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word】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18.doc





《新《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word】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试卷》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word】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十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18.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对应且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用铂丝沾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中存在Na+不含K+B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Na2SiO3溶液变浑浊C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i元素C将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加热,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同于烷烃的气体,且该气体具有还原性。D向某溶液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或者Ag+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排除钾离子,A错误;B
2、、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且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不能据此说明C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i元素,B错误;C、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了具有还原性不同于烷烃的烃,C正确;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中也可能存在亚硫酸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未知物检验、焰色反应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鉴别物质时要排除干扰因素,易错选项是D,注意硝酸的强氧化性。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4gCaC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AB. 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C.
3、1.5mol的MnO2粉末与足量浓盐酸共热转移电子数目小于3NaD. 1L0.01 mol L-1CKA1(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2NA【答案】A【解析】A. 64gCaC2的物质的量为=1mol,阴离子中C与C之间是碳碳三键,含有的共用电子对为3mol,故A正确;B. 常温常压下,1.8g甲基(-CD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含有的中子为0.1mol(6+13)=0.9mol,故B错误;C. 1.5mol的MnO2粉末与足量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1.5mol2=3mol,故C错误;D. 溶液中的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3H+,1L0.0
4、1 mol L-1KA1(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大于0.02NA,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与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水解对离子数目的影响。3.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Ag (s) +Cl(AgCl),Cl (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4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照时,电流由Y流向XB. 光照时,Pt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5、C. 光照时,Cl-向Ag电极移动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 (s) +Cu+(aq) Ag(s)+Cu2+(aq)+Cl-(aq)【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光照时,氯化银在X得到电子,所以X是正极,Y是负极,因此电流由X流向Y。错误。B光照时,Pt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错误。C光照时,Cl向Pt电极移动.错误。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 + Cu+(aq)Ag (s) + Cu2+(aq) + Cl(aq)。正确。考点:考查光化学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知识。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B. 鸡蛋淸在NH4Cl溶液中能发生
6、盐析,但是不能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C.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6H16O3D. 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答案】A【解析】A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称性依次减弱,依据对称性越好沸点越低,沸点顺序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故A正确;B. 鸡蛋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是两性物质,能够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B错误;C.根据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6H14O3,故C错误;D. 中含有碳碳双键、酚羟基以及苯环上含有侧链烃基,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紫色褪去,故D错误;故选A。5. 向下图装罝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淸
7、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褪色,X气体只可能是SO2或Cl2;关闭活塞K,若X气体为S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后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2CO2+H2O,SO2被吸收而放出CO2,所以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X是Cl2,Cl2通入饱和NaCl溶液时,Cl2不能被吸收,也无CO2气体放出。显然只有A符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掌握SO2、Cl2、CO2的有关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可以
8、根据现象来推测物质,然后再进行一一验证,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6. 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B.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C. 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D. 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答案】C7.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A的某种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可形成一个质子,B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的某种单质
9、是生物呼吸必需的气体,D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E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D、E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DCB. 含有E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碱性C. A和C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有极性键D. BC2跟C、E形成的化合物发生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A的某种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可形成一个质子,A为H元素;B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B为C元素;C的某种单质是生物呼吸必需的气体,C为O元素;D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D为Mg元素;E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为Na元素。A
10、.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C、D、E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DC,故A错误;B. 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如硫酸氢钠、可能显中性,如氯化钠、也可能显碱性,如碳酸钠,故B正确;C. 过氧化氢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错误;D. 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8. 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易水解生成硼酸(H3BO3) ,可用于制造高纯棚、有机合成催化剂等。实验室制取三氯化硼的原理为B2O3+3C+3Cl22BCl3+3CO。(1)甲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不用收集
1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取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 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G_FDI。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_。开始实验时,先点燃_(填“A”或“G”)处的酒精灯。请写出B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学&科&网.硼酸是一元弱酸,其钠盐化学式为NaB(OH)4,则硼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是_。【答案】 (1). 饱和食盐水 (2). 干燥氯气 (3). 2MnO4+16H -+10C1-2Mn2+5Cl2+8H2O (4). E (
12、5). H (6). J (7). H (8). 装置F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 A (10). BCl3+3H2OH3BO3+3HCl (11). H3BO2+H2OB(OH)4-+H+【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和氯化锰,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杂质,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水份,而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装置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和氯化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16
13、H+10Cl-=2Mn2+5Cl2+8H2O;(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制得干燥的氯气,用氯气与B2O3、C反应生成三氯化硼和CO,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所以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进入装置E,在E和J之间接上H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经干燥后再通过F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多余的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要用排水法收集;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CGEHJHFDI;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
14、生成的CO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所以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装置F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CuO前需要利用CO除去装置内空气,则开始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BCl3水解生成硼酸和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BCl33H2O=H3BO33HCl;根据硼酸是一元弱酸,且其钠盐化学式为Na B(OH)4,可知硼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是H3BO3H2OB(OH)4-H+。9. 科学家积极探索新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CO2可用来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CH2=CH2(g)+4H2O(g) H= akJ/mol请
15、回答:(1)已知:H2和CH2 =CH2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和1411.0kJ/mol,且H2O(g) H2O(1)H =-44.0kJ/mol,则a=_kJ/mol。(2)上述由CO2合成CH2 =CH2的反应在_下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理由是_。(3)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H2和1 mol CO2,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平衡常数大小:KMKN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C.图1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D.当压强或n( H
16、2)/n(CO2)不变时均可证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4)保持温度不变,在体积为VL的恒容容器中以n(H2)n(CO2) = 31的投料比加入反应物,t0时达到化学平衡。t1时将容器体积瞬间扩大至2V L并保持不变,t2时重新达平衡。请在图2中作出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II .利用“ 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 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5)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6)若生成的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全国百强校word 精品 解析 全国 百强校 word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2017 届高三 最后 一卷 化学试题 18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050912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