5 仿真天线(根据需要);1 之 厂一输人信号源阻抗图 2 输入信号源的愤接TB/T 2 6 7 5-2 0 0 34.2.3.2 标准输入信号 一个具有标准输人信号频率并加有标准调制,电平为标准输人信号电平的射频信号。4.2.3.3 标准输入信号电平 接收机试验的标准输人信号电 平为6 0 d B t X(源电动势)或5 4 d B p V(匹 配负载端电 平)。4.2.3.4 标准翰入信号频率 标准 输人信号频率 应为试验的标称频率之一。4.2.3.5 输入信号的标准 调制 由1 0 0 0 H z 正弦 音频输人信号,其电 平产生最大允许频偏6 0%的调制。4.3 标准日工作循环条件 机
16、车台、车站台、便携台、调度总机、监测总机、场强测试电台、机车出人库遥测电台确定为间断工作。4.3.1 机车台、车站台、场强测试电台、机车出入库遥测电台 在产品标准规定的 标称负载条件下,在8 h 内,发 射机以额定射频输出功率发射 1 m in,接收机以额定音频输出功率接收4 m i n,循环9 6 次,随后发射机以 额定射频输出功率发射5 m i n,接收机以 额定音频输出功率接收 1 5 min,循环 3次。标准日 工作循环实行每日 工作9 h,随后休息1 5 h o4.3.2 便 携 台 电源输人功率小于或等于6 0 W兼有发 射和接收的设备,其工作循环应为:在8 h 内,在额定音频输出
17、功率下,接收6 s,在额定射频输出 功率下发射6 s,随后守候4 8 s,循环4 8 0 次。标准日工作循环实行每天工作 8 h,随后休息 1 6 h o4.3.3 调度总机、监测总机 标准日 工作循环实行每天工作8 h,随后休息1 6 h o434 不同的间断工作循环 对于特殊用途,如果要求不同的间断 工作循环,程序应在有关方面的 协议中加以规定。4.4 基本电源的 标准条件4.4.1 试验电压 试验电 压是指设备在工作时的电源输人连接处的电 压。试验电 压应借助于0.5 级的电压表进行测量。除了测定便携设备中的电池使用寿命外的所有测量,都应在标准试验电压下进行,试验电压和频率的偏差均不应超
18、过标准值的士 2%0 如果设备通常接有不可拆卸的电源线或电缆,则电源线或电缆的输人连接器可以认为是设备的电源输人连接器,因此可在该连接器上测试其试验电压,必要时应说明所用电源线或电缆的截面。4.4.2 车站台、机车出入库遥测电台的标准试验电压 交 流试验电 压和频率:A C 2 2 0 V 5 0 H z;直 流试验电 压:D C一 4 8 V或1 3.8 V o4.4.3 机车台、场强测试台的标准试验电压 D C 5 0 V或】)C 1 1 0 Vo4.4.4 便携台的标准试验电压 标准试验电压不应超过该电池组在规定的间断工作条件下,其工作时间至少为有效电池寿命的1 0%时负载上测得的电压。
19、4.4.5 调度总机的 标准试验电压 交流试验电压和频率二 A C 2 2 0 V 5 0 H z;直流试验电压:D C一 2 4 V或一 a s v v T B/T 2 6 7 5-2 0 0 34.5 标准设备端口 负荷条件4.5.,设备端口阻抗 不论发射和 接收,其设备射频端口 阻抗应为5 0 1 1 不平衡。4.5.2 配有连接天线端口的发射机的输出信号测f配置4.5.2.,试验负载 试验负载是一种非辐射性负载。它具有发射机制造厂规定的标称阻抗和功率,测试发射机时用以代替天线及其相连的馈线。4.5.2.2 测f设备的连接 测量设备的连 接应保证测量设备和任 何藕合 装置对发射机的负载条
20、件不产生不良 影响。4.5.3 配有连接天线端口 的接收机与输入信号源的馈接 标称射频输人阻抗(R)为5 0 1 1,当天线阻抗与此相同 时,其设备的特性最佳。射频信号源输人信号电平可表示为:当输人信号源阻抗(R,)等于接收机标称射频输人阻抗(R)时,呈现在输人信号源开路输出端的电动势(图2 中 的 V,-t)或者当信号源阻抗(R,)等于接收机标称射频输人阻抗(R)时,测量在阻抗等于R的负载两端电压,该电 压值(V.,)是开路电 动势(V,.m.c)值的1/2 0 输人信号电平,通常在 射频信号源电 表上 读出,而信号源输出 也明 确规定读数是开 路电 动势或端电压,而馈线和阻抗匹配网 络的
21、损耗都 应考 虑。对通过馈线连接到天线的,具有特定源电阻接收机所要求的输人信号源应由射频信号发生器、馈线和阻 抗匹 配网络(缓冲器)组成,网 络位置尽可能接近被测接收 机,如图2 所示。4.5.4 多个射频输入信号源的匹配汇合网络 试验需要两个或三个信号源的输出信号汇合时,应按下列汇合网络连接。a)两个信号源的输出信号汇合网络如图3所示。图3 双信号源汇合网络 R 工 二 R 2 二 R 3=R;/3,则网络源阻抗R,=R。在这种情况 下,网络衰减约6 d B,通常R,=R 2=R 3=1 7 a,R 一R,=5 0 几。b)三个信号源的输出信号汇合网络如图4 所示。R,=R 2=R 3=R
22、4=R;/2,则网 络 源阻 抗R,=R;。在此 情 况下,网 络衰 减约1 0 d B,通常R,=R Z=R 3=R4=2 5,Q,R;=R,=5 0 S b o4.6 标准静噪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应在静噪电路不静噪状态下调整。4.7 音频带宽限制 由于某 些特性(例如剩余调制、音频 失真、噪声和总失真)和音频带宽有关,因此只有将解调信号的TB/T 2 6 7 5-2 0 0 3音频频带限制在规定范围内,才能获得重现的结果。图4 三信号源汇合网络 这种限制可以通过在音频测量设备之前接人频带限制滤波器来达到,该滤波器也可合并在测量设备内,在测量剩余调制、剩余哼声和噪声时,只用滤波器的低通部
23、分。接人的音频测量设备(包括滤波器)其输人阻抗不要影响接收机输出负载条件,音频滤波器的具体规定在表 1 1中第 1 8项给出。4.8 终止电 压和有效电 池寿 命 本标准所用的“终止电压”和“有效电池寿命”适用于便携台。它们是为某种电池组用于某种便携台时定义的,其数值可能与电池制造厂所定义的电池终止电压和电池寿命不相同。4.8.1 终止电压 终止电 压是指导致便携台性能降低到下列规定 值之一时的电池加载电 压值,不应低于电 池制造厂规定的电池终止电压值。a)发射机载波输出功率比 额定值降低3 d B;b)接收机参考灵敏度比额定值恶化 6 d B;c)载波频率容差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4.8.2
24、有效电池寿 命 有效电池寿命,是指便携台以新的或充足电的便携台产品标准中规定配用的电池组供电,按标准日工作循环进行工作,电池电压达到终止电压的工作时间。注:通常有效电池寿命的“一天,(即1 d)是指按标准日工作循环工作的时间。5 基本要求5.,功能5.1.1 系统的组网及功能5.1.1.,系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车站台的有线通道由数字电路或二线/四线音频话路构成。5.1.1.2 通信方式为同频单工或同 频屏 频单工方式(机车台发射频率几,车站台发射频率九(同 频)或f 2(异频);调度员、车 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运转车长
25、之间的通话采用单工方式;各用户之间T B/T 2 6 7 5-2 0 0 3的呼叫信号及通信方式应符合表2 的 规定。表 2 呼叫信号及通信方式序号呼叫关系呼叫信号频率 u l 通信方式1调度员司机1 9 6 0异频单工2司机调度员15 2 0异频单工3车站值班员 司 机1 1 4.8同频单工或异频单工车长、助理值班员话音直接呼叫或 1 1 4.8同频单工或异频单工、邻站1 23.0同频单工4司机、车长、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1 2 3.0同频单工1 3 1.8异频单工 司 机1 1 4.8同频单工车长、助理值班员话音直接呼叫或 1 1 4.8同频单工5回铃信号41 5.0注:车站台 异频单工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道交通规范大全 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2675-2023 450MHz同异频单工列车无线调度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8 铁道 交通 规范 大全 TBT2675 2023 450 MHz 异频单工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50596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