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精品解析:广西贵港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58.doc
《(新出炉)精品解析:广西贵港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5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精品解析:广西贵港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58.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7分)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共27分。17小题,每小题3分;810小题,每小题2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着(zhu)落 归省(xng) 濒(pn)临 矫(jio)揉造作B. 拘泥(n) 拼(pn)凑 和(h)谐 附庸(yng)风雅C. 睿(ru)智 中(zhng)看 旌(j
2、ng)旗 分(fn)外妖娆D. 震悚(sng) 档(dng)案 湍(tun)急 相形见绌(zh)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更加坚定,是_更加宽广,是_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A. 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B. 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C. 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D. 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B. 专家认为,过度疲
3、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C. 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4.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人最宝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面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A. ,:“。”B. 。:,。C. 。:“。”D. ,
4、。二、议论文阅读(57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读书万卷始通神吕云祥宋朝苏轼有一首诗:“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大诗人写这首诗的起因是:柳闳、柳辟两兄弟很崇拜舅舅苏轼的书法,常向苏轼索求墨宝。于是,苏轼写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主要意思是,用坏的笔即使堆砌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每个人的书法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骨,不要认为自己的东西就一定不好而去盲目地学别人后来,“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成为书法界的艺术妙道
5、。从事书法创作的人固然需要不断读书学习,从而充实才华、吐故纳新、提高水平,其他各业人员呢?当然也需要不断读书学习。汉代刘向说苑中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明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如何读书,怎样学习,又大有讲究。有些人虽然也在读书,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缺少毅力,没有恒心,时断时续。这样读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幼时,其母见其读书没有恒心,就以“断机杼”相警告,促使孟子努力学习,才成儒家圣人。有些人虽然十分喜爱读书,也从不间断,可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如南朝宋齐人陆澄,从小好学
6、,博览群书,行眠坐食,手不释卷,然读书不求甚解,被时人讥为“书厨”。南齐书说他“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有些人的读书则是“读死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尽信书”。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些人的读书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读书而读书,尽搞形式主义,大做表面文章。目的不明,其结果必定是“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上述种种“读书之道”,绝不足取。那么可取的读书之道是怎样的呢?当然,“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苦读典范,值得缺少毅力的读书人学习;明朝顾炎武那种“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的读书求解精神,值得不求甚解者效仿;清初彭兆荪
7、所作“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的诗句,值得“读死书”“尽信书”者借鉴;明代鹿善继四书说约中“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的读书明理目的,值得为读书而读书者采纳。然而,笔者觉得最科学、最全面的“读书之道”要推子思的“五之”说。子思,孔子之孙,伯鱼之子,名伋,古代学者尊之为“述圣”,作中庸三十三章,其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读书做学问之论。“五之”的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实行。“五之”中,“笃行之”既是“博学之”的落脚点,又是“博学之”的实践基础;“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博学之”的方法;“博学之”既受“笃行之”的影响,又制约“
8、笃行之”。可见,“五之”是相辅相成的学、行关系,这种“学”与“行”的辩证关系,对读书人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南宋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选自联谊报2017年12月7日)5. 下列对本文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例论证B. 比喻论证C. 对比论证D. 道理论证6.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强调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B. 孟母以“择邻处”和“断机杼”相警告,促使孟子努力学习,才成儒家圣人。C. 顾炎武、鹿善继读书求解精神,值得不求甚解者和“读死书”“尽
9、信书”者借鉴。D. 最可取的“读书之道”:广博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清晰分辨,切实实行。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用诗歌,提出本文的论题,充满文学色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从全文的论述来看,第段的位置不宜调换。C. 第段通过列举事例,从正面有针对性地论述了作者觉得可取的几种“读书之道”。D. 末段引用子思的“五之”说,论证了“学”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学”与“行”相结合的重要性。三、古诗文阅读(815小趣,共18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10、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 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C. 骈死于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 其真不知马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A.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 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炉 精品 解析 广西 贵港市 2020 年中 语文试题 原卷版 5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