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生物检验个人岗位职责(精选多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微生物检验个人岗位职责(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微生物检验个人岗位职责(精选多篇).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微生物检验个人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微生物检验科岗位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岗位职责 实验室主任职责 1.负责本科室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室各类业务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完成各项检测任务,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拓展业务。 3.负责安排与监督指导科室检测工作,复核检测报告,监督检测资料整理归档。 4.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对本检验室进行考核。5.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安全监督员职责 1.严格按照SOP文件做好检验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监督及人员健康监测,保证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无生物安全事故发生。2.管理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及救护用品。 3.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巡
2、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电、气、消防及防盗安全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监督实施。 质量监督员职责 1.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检测人员汇报,做好书面记录,提出纠正要求并进行跟踪验证。 2.监督本实验室检验方法、规程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性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质控图等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当质量监督员发现检测人员使用了不正确标准,操作不当,环境条 1 件不符合时,有权暂停检测工作,并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检验员职责 1.按SOP文件开展检测工作,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正确报告,按时完成检测任务,保证检测数据诚实准确。2.积极参加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
3、技术水平。 3.当检测设备、环境条件等不符合要求时,有权暂时不进行检测活动。 设备管理员职责 1.负责职责范围内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日常维护,熟习其性能及操作规范。 2.负责仪器购置申请、建立档案、维护记录、定期检查和报废申请工作,做好使用、维护及报废记录。 试剂耗材管理员职责 1.做好试剂耗材的申购、验收、保管、分发、登记工作。2.做好各种耗材的入库登记和使用情况记录。 3.对各类耗材应科学分类科学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查找,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服务工作。 样品接收员职责 1、负责检查待接受样品包装是否完整,样本数量、质量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2、负责核实样品送检单的内容。 3、负责做好接
4、收登记,并标记本实验室统一编号放置待检。 样品保管员职责 1、负责检查样品入库时是否包装完好、样品标记是否明显并清点样品数量,核实无误后,登记入库。 2、保持样品存放的环境条件符合样品储存要求。 3、样品保管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 菌(毒)株保管员职责 1、负责保管菌(毒)株保藏设备的钥匙。 2、按照菌(毒)株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保存菌(毒)株进行保存、传代、使用、鉴定。 3、发生生物安全应急事件(菌株被盗、遗失、泄露、感染等情况)时,立即向生物安全负责人或科室负责人进行汇报。 报告审核与签发员职责 1、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与签发。 2、熟知检验项目操作规程,熟知检验报告格式、内容以及报告相
5、关要求,能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解释。 推荐第2篇:微生物检验科岗位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岗位职责 1.2.3.4.5.1.2.3. 实验室主任职责 负责本科室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制定本科室各类业务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完成各项检测任务,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拓展业务。 负责安排与监督指导科室检测工作,复核检测报告,监督检测资料整理归档。 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对本检验室进行考核。 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 安全监督员职责 严格按照SOP文件做好检验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监督及人员健康监测,保证检验人员在工作期间无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管理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及救护用品。 定期进行实
6、验室安全巡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水、电、气、消防及防盗安全进行检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监督实施。 质量监督员职责 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检测人员汇报,做好书面记录,提出纠正要求并进行跟踪验证。 监督本实验室检验方法、规程和操作规范的有效性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环境条件、仪器设备、质控图等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当质量监督员发现检测人员使用了不正确标准,操作不当,环境条件不符合时,有权暂停检测工作,并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检验员职责 按SOP文件开展检测工作,如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正确报告,按时完成检测任务,保证检测数据诚实准确。 积极参加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7、 当检测设备、环境条件等不符合要求时,有权暂时不进行检测活动。 设备管理员职责 负责职责范围内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日常维护,熟习其性能及操作规范。 负责仪器购置申请、建立档案、维护记录、定期检查和报废申请工作,做好使用、维护及报废记录。 文档管理员职责 应严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复制和散发检验报告结果,不得泄露原始数据,不得做损害检测者的事。 对各类资料应科学分类科学管理,标识清楚,方便索引,便于查找,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对过期资料的销毁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造册登记存档。 1.2. 1.2.3.1.2. 1.2.3. 试剂耗材管理员职责 1.做好试剂耗材的申购、验收、保管、分发
8、、登记工作。2.做好各种耗材的入库登记和使用情况记录。 3.对各类耗材应科学分类科学管理,建立电子档案,便于查找,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服务工作。 样品接收员职责 1、负责检查待接受样品包装是否完整,样本数量、质量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2、负责核实样品送检单的内容。 3、负责做好接收登记,并标记本实验室统一编号放置待检。 样品保管员职责 1、负责检查样品入库时是否包装完好、样品标记是否明显并清点样品数量,核实无误后,登记入库。 2、保持样品存放的环境条件符合样品储存要求。 3、样品保管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 样品运输员职责 1、负责样品的运输、转运、送达,保证样品运输过程中样品的完好,做好样品
9、的交接手续。 2、必须参加生物安全培训班,并获得合格证书。 3、必须严格遵守WHO提出的分级包装系统。 菌(毒)株保管员职责 1、负责保管菌(毒)株保藏设备的钥匙。 2、按照菌(毒)株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保存菌(毒)株进行保存、传代、使用、鉴定。 3、发生生物安全应急事件(菌株被盗、遗失、泄露、感染等情况)时,立即向生物安全负责人或科室负责人进行汇报。 报告审核与签发员职责 1、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与签发。 2、熟知检验项目操作规程,熟知检验报告格式、内容以及报告相关要求,能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解释。 报告编制员职责 1、负责编制结果报告。 2、熟练掌握编制结果报告程序、内容、格式和其
10、它相关要求。 3、熟练掌握编制结果报告软件。 4、保证所编制的结果报告内容的正确性。 推荐第3篇:微生物检验员岗位职责 1.负责微生物限度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2.负责包装材料质量检査并出具检验报告。 3.负责工艺用水监测、洁净度监控。 4.负责卫检室现场管理。 5.负责相关岗位操作规程等文件的起草。 6.完成主管临时交办的工作。 推荐第4篇: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2023年6月3日 微生物科主任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微生物检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经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上报。 3、督促本科各
11、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正确使用菌种、毒株、剧毒药品和器材,申签药品和器材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部分微生物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6、制定本科人员轮转和值班。 7、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主任、副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微生物检验、教学、科研工作。 2、参加
12、部分微生物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室各类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主管检验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师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置、鉴定、检查,校正检验仪器、试剂,严防差错事故,解决业务上疑难问题。 3、负责菌种、剧毒药品、贵重药品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请领、报销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13、 5、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6、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检验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检验师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置和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领取及保管检验用的药品器材,并填写消耗表。 5、担负一定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推荐第5篇:微生物检验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报告目录 1.验证目的 2.验证小组及职责
14、分工 2.1验证小组 2.2职责分工 3.验证程序 4.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 1.验证目的 确认所采用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合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验证小组及职责分工 2.1验证小组 组长:分析中心主任 小组成员:GMP()、微生物室()、质量管理部() 2.2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验证期间各部门的协调及整个验证过程的具体实施。 分析中心(微生物室):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确保验证过程能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对各种验证资料(验证结果)应及时交与GMP组相关人员整理。 GMP组:负责验证方案的编写规范;负责各种验证资料(检查结果)的收集整理及结果的审核;审查验
15、证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 质量管理部:参与验证方案的编制;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批准;负责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环境进行检测;负责验证文件的管理。 3验证内容 3.1品种:XXXX口服溶液;批号:。 3.2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中国药典2023年版)。3.3计数方法的验证 3.3.1 验证试验用菌种: 验证试验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26 003 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16、 CMCC(B) 26 003 c.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 501 d.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 001 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98 00 3.3.2菌液制备: 取经3035培养1824小时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肉汤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经2328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
17、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经2328培养57天的黑曲霉斜面培养物,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35ml, 洗下孢子,转移至另一空管,标准比浊管比浊后,取1ml加入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4约为50100cfu/ml备用。 3.3.3 供试液制备 吸取样品10 ml,加0.1%蛋白胨水氯化钠稀释液90ml浓度均为1:10供试液,分别人工污染上述5种代表试验菌株。 3.3.4培养基稀释法 采用加0.5 ml、0.2 ml、0.1 ml /皿供试液,再加1520 ml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细菌计数,测定回收率。结果见表: 3.3.5回收
18、率测定: (1) 试验组: 分别取不同品种的1:10供试液1ml、50100个/ ml 试验菌株同时加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置规定温度培养2472小时观察结果。薄膜过滤法以最后一次的冲洗液加入试验菌.(2) 活菌组 测定每一菌株的试验菌数 (3) 供试液对照 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4) 稀释剂对照组 3.6结果 菌落计数结果、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的验证结果按表 1、2和表3填写。 表1菌落计数(cfu/ml) 实验次数 1 2 3金黄色葡萄球菌 10-5 9 4、90 80、74 1 53、150 枯草杆菌 白色念珠菌 10-5 130、80 45、23 7 8、77 10-
19、5 7 3、72 1 28、108 7 3、7 4黑曲霉 10-4 110、90 110、120 110、100 大肠埃希菌 10-7 14、15 54、34 30、27 检查人:日期: 表2XXXX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常规法) 实验次数 1 2 3结论: (1)采用常规方法检验XXXX口服溶液溶液供试品,人工污染5株代表菌株,该供试品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可采用常规方法检验。 人工染菌回收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白色念珠菌 黑曲霉 0.02 29.2 抑菌 71.4 29.4 抑菌 81.1 100.0 100.0 100.0 100
20、.0 100.0 大肠埃希菌 100.0 100.0 100.0 (2)XXXX口服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供试品回收率为0.0229.2%,均低于70%。 检查人:日期: 表3XXXX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培养基稀释法(1ml加2个平皿) 实验次数 1 2结论: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供试品对人工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回收率达到70%以上。因此,培养基稀释法(0.5ml/皿)可用于XXXX口服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人工染菌回收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 80.7 91. 4枯草杆菌 100.0 100.0 检查人:日期: 3.7结论 根据验
21、证试验结果,确定XXXX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为细菌数测定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5ml/皿)测定,霉菌数可采用常规法测定。 检查人:日期: 3.4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3.4.1 验证试验用菌种: 验证试验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 44 102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 003 c.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 CMCC(B)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微生物 检验 个人 岗位职责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