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委曲(q)鱼塘(tng)熬(o)过B拆散(chi) 散步(sn)温馨(xn)嫩(nng)C粼粼(ln)蹲下来(dn)毕竟(jn)水波(b)D稳当(wn)责任(z)习惯(gun)铺着(p)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隔壁消耗隐约妄下断语B讨厌忧郁安祥若有若无C预警偶然挣扎提心掉胆D愤恨辨护衔着畏罪潜逃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B近年来发生多起背包客被困野山的事件,这说明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风险很大。C阳春三月,公园里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美丽的风景令人
3、流连忘返。D小宁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他却没有进入年级前十,家长喜出望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水浴场是人们是避暑纳凉的好季节。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感
4、相近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去宥(节选)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
5、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注释】宥:通“囿”,局限。“去宥”:除去人的局限,不受蒙蔽。邻之父:即邻父,邻居老人,父:对男性长辈的称呼。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引申为货币、钱。别:离别、告别,这里引申为去除。1甲乙两段选文均选自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邻人遽伐之 ()(2)何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4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很不高兴,说:“邻
6、居如此危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B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C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如此危险,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D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5甲文告诉我们_的道理。乙文中齐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是:_(请自己的话概括),国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_,以上两例均从_面阐述了_的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对“国人道之”的行为,作者用“不若无闻”来表明他的态度。B乙文写邻人“有所宥”,齐人“大有所宥”,国君“甚有所宥”,层层揭示“有所宥”的恶果。C甲乙两文都善于运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浙江省 临安市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通关 分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