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第1章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ppt
《理论物理-第1章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物理-第1章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一、静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物体在一、静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物体在力系力系作用下的作用下的平衡平衡规律规律的学科。的学科。力系: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一群力。平衡: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动的状态。若把与地球固结的参考系作为惯性参考系,则相对于地若把与地球固结的参考系作为惯性参考系,则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注意:运动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力系: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
2、用下处于平衡,我们称这个力系为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平衡力系。2二、静力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二、静力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力系的简化:用最简单的力系代替复杂的力系。力系的简化:用最简单的力系代替复杂的力系。用一个力系代替另一个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用一个力系代替另一个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称此两力系效应,称此两力系等效等效或互为或互为等效力系等效力系。2.2.力系的平衡条件:物体平衡时,作用于其上的力系应满足力系的平衡条件:物体平衡时,作用于其上的力系应满足的条件。的条件。34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2 力的概念及荷载分类力的概念及荷载分类13
3、 力矩和力偶力矩和力偶14 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与约束反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第一章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5本章重点:本章重点: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力在轴上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力在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力矩和力偶的概念。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力矩和力偶的概念。本章难点:本章难点:铰链类型约束的性质及其约束反力的画法,物铰链类型约束的性质及其约束反力的画法,物体系统中各个物体及其整体的受力分析。体系统中各个物体及其整体的受力分析。6力的单位: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国际单位制:牛顿(N)(N)千牛顿千
4、牛顿(kN)(kN)第一章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基本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 1-1 基本概念及基本公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理一、力的概念一、力的概念1定义: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变形。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变形。2.力的效应:力的效应:运动效应运动效应(外效应外效应)变形效应变形效应(内效应内效应)。3.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为:表示为:F,手写为,手写为(如无特别声明,本课程只研究力的外效应)(如无特别声明,本课程只研究力的
5、外效应)力是矢量力是矢量7二二.质点、刚体及质点系质点、刚体及质点系质点:不计大小只计质量的物体。质点:不计大小只计质量的物体。质点系:有限个或无限个质点的集合。质点系:有限个或无限个质点的集合。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注意:注意:1.力作用于可变形的物体时,既有内效应,也会有外效应。力作用于可变形的物体时,既有内效应,也会有外效应。2.力作用于刚体时,只有外效应。力作用于刚体时,只有外效应。8三、静力学公理三、静力学公理公理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实
6、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公理公理1 1 二力平衡公理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个物体上。(简称等值、反向、共线)简称等值、反向、共线)注意:注意:9说明说明: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二力构件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
7、件只是必要条件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或多体中)10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力系对刚体的效应。推论推论1:力的可传性: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因此,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为: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大小、方向、作用线公理公理2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力是滑移矢量力是滑移矢量11当刚体受到三力作用而平衡时
8、,若当刚体受到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有两力的作用线相交,则此三力必有两力的作用线相交,则此三力必构成平面汇交力系。构成平面汇交力系。公理公理3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即推论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力三角形力三角形12公理公理4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
9、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证证 为平衡力系,为平衡力系,也为平衡力系。也为平衡力系。又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三力三力 必汇交,且共面。必汇交,且共面。例例 吊灯吊灯13公理公理5 5 刚化原理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公理公理5 5告诉我们:处告诉我们:处
10、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力学的平可用刚体静力学的平衡理论。衡理论。141-2 1-2 力的投影及荷载分类力的投影及荷载分类一、力的投影一、力的投影1.力力 在任一轴上的投影在任一轴上的投影 (1)力)力 与轴共面:与轴共面:以以X表示力表示力 在在x轴上的投影,则轴上的投影,则 X=ab。15(2)力与轴不共面:)力与轴不共面:过力过力 的起点的起点和终点分别作和终点分别作平面垂直于平面垂直于x轴,轴,则则 X=AB =ab(3)正负号规定:)正负号规定:若若a a为为 与与x轴正向的夹角,则轴正向的夹角,则X=Fcos a a若若a a为锐角,则为锐角,则X=Fco
11、s a a ,用观察法确定正负,即:,用观察法确定正负,即:如果从力的起点的投影到终点的投影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如果从力的起点的投影到终点的投影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者为正,反之为负。者为正,反之为负。16172.力平面上的投影力平面上的投影 为力为力 在平面上的投影,大小:在平面上的投影,大小:F=Fcosj j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而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量,而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8(1)一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一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3.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若已知力与坐标轴正向的
12、若已知力与坐标轴正向的夹角夹角、,则,则19(2)二次投影法(间)二次投影法(间接投影法)接投影法)当力与各轴正向夹当力与各轴正向夹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 F 投影到投影到xy面上,然后面上,然后再投影到再投影到x、y轴上,轴上,即即204.若已知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若已知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X、Y、Z,则,则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方向余弦:方向余弦:、为力与为力与x、y、z轴正向的夹角。轴正向的夹角。5.力的分解式力的分解式在直角坐标系下,力的分力与其投影在直角坐标系下,力的分力与其投影之间有下列关系:分力的模等于力在之间有下列关系:分力的模等于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
13、对值,即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 21 力的解析表达式为:力的解析表达式为:6.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的区别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的区别 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力的投影是向轴作垂线而得,力的分力则是利用平行四边力的投影是向轴作垂线而得,力的分力则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而得。关系式形法则而得。关系式 投影投影分力分力代数量代数量矢量矢量只能求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只能求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完全可以确定力的大小、方完全可以确定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的位置向及作用点的位置22仅对直角坐标系仅对直角坐标系成立,对斜坐标成立,对斜坐标系不成立。系不
14、成立。二、荷载分类二、荷载分类力力主动力(又称荷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主动力(又称荷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 的力,如的力,如 重力、风压力、水压力等,重力、风压力、水压力等,约束反力约束反力1.荷载分类荷载分类根据作用时间,荷载根据作用时间,荷载恒载:不随时间而变,如自重恒载:不随时间而变,如自重活载:随时间而变,如风压力活载:随时间而变,如风压力23根据分布情况,荷载根据分布情况,荷载集中荷载(力):作用在极小的面积或集中荷载(力):作用在极小的面积或 体积上,可以认为作用在一点上。体积上,可以认为作用在一点上。分布荷载:分布作用于物体的体内或分布荷载:分布作用于物体的体内或
15、 表面,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表面,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2.分布荷载分布荷载线分布力或线荷载:沿一条直线连续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力系。线分布力或线荷载:沿一条直线连续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力系。线荷载集度线荷载集度q:单位长度上的线荷载,单位:单位长度上的线荷载,单位:N/m或或kN/m。匀布荷载:匀布荷载:q=const,非匀布荷载:,非匀布荷载:qconst 荷载图:表示荷载集度分布的图形。荷载图:表示荷载集度分布的图形。24线分布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可由力系简化理论(后述)求得:线分布力的大小及作用位置可由力系简化理论(后述)求得:同向线分布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荷载图的面积,方向与分布同向线分布
16、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荷载图的面积,方向与分布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线通过荷载图的形心。力的方向相同,作用线通过荷载图的形心。常见分布力的合力及作用位置:常见分布力的合力及作用位置:2l/3l/3l/2l/2l/3251-3 1-3 力矩和力偶力矩和力偶力的效应: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力的效应: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一、力对点的矩:一、力对点的矩: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1)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代数量(因为所有力矩的作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代数量(因为所有力矩的作用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确定了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就可完用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确定了力矩
17、的大小和转向,就可完全表明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全表明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积面积面积当当F=0=0或或h=0=0时,时,单位单位N.m或或kN.m正负号正负号:逆时针转动为正,反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之为负 O矩心,矩心,h 力臂力臂26(2)在空间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矢量)在空间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矢量(为了表示力使物体绕为了表示力使物体绕矩心的转动效应,须表示出矩心的转动效应,须表示出三个要素三个要素:力矩的:力矩的大小大小、力矩作用、力矩作用面的面的方位方位及力矩在其作用面内的及力矩在其作用面内的转向转向,这三个要素必须用一个,这
18、三个要素必须用一个矢量表示)矢量表示)力对点之矩依赖于矩心的力对点之矩依赖于矩心的位置,所以空间力对点的矩位置,所以空间力对点的矩是是定位矢量定位矢量。力矩的大小力矩的大小 面积面积 力对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力对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这再以次证明。这再以次证明了力是滑移矢量。了力是滑移矢量。27矢量矢量 的指的指向按右手法则确定。向按右手法则确定。力对点之矩的解析式力对点之矩的解析式 以以O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力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力作用点的矢径及力可表示为解析式:作用点的矢径及力可表示为解析式:于是:于是:注意:力作用点的坐标及力的投影有正负。注意: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物理 基本概念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