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蔓延高温合成Cf-TiC-TiB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Cf-TiC-TiB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蔓延高温合成Cf-TiC-TiB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 6 卷增刊2 0 0 7 年8 月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R A R E M F T 札M A T E R 哺L S A N D E N G I N E E R【N G3 6。s u P p l IA u 肼n2 0 0 7自蔓延高温合成C f T i C T i B 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汪建利1,张光胜1,朱云广1,张幸红2(1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械工程系安徽芜湖2 4 1 0 0 0)(2 哈尔滨工业丈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黑龙江蛤尔滨1 5 0 0 8 0)摘要:为提高T i c-T i B 2 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以拓宽其应用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匿(s H s P 唧)
2、的方法制各了碳纤维质量分数分别为o,1,3,5,7 的c f T i c T i B 2 复合材料。通过实验测定,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c T i c T i B 2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碳纤维含最达到3 时,强度和韧性分别为4 0 6 1 2M P a 和62 6M P a m“2,均高于纯T i c T i B 2 陶瓷。纤维的断裂、桥连和裂纹的偏转是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帆制。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台成;复合材料:碳纤维;补强增韧中围法分类号:T B 3 3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2】8 5 x(2 0 0 7)s l-0 7 8 9 0 41引
3、言能进行了研究。T i C T i B 2 复相陶瓷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导电率、耐冲击、高温稳定性好、密度低等一系列优点,与单相陶瓷材料相比,含有T i c 和T j B 2 两相的复合陶瓷材料的总体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可以作为耐热元件、刀具材料、硬质合金、耐磨件及H a l l H e r o u l t 电池阴极等。但陶瓷材料的脆性严重限制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该陶瓷材料的韧性是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拓宽其应用的重要内容。陶瓷材料的增韧机理主要有相变增韧、颗粒增韧、晶须和纤维增韧等。由于T i c T i B 2 陶瓷在生成过程中无相变发生;金属密度大、且熔点较低,故金属
4、颗粒增韧陶瓷的应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受到了很大限制:陶瓷颗粒存在热震性差、晶须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等缺点1 2】,也使它的应用不能够推广。而碳纤维由于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密度低、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用它增强的T i c,s i c,s j 0 2 和A 1 0,等陶瓷已显示出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其制各工艺分为泥浆浸渗和混合工艺、化学合成工艺、原位化学反应、热压工艺等【】。致密的T i c-T i B:陶瓷已经用反应热压和过渡塑型相工艺研制成功【4】。本实验尝试利用自蔓延高温台成结台准热等静压(s H s P H I P)技术制备出短碳纤维补强增韧的c T i c T i B 2 陶瓷基
5、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2 实验2 1实验方法本实验所用碳化硼粉和钛粉分别为牡丹江金刚钻有限公司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生产,粒度分别为6 8p m 和小于4 0 m,纯度分别为9 4 和大于9 9 3;采用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T 7 0 0 型碳纤维,直径为7p m,密度为1 8 0 c m 按照B 4 C+3 T i h c 广+T i c+2 n B 2 乜c f 式,将长的碳纤维剪短(2m m),按O,1,3,5,7(质量分数,下同)分别确定配方,分别称取总质量为1 6 0g的原始料,之后放入含有适量涌精的球磨罐进行湿混6h。然后将混好的料放入旋转蒸发器里将酒精蒸发掉,取出后再放入烘箱里烘干6
6、 h 即可。各取烘干完毕的混合料1 6 0g 放入口5 5 5m 1 9 5m m 的钢模中,在4 0 M P a 的压力下压制成相对密度约为5 2 的预制坯。将预制坯放入如图l 所示s H s P H I P 实验装置中,通过加热电阻丝引燃点火荆,激发预制块进行自蔓延反应,经过5 8s 的延迟时间(从反应开始到开始加压的时间口】)后,迅速施加3 0 0M P a 的压力,并保压1 5s 后取出放入砂中缓慢冷却2 4h。2 2 性能测试用阿基米德法测试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品的密度。用三点弯曲法测量材料的弯曲强度,试样尺寸为3m m收稿日期:2 0 0 7 0 2 2 8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7、才支持计划及教育部博七点基金瓷助: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者简介:狂建利男,1 9 5 9 年生,教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械=程系,安徽芜湖2 4 l 0 电话:0 5 5 3 2 8 7 1 2 2。万方数据增刊l汪建利等:自蔓延高温合成c 以1 C-T i B 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7 8 9 4m m 3 6m m。跨距为3 0 衄。用单边缺口粱法测量材料的断裂韧性,试样尺寸为2 4m m 2 2m m,跨距为1 6,切口宽度为0 2 m,切口深度为2m m。测试强度和韧性所用设备均为l n s t r o n 一1 8 6 0 型材料万能试验机。用日立公司的s 一4 7 0
8、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对材料进行组织观察。用日本理学电机刚m“r B 型x 射线仪进行物相分析。圈ls H S 反应装置F i g 1E q u i p 邢锄to f S H Sr c l l c t o r3 结果与讨论3T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分布状态图2 中显示了未加碳纤维和5 c r 含耋 的复合材料抛光表面的s E M 照片,从图2 b 中可以看出碳纤维分布基本均匀,说明球磨湿混工艺较均匀地将碳纤维分散在陶瓷基体中。然而也发现,碳纤维的长度明显变短,碳纤维露在抛光表面的长度约为4 0 m,长径比也由原来的3 0 0 变为7 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球磨混合过程中磨球对
9、纤维的碰撞使其折断;另一方面,架桥的纤维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折断。二图2 复合材料抛光表面的s E M 照片F i g 2S E Mi m a g c so f p o l i s h e ds u r f a c eo f C f T i c-T i B 2c o m p o s h s:(时0 c r 曲d(b)5 c 3 2 各产物相对密度的测定图3 给出了各组产品的相对密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变化关系。从图中看出,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先增后减在3 时达到最高,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含量,致密度开始急剧下降。分析其原因,如图4 所示,图中箭头所指为材料中的碳纤维其台量为3 时
10、。由于燃烧温度相比无碳纤维时下降的不是太大,T i c 和T j B 2 晶粒充分长-人和咬合,碳纤维表面较多的c 与T i 发生了扩散反应,与基体的界面形成类似化学结合,因此较为致密。在碳纤维含量为5 和7 时。由于架桥的纤维和纤维反弹作用的增加使其致密度大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燃烧温度的降低,生成的T i c 和T i B 2 晶粒均未长大,导致基体颗粒间界面结合不紧密而使材料的致密度下降。图3 相对密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关系F i g 3R c l a t i v ed e n s i t i e sv sc 8 r b O n 衲e rc o n t e n t圈4 不同c 纤维含量复合陶
11、瓷的断口s E M 照片F i g 4s E Mm k r o F 叩h 8o f f h c t I l r es u r 缸eo f c f T i c-T i B 2m p o s i t e sw h hd i 疗b”n tc a r b o nn b c rc o f n e n t:O c b(b)3 c b【c)5 c b 蛐d(d)7 c f 万方数据7 9 0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第3 6 卷3 3c,T i c T B: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图5 和图6 分别示出了c f 厂r i c T i B 2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随碳纤维含量的变化关系。由图可以看出,随
12、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都是先增大后降低,都是在含量为3 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 0 6 1 2 M P a 和6 2 6 M P a m I,2)均高于纯T i c T i B 2 陶瓷(其强度和韧性分别为3 4 6 1 7M P a 和5 5 4M P a m“2)。但当含量达到7 时,由于其致密度的降低(8 0 5),导致强度和韧性大大降低(强度和韧性分别为2 1 2 1 3M h 和3 3 6M P a m“2)。c 圈5 不同碳纤维古量的弯曲强度F j g 5F l e x m ls t r 朗g t hv sC fc o n t e T 吐o c 肼图6 不
13、同碳纤维含量的断裂韧性F i 9 6F r a c t 哪tt o u g h n e s sv sc fc o k n t34c,盯c T i B 2 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研究纤维增强陶瓷材料的性能取决于纤维和基体的本性、复合配比、两者的化学相容性和结合程度以及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和排列等等【6】。在碳纤维含量为3 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高,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1)比较图4 各组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图4 a 与4 b 所示的材料断口比较粗糙,图4 b 中所示除有纤维的断裂外,还有微量拔出,长度约为2 3 m,从纤维和基体的结合情况可以看出纤维与基体结合较为紧密,有利于载荷转移。因而提高了强化效果
14、。碳纤维拔出的长度很短,由图2 b 可知,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长度约是4 0 岬。可以推断,在材料断裂过程中,可能碳纤维先被拔断或被直接拔出。在材料断裂之前。裂纹扩展必须克服由于纤维的加入而产生的拔出功及纤维断裂功,即断裂韧性应表示为:K】c=K l c,(K i c。+置l c,)=K I c o+(玎0+阡”式中世t c 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置,。为基体的断裂韧性,为纤维拔出功,阡备为纤维断裂功。此外,在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中,还存在纤维桥连和裂纹偏转两种增韧机理,它们都是通过消耗裂纹扩展的能量来起到增韧效果。在碳纤维含鼍为5 和7 时,如图4 c 和图4 d 所示,断口较为平整,纤维与基体
15、结合较差并且存在空隙,在复合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力无从传递到纤维上,纤维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强度降低。(2)通过对产品进行x R D 衍射分析(如图7 所示),材料中的相组成是由T i C 和T i B 2 组成,没有T i B圈7 不同产品的x R D 图F i 9 7R Dp a n e m so f d i m 埘1 ts y r l n s i 髓dp r o d u c t s和T i 3 8 4 等中闻相,反应比较彻底,这与文献【7 1 报道的相一致。另外也没有发现c 的衍射峰,说明碳纤维中的C 是以非晶态的形式存在。据资料9 1 介绍,由于T i B,晶体结构中T i 原子密面(
16、A)与按石墨方式排列的B 原子面(H)沿c 轴按A H A H 序列排成的密捧六方结构,由于堆积排列造成的差别导致六方晶体在c 轴方向上比d 轴方向具有更低的界面能,链在六方晶体底面上的原子更容易被激活而形核。使c 轴方向上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在图4 b 中可以发现这种规律,等轴状的为T i c晶粒,尺寸为2 3 岬;条状或长棒状的为T i B 2 晶粒,长度为6 1 5u m,长径比在2 5 范围,它们从晶体中拔出时要吸收能萤并使断裂表面增大。起到补强增韧作用。图4 a 中也能发现这种规律。在图4 c 中,大部分晶q量1暑口占目g一气盂毛F 万方数据增刊l汪建利等;自蔓延高温合成c 棚c T
17、 i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7 9 1 粒尺寸为l 3 岫,少嚣的长条状,其长径比为2 左右,对复合材料的韧性提高不大。这是由于碳纤维含量增加导致燃烧温度的降低,影响了T i B 2 晶粒的长大,这与文献【9 1 中撤道的结论是一致的。(3)由3 2 中分析可知,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的致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如图4 c 和图4 d 中所示,尽管也存在纤维的断裂和拔出,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还是大大降低。4 结论采用s H s P H I P 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维含量的c tT i c T i B 2 复台材料。通过实验测得在碳纤维含鼍为3 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均高于纯复合
18、陶瓷,在碳纤维含量为5 和7 时,由于材料致密度的降低,其强度和韧性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是纤维的断裂和拔出、纤维的桥连和裂纹的偏转。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卯s 1JY uz h o u(周玉),L c iT i“q q u a n(雷廷全)o r 册I 坩胁蛔j 口括f 删c“陶瓷材料学)【M】H a r b i n:H a r b i nI l l s t i n l t eo fT e c h n o I o g y dS c i e n c cP m g s,1 9 9 5:2 8 3【2】B i r c h a J D,s t 粕d l e y DR,M o c
19、k f o r d MJ“口,J 如f 盯s d厶“【J】,1 9 8 8,7:3 5 0【3】z o us h i q i n(邹世钦),z h 卸gc h 越g m i(张长瑞)g f 一胁-?b 曲,j k r 删d 印,f 阳砌H(高科技纤维与应用)【J】,2 0 0 3,2 8(2):1 5【4 lB 盯o u mMw z a v a l i i a n g o sA,K 丑I i d i n d is R 加MJ】1 9 9 5:l l燃x u 心n g 绦强)M|c rP a p 甜H d 而 玎 H$m M 把可7 b 曲H D,p 册d 如H c P(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20、文)【D】2 0 0 l:5 6【6】M uB o c h u n(穆柏春)跏,t 酣曲m g 埘d7 巩曲e”f 增矿阳聊f c 如,盯l d 如(陶瓷材料的强韧化)【M】B e 巧i n g:M m l l u r g yI n d u s t f yP 晦2 0 0 2:3 7【7 1 动H o ng c h e n gY I b i n g 阳州妇血据肼鲥a n 州J ,1 9 9 9,1 2 5:3 5 3(8 lz h uc h u n c h e n g(朱春城 历c 拼脚盯矿胁而衍向s 疗瞳缸o,殆曲H D,叼7d 树&耙”c e(哈尔滨工业大学T 学博士学位论文)【D 2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蔓延 高温 合成 Cf TiC TiB2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