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基础知识教程.pdf
《模电基础知识教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基础知识教程.pdf(1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模电基础知识教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模电基础教程 01 单元 半导体器件基础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杂质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二极管的结构与伏安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半导体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与开关特性 稳压二极管 三极管的结构与分类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作用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结型场效应管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发光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02 单元 基本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基本
2、放大电路的组成 直流通路与静态工作点 交流通路与放大原理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放大电路的静态图解分析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 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度与非线性失真分析 晶体管的 h 参数 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工作点稳定的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03 单元 负反馈放大电路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表达式 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与判断
3、 负反馈放大电路基本类型举例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降低放大倍数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展宽通频带 减小非线性失真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计算*方框图法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 04 单元 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概述 甲类单管功率放大电路 OCL 类互补放大电路 OTL 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复合互补对称电路 05 单元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概述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零点漂移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的分析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基本差动放
4、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差动放大电路的改进 06 单元 集成运算放大器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 集成电路的特点 集成电路恒流源 有源负载的基本概念 典型集成运放 F007 电路简介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 集成运放的应用 概 述 运放的基本连接方式 集成运放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集成运放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07 单元 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 半波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 倍压整流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 电感滤波电路 复式滤波电路 有源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 并联型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的质量指标 提高稳压电源性能的措施 08 单元 正弦波振荡电
5、路 自激振荡原理 自激振荡的条件 自激振荡的建立和振幅的稳定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 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的构成原则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克拉泼与席勒振荡电路(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和等效电路 石英晶振: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石英晶振: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RC 相移振荡电路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09 单元 调制、解调和变频 调制方式 调幅原理 调幅波的频谱 调幅波的功率 调幅电路 检 波 小信号平方律检波 大信号直线性检波 调频的特点 调频波的表达式 调频电路: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调频与调幅的比较 对称式比例鉴
6、频电路 不对称式比例鉴频电路 变频原理 变频电路 10 单元 无线广播与接受 无线电广播与接收 无线电波的传播 超外差收音机 超外差收音机方框图 超外差收音机性能指标 LC 串联谐振回路 LC 并联谐振回路 输入回路 统 调 中频放大电路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半导体导电特性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就其导电性能来说、可以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常温下,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它们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形成较大的电流。因而导体的电阻率很小,只有金属一般为导体,如铜、铝、银等。绝缘体几乎不导电,如橡胶、陶瓷、塑料等。在这类材料中,几乎没有自由
7、电子,即使受外电场作用也不会形成电流,所以,绝缘体的电阻率很大,在以上。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硅、锗、硒等,它们的电阻率通常在之间。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受掺杂、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十分显着。如纯净的半导体单晶硅在室温下电阻率约为,若按百万分之一的比例掺入少量杂质(如磷)后,其电阻率急剧下降为,几乎降低了一百万倍。半导体具有这种性能的根本原因在于半导体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单晶硅(Si)和单晶锗(Ge)。所谓单晶,是指整块晶体中的原子按一定规则整齐地排列着的晶体。非常纯净的单晶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一、本征半导体的原子结构 半导体锗和硅都是四
8、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Z0102 所示。它们的最外层都有 4 个电子,带 4 个单位负电荷。通常把原子核和内层电子看作一个整体,称为惯性核,如图 Z0101所示。惯性核带有 4 个单位正电荷,最外层有 4 个价电子带有 4 个单位负电荷,因此,整个原子为电中性。二、本征激发 一般来说,共价键中的价电子不完全象绝缘体中价电子所受束缚那样强,如果能从外界获得一定的能量(如光照、升温、电磁场激发等),一些价电子就可能挣脱共价键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理论和实验表明:在常温(T300K)下,硅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只要获得大于电离能EG(=)的能量便可激发成为自由电子。本征锗的电离能更小,只有 eV。当
9、共价键中的一个价电子受激发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的同时,在共价键中便留下了一个空位子,称为空穴。当空穴出现时,相邻原子的价电子比较容易离开它所在的共价键而填补到这个空穴中来使该价电子原来所在共价键中出现一个新的空穴,这个空穴又可能被相邻原子的价电子填补,再出现新的空穴。价电子填补空穴的这种运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效果上都相当于带正电荷的空穴在运动,且运动方向与价电子运动方向相反。为了区别于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这种运动称为空穴运动,并把空穴看成是一种带正点荷的载流子。电子一空穴对 本征激发 复合:当自由电子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空穴时可能会填充进去从而恢复 一个共价键,与此同时消失一个电子一空穴对,这
10、一相反过程称为复合。动态平衡: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产生的电子一空穴对和复合的电子一空穴对数量相等时,形成相对平衡,这种相对平衡属于动态平衡,达到动态平衡时电子一空穴对维持一定的数目。可见,在半导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而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一种载流子,这也是半导体与导体导电方式的不同之处。杂质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热稳定性也很差,因此,不宜直接用它制造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多数是用含有一定数量的某种杂质的半导体制成。根据掺入杂质性质的不同,杂质半导体分为 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两种。一、N 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微量的 5 价元素,例如磷
11、,则磷原子就取代了硅晶体中少量的硅原子,占据晶格上的某些位置。如图 Z0103 所示。由图可见,磷原子最外层有 5 个价电子,其中 4 个价电子分别与邻近 4 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结构,多余的 1 个价电子在共价键之外,只受到磷原子对它微弱的束缚,因此在室温下,即可获得挣脱束缚所需要的能量而成为自由电子,游离于晶格之间。失去电子的磷原子则成为不能移动的正离子。磷原子由于可以释放 1 个电子而被称为施主原子,又称施主杂质。在本征半导体中每掺入 1 个磷原子就可产生 1 个自由电子,而本征激发产生的空穴的数目不变。这样,在掺入磷的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目就远远超过了空穴数目,成为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
12、),空穴则为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显然,参与导电的主要是电子,故这种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简称 N 型半导体。二、P 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硅(或锗)中,若掺入微量的 3 价元素,如硼,这时硼原子就取代了晶体中的少量硅原子,占据晶格上的某些位置,如图 Z0104 所示。由图可知,硼原子的 3 个价电子分别与其邻近的 3 个硅原子中的 3 个价电子组成完整的共价键,而与其相邻的另 1 个硅原子的共价键中则缺少 1 个电子,出现了 1 个空穴。这个空穴被附近硅原子中的价电子来填充后,使 3 价的硼原子获得了 1 个电子而变成负离子。同时,邻近共价键上出现 1 个空穴。由于硼原子起着接受电子的作
13、用,故称为受主原子,又称受主杂质。在本征半导体中每掺入 1 个硼原子就可以提供 1 个空穴,当掺入一定数量的硼原子时,就可以使半导体中空穴的数目远大于本征激发电子的数目,成为多数载流于,而电子则成为少数载流子。显然,参与导电的主要是空穴,故这种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简称 P 型半导体。PN 结 一、PN 结的形成 在一块完整的硅片上,用不同的掺杂工艺使其一边形成 N 型半导体,另一边形成 P型半导体,那么在两种半导体交界面附近就形成了 PN 结,如图 Z0105 所示。由于 P区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少数载流子是电子;N 区多数载流于是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这就使交界面两侧明显地存在着两种载
14、流子的浓度差。因此,N 区的电子必然越过界面向 P 区扩散,并与 P 区界面附近的空穴复合而消失,在 N 区的一侧留下了一层不能移动的施主正离子;同样,P 区的空穴也越过界面向 N 区扩散,与 N区界面附近的电子复合而消失,在 P 区的一侧,留下一层不能移动的受主负离子。扩散的结果,使交界面两侧出现了由不能移动的带电离子组成的空间电荷区,因而形成了一个由 N 区指向 P 区的电场,称为内电场。随着扩散的进行,空间电荷区加宽,内电场增强,由于内电场的作用是阻碍多子扩散,促使少子漂移,所以,当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将形成稳定的空间电荷区,称为 PN 结。由于空间电荷区内缺少载流子,所以
15、又称 PN 结为耗尽层或高阻区。二、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PN 结在未加外加电压时,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处于动态平衡,通过 PN 结的电流为零。当电源正极接 P 区,负极接 N 区时,称为给 pN 结加正向电压或正向偏置,如图 Z0106 所示。由于 PN 结是高阻区,而 P 区和 N 区的电阻很小,所以正向电压几乎全部加在 PN 结两端。在 PN 结上产生一个外电场,其方向与内电场相反,在它的推动下,N 区的电子要向左边扩散,并与原来空间电荷区的正离子中和,使空间电荷区变窄。同样,P 区的空穴也要向右边扩散,并与原来空间电荷区的负离子中和,使空间电荷区变窄。结果使内电场减弱,破坏了 PN 结原
16、有的动态平衡。于是扩散运动超过了漂移运动,扩散又继续进行。与此同时,电源不断向 P 区补充正电荷,向 N 区补充负电荷,结果在电路中形成了较大的正向电流IF。而且IF 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电源正极接 N 区、负极接 P 区时,称为给 PN 结加反向电压或反向偏置。反向电压产生的外加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同,使 PN 结内电场加强,它把 P 区的多子(空穴)和 N 区的多子(自由电子)从 PN 结附 近拉走,使 PN 结进一步加宽,PN 结的电阻增大,打破了 PN 结原来的平衡,在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运动大于扩散运动。这时通过 PN 结的电流,主要是少子形成的漂移电流,称为反向电流 IR
17、。由于在常温下,少数载流子的数量不多,故反向电流很小,而且当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它几乎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反向电流又称为反向饱和电流。当反向电流可以忽略时,就可认为 PN 结处于截止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征激发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导致电子一空穴对增多,因而反向电流将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长。反向电流是造成电路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必须考虑温度补偿问题。综上所述,PN 结正偏时,正向电流较大,相当于 PN 结导通,反偏时,反向电流很小,相当于 PN 结截止。这就是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三、PN 结的击穿特性 当 PN 结上加的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反
18、向电流突然剧增,这种现象称为 PN 结的反向击穿。PN 结出现击穿时的反向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用 VB 表示。反向击穿可分为雪崩击穿和齐纳击穿两类。1雪崩击穿 当反向电压较高时,结内电场很强,使得在结内作漂移运动的少数载流子获得很大的动能。当它与结内原子发生直接碰撞时,将原子电离,产生新的电子一空穴对。这些新的电子一空穴对,又被强电场加速再去碰撞其它原子,产生更多的电子一空穴对。如此链锁反应,使结内载流子数目剧增,并在反向电压作用下作漂移运动,形成很大的反向电流。这种击穿称为雪崩击穿。显然雪崩击穿的物理本质是碰撞电离。2齐纳击穿 齐纳击穿通常发生在掺杂浓度很高的 PN 结内。由于掺杂浓度很高
19、,PN 结很窄,这样即使施加较小的反向电压(5V 以下),结层中的电场却很强(可达左右)。在强电场作用下,会强行促使 PN 结内原子的价电子从共价键中拉出来,形成电子一空穴对,从而产生大量的载流子。它们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形成很大的反向电流,出现了击穿。显然,齐纳击穿的物理本质是场致电离。采取适当的掺杂工艺,将硅 PN 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可控制在 81000V。而齐纳击穿电压低于 5V。在 58V 之间两种击穿可能同时发生。晶体二极管 二极管的结构与伏安特性 晶体二极管也称半导体二极管,它是在PN 结上加接触电极、引线和管壳封装而成的。按其结构,通常有点接触型和面结型两类。常用符号如图 Z010
20、7 中 V、VD(本资料用 D)来表示。点接触型适用于工作电流小、工作频率高的场合;(如图 Z0108)面结合型适用于工作电流较大、工作频率较低的场合;(如图 Z0109)平面型适用于工作电流大、功率大、工作频率低的场合。(如图Z0110)按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分,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按用途分,有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混频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是由一个 PN 结构成的,它的主要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通常主要用它的伏安特性来表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D 与加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D 之间的关系或曲线。用逐点测量的方法
21、测绘出来或用晶体管图示仪显示出来的 UI 曲线,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 Z0111 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依此为例说明其特性。一、正向特性 由图可以看出,当所加的正向电压为零时,电流为零;当正向电压较小时,由于外电场远不足以克服 PN 结内电场对多数载流子扩散运动所造成的阻力,故正向电流很小(几乎为零),二极管呈现出较大的电阻。这段曲线称为死区。当正向电压升高到一定值U(Uth)以后内电场被显着减弱,正向电流才有明显增加。U 被称为门限电压或阀电压。U 视二极管材料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常温下,硅管一般为左右,锗管为左右。在实际应 用中,常把正向特性较直部分延长交于横轴的一点,定为门
22、限电压 U的值,如图中虚线与 U 轴的交点。当正向电压大于U以后,正向电流随正向电压几乎线性增长。把正向电流随正向电压线性增长时所对应的正向电压,称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用 UF 来表示。通常,硅管的导通电压约为(一般取为),锗管的导通电压约为(一般取为)。二、反向特性 当二极管两端外加反向电压时,PN 结内电场进一步增强,使扩散更难进行。这时只有少数载流子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的漂移运动形成微弱的反向电流IR。反向电流很小,且几乎不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如图 Z0111 中所示。但反向电流是温度的函数,将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温下,小功率硅管的反向电流在 nA 数量级,锗管的反向
23、电流在 A 数量级。三、反向击穿特性 当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UBR 时,反向电流剧增,这种现象称为二极管的击穿,UBR(或用VB 表示)称为击穿电压,UBR 视不同二极管而定,普通二极管一般在几十伏以上且硅管较锗管为高。击穿特性的特点是,虽然反向电流剧增,但二极管的端电压却变化很小,这一特点成为制作稳压二极管的依据。四、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由理论分析可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近似用下面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式中,iD为流过二极管的电流,uD。为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VT 称为温度的电压当量,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表示为 VT=kTq其中 T 为热力学温度,单位是 K;q 是电子的电荷量,;
24、k 为玻耳兹曼常数,室温下,可求得VT=26mV。IR(sat)是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五、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 二极管是温度的敏感器件,温度的变化对其伏安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 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正向特性曲线左移,即正向压降减小;反向特性曲线下移,即反向电流增大。一般在室温附近,温度每升高 1C,其正向压降减小 2;温度每升高 10C:,反向电流大约增大 1 倍左右。综上所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具有以下特点: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具有非线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温度有关。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描述二极管特性的物理量称为二极管的参数,它是反映二极管电性能的质量指标,是合理选
25、择和使用二极管的主要依据。在半导体器件手册或生产厂家的产品目录中,对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均用表格列出其参数。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以下几种:1最大平均整流电流IF(AV)IF(AV)是指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它与PN 结的面积、材料及散热条件有关。实际应用时,工作电流应小于IF(AV),否则,可能导致结温过高而烧毁 PN 结。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RM VRM 是指二极管反向运用时,所允许加的最大反向电压。实际应用时,当反向电压增加到击穿电压VBR 时,二极管可能被击穿损坏,因而,VRM 通常取为(1/2 2/3)VBR。3反向电流IR IR 是指二极管未被反向击穿时的反向电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知识 教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