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尔夫音乐教案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奥尔夫音乐教案四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案四篇(一)奥尔夫音乐 活动:握手舞 (二)亲亲热热 一、活动名称:淘气的小猫 二、活动指向:感受友好的集体气氛,情愿大方的介绍自己。 三、活动预备:毛绒小猫 四、活动过程: 1、家长带着宝宝面对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宝宝坐在家长的前面。 2、教师面带微笑向宝宝打招呼:“宝宝好!我是X教师”。 3、教师出示毛绒小猫:“小猫咪可淘气了,它躲在宝宝的背后和宝宝捉迷藏的嬉戏。”当说到“宝宝宝宝找一找”,宝宝就赶快转身看看小猫,是不是躲在你身后。找到小猫的宝宝上来自我介绍说:“我叫XXX,今年X岁,”最终大家一起拍手说:“xx,xx你是我的好朋友!” 4、依次将小猫放在宝宝的后面,
2、逐一自我介绍。 (三)涂涂画画 一、活动名称:会唱歌的五彩瓶 二、进展指向:练习撕和舀,能开心的随着音乐敲击玩耍,并练习滚的动作,学习一个接着一个轮番玩。 三、活动预备: 1、空矿泉水瓶、小盆、勺若干(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黄豆、彩色皱文纸若干,节奏欢快、舒缓的音乐各一段(自选) 2、五彩瓶、软质球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空瓶和彩纸,引导宝宝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强调:“空瓶和纸。” 告知宝宝:“我要让彩纸在空瓶里跳舞。” 2、教师示范制作五彩瓶。 将彩纸撕成瘦长条,轻轻放入瓶中,边撕边放,直到彩纸用完为止,最终将瓶盖拧紧。教师摇摆瓶子:“看!彩纸在瓶子里跳舞。” 3、宝宝自
3、己制作“五彩瓶”,教师观看指导。 4、宝宝完成制作后,请宝宝面朝教师做好。教师摇摆装有黄豆的五彩瓶吸引宝宝。 教师边摇摆边说:“咦?这是什么声音?教师的瓶子会唱歌,你的瓶子会吗?”“为什么它会唱歌呢?里面有什么东西呢?你们想不想让你的五彩瓶唱歌呢?” 教师示范用勺子将黄豆舀入瓶内,一遍舀一遍提示宝宝:“瓶口很小,舀的时候,要对准瓶口,当心不要舀到外面。你可以把黄豆舀进瓶子,也可以把黄豆捏到瓶子中。” 5、宝宝动手舀豆,教师观看指导。 在宝宝操作过程中,提示家长:不要急于帮助,要急躁地让宝宝独立地撕和舀;在舀的过程中,提示宝宝当心,不要把豆子洒落在桌上。 6、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着宝宝用自己制
4、作的五彩瓶有节奏地敲击肩、腿、脚等身体部位。 7、引导宝宝随着舒缓的音乐把五彩瓶放在地上滚一滚,拿在手上搓一搓。 8、嬉戏“跨瓶子”。 将五彩瓶横放在地上,带着宝宝大胆地跨过瓶身。 (四)学学说说 活动名称:手指变变变 嬉戏:我变你猜 (五)奥尔夫音乐 活动名称:小手伸伸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熟悉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展练习。 活动预备: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 活动过程: (一)熟悉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渐渐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5、!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3熟悉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看落叶,并说出其外形、触感、质感。 (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协作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协作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 2协作音乐 (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嬉戏书 1协作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
6、量的树叶。 2协作间奏的其次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仿照教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展唱歌。 2、激发参加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唱歌的欢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呷呷。呷|叫|”附点节奏的把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展分组唱,让唱歌的连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预备: 阅历预备: 增加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了解幼儿有关分组的阅历。 环境预备: 1、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 2、ppt课件、小黄鸭音乐、吉他 教学课时:25分钟 教学理论
7、依据: 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主题内容、主题形式呈现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重新思索并形成的观念、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更新、教与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良等作了大量的实践讨论。音乐不是单纯传授学问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在教学上,我们要用音乐熏陶幼儿,让幼儿沉醉其中,将教学的学问点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融合到音乐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本活动创设了“小黄鸭合唱队”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和小黄鸭合唱队一同到沙滩上去演出的情感,在与小黄鸭的一同唱歌和嬉戏中
8、学习分组唱歌,并在唱歌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唱歌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一)、看看猜猜。(媒体消失大浴缸) 1、今日我请来的是一位喜爱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嬉戏 (一)、听听说说(媒体消失小黄鸭) 重点提问: 1、你们喜爱小黄鸭吗?为什么? (观看媒体,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从形状、颜色等方面说说喜爱的缘由)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爱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唱歌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追问:你听到了吗?我为什么喜爱这只小黄鸭?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
9、并随机带着幼儿摘句练唱“它陪我洗澡”“呷呷呷呷叫”) 4、小结:是呀。我一个人洗澡真没劲,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快乐。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嬉戏吧。 (教师带着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嬉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5、你们是怎么玩水的? (引导幼儿依据生活阅历说出玩水的不同方法,如:踩水、划水、拍水、滴水、洒水等等) 6、小结:教师用*。*。*|*|的节奏语言进展总结。 (教师带着幼儿在玩水嬉戏中尝试念出语言节奏,如:拍。呀拍。呀|拍|、划。呀划。呀|划|,帮忙幼儿熟识和把握附点节奏) 7、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殊悦耳,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10、(听听幼儿随便学学小黄鸭的叫声,教师观看幼儿是否能用附点节奏来仿照小黄鸭的叫声) 8、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教师此时放慢速度用吉他弹唱单句(1)呷呷呷呷|叫|(2)呷。呷呷。呷|叫|,请幼儿进展辨别,以检验和稳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把握) 9、教师追问:小黄鸭可能在说什么? (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参加情景,尝试轻声或大声地唱歌单句呷。呷呷。呷|叫|。如:小黄鸭要过生日,要小声许愿;小黄鸭要跟远方的朋友打招呼,声音响一点等等) 10、师生合唱A段2遍。 (此时教师可以依据幼儿唱歌过程中消失的问题进展随时指导,如:节奏不稳,唱歌12遍歌曲A段。) (二)、
11、玩玩唱唱 重点提问: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事呢? (引导幼儿说说小黄鸭可能有什么本事) 2、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事? (教师吉他完整弹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播放ppt,ppt画面呈现的内容必需能够帮忙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3、追问: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事? (引导幼儿将听到的歌词“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很多泡泡”说出来,教师带着幼儿进展摘句练唱) 4、可不行以加上一些好玩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很多泡泡”后依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5、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在“它会吹很多泡泡”后添加
12、象声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上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增加幼儿的参加性和嬉戏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乐曲终止感觉) 6、这样一来这首歌更好玩了,一齐来唱唱吧! (师生共同唱歌歌曲AB第一遍,同时可以播放PPT,用画面来提示歌词) 7、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看媒体,消失很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唱歌 (一)、齐唱练习 重点提问: 1、这是一个小黄鸭合唱队,想邀请你们参与他们的合唱队,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共同唱歌歌曲AB其次遍,点击ppt,提示幼儿跟着多媒体合唱) 2、小黄鸭合唱队今日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装扮了一下
13、,他们怎么装扮的呀! (媒体消失6只小黄鸭,有1只戴着泳帽、2只戴着领带、3只戴着墨镜) 3、沙滩到了,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可以根据泳帽、墨镜、领带或颜色的方法来分三组;可以根据装饰物的颜色来分组。同时教师出示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 4、感谢你们帮助,他们终于分好了! (ppt媒体消失分组完毕的小黄鸭合唱队) 5、这下可以演出了。可是问题又消失了,分成三组以后每一组的人都太少了,声音不够亮,后面的观众听不见,你们能去帮忙他们吗? (从情感上激发幼儿帮忙小黄鸭,参与合唱队的愿望) 6、那么赶快
14、让我们去参与吧!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 (幼儿自由选择参与的泡泡队、游泳队和唱歌队来进展分组唱) 7、小黄鸭合唱队预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唱”哪组唱?“它会吹很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 (师生共同争论分组唱的规章,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唱歌2遍AB) 8、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听伴奏分组唱歌AB第三遍) 专家点评 (王莉娟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
15、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动,其次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完毕。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爱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事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展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仿照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识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听辩来进展仿照学习小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终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欢乐地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
16、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把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事为主,学唱时教师参加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与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参加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章争论,得出了唱歌的规章:A段由大家来唱歌,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唱歌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很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
17、三组幼儿能够连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唱歌的连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唱歌中,孩子欢乐地把握了唱歌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奇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唱歌教学的好范例。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赏乐曲库乞乞感受乐曲欢快热闹的心情,初步感受乐句,并按乐句做动作。 2、通过创编动作进展制造力、反响力及专注力。 3、在自由活动的状况下,通过音乐嬉戏促进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及幼儿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 活动预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找珍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故事略)。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做动作。 1、倾听音乐感受,说说多多是骑立刻山还是
18、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倾听音乐做骑马动作一遍。 3、倾听音乐,说说多多共上了几座山,教师依据音乐画图。 4、倾听音乐用手指画图,并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6、创编骑马动作幼儿园音乐教案库乞乞幼儿园音乐教案库乞乞。 7、依据不同乐句,在每一个乐句第一拍换骑马动作。 三、完整观赏乐曲,区分乐段。 1、引导幼儿即兴用敲打身体发出的声音代表上楼梯的声音,要求跟别人不一样。 2、山洞念咒语库乞乞,要求声音整齐节奏明确。 3、完整观赏音乐,说说多多一共找了几个山洞? 四、音乐嬉戏找珍宝。 1、倾听音乐,依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
19、以进展幼儿的方位。 2、创编库乞乞动作。 3、自由结伴,互指新创编的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 4、以听课教师为山洞,参加到嬉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五、完毕。 1、出示盒子,拿出“珍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 2、进展德育教育。 3、赠送书本,鼓励幼儿好好学习。 活动反思: 教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创设情境进展教学。音乐旋律欢快、节奏鲜亮,富有感染力,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整个活动以魔法故事绽开,把节奏库企企说成是一句咒语,学会咒语才能翻开魔法大门去寻宝。这种形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能结合图谱和音乐,创设一个去寻宝的情景,带着幼儿完整的观赏音乐。 缺乏之处:教师念节奏库企企念的是对的,但出示的节奏卡是错误的。还有图谱的出示和摆放有点乱,看不明白。图谱的作用有没有在这里充分表达?幼儿是否真的在主动学习?在创编动作时,教师能否适当的放手,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创编动作? 建议:音乐教材还要吃透点,提问还需设想的周全点,如提问: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咒语?可以改问:还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个节奏。或许幼儿能更明确你的提问意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