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pdf
《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1 0 年第8 卷第2 期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l l a n t s&P o l y m e r i cM a t e r i a l s1 5 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范士锋(海军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局陕西西安7 1 0 0 6 5)摘要:综述了金属储氧原理、目前国内外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对镁系、稀土系、L a v e s 相系、钛系及金属配位氢化物等几个系列金属储氢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金属储氧材料在民品和军工方面的应用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2、中图分类号:T G l 3 9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2 2 1 9 l(2 0 1 0)0 2 0 0 1 5-0 5作为燃料,氢具有最高的质量热值(其热值1 2 5 1 0 6k J k g,为汽油的3 倍、焦炭的4 5 倍),是理想的高能清洁燃料之一【l 1。目前,尽管高压(低于l7M P a)气态储氢、低温(低于2 0K)液态储氢等技术手段使得氢在一些常规燃料和航天推进等领域得以应用,但高压气态氢体积热值小以及低温液态氢液化过程耗能高、使用条件苛刻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氢作为火炸药能量供给组分的应用。利用吸氢材料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溶体和氢化物的固体储氢方式,能有效克服上述储存方
3、式的不足,而且储氢体积密度大、安全度高、使用和运输便利。因此,今后储氢研究的重点将是新型高性能储氢材料的研发,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主要是金属储氢材料【3J。储氢材料按氢的结合方式可分为化学键合储氢(如储氢合金、配位氢化物、氨基化合物、有机液体碳氢化合物等)和物理吸附储氢(碳纳米管、多孔碳基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储氢材料、多孔聚合物等)。从上述储氢材料的性能(燃烧热、材料密度、储氢密度、反应活性)等衡量标准分析,高热值的金属储氢材料(包括金属氢化物或合金储氢材料)是火炸药燃料组分的发展重点。文中主要针对当前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对相关金属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4、,以期为此类高性能材料在火炸药中的应用提供研究思路。l 金属储氢原理及储氢研究现状传统的氢气存储方式中,气态储氢方式简单方便,是目前储存压力低于1 7 M P a 的常用方法,但存在着体积密度小、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等缺点;液态储氢方法的体积密度(7 0 k g m 3)较高,但氢气的液化需要冷却到2 0K 的超低温下才能实现,此过程需消耗的能量约占所储存氢能的2 5 4 5,且液态氢使用条件苛刻,对储罐绝热性能要求高,目前只限于航天领域。金属储氢材料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成熟的新型高性能大规模储氢材料之一,其储氢密度高、安全性好、适于大规模氢气储运,最重要的特性是能够可逆地吸、放大量氢气。
5、氢一旦与储氢合金接触,即在其表面分解为H 原子,H 原子扩散进入合金内部直至与合金发生反应而生成金属氢化物,氢即以原子态储存在金属结晶点内(四面体与八面体间隙位置)。在一定温度和氢压强条件下,上述吸、放氢反应式如下式所示:1寺M H r+H 2=寺舢,其中,吸氢过程放热,放氢过程吸热,上述吸、放氢反应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与温度、氢压力密切相关,特别是放氢压力与反应温度呈指数变化关系1 4】。储氢材料性能的衡量标准主要用以下2 个产量表示:体积储氢密度和质量储氢密度。其中,体积储氢密度为系统单位体积内储存氢气的质量(k g m 3),质量储氢密度为系统储存氢气的质量与系统质量的比值(质量分数)。考
6、虑储氢材料在火炸药中的应用,系统燃烧热(与储存介质的热值和储氢质量分数的大小密切相关)、系统密度(与储存介质的密度和结构相关)和反应活性(与氧化收稿日期:2 0 0 9 0 9 0 9作者简介:范士锋(1 9 78 一)男工程师,从事战略导弹总体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电子信箱:j i z h e n l i l2 6 c o r n万方数据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 6 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l l a n t s&P o l y m e r i cM a t e r i a l s2 0 1 0 年第8 卷第2 期剂反应活性相关)也是衡量储氢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不同
7、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数据见表l 和表2。表I 不同储氢方式的体积储氢密度及质量储氢密度T a b 1V o l u m e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d e n s i t ya n dm a s s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 d e n s i t yb yd i f f e r e n t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m o d e s体积储氧密度(以氢原子质砖储氢状态个数i f)(个c m-3)密度,气态(标准状态F 的气态氢)5 4 1 0“IO O液态(2 0 K 下的液态氢)4 2 1 0”1 0 0
8、固态(4 K 下的固态氢)5 8 1 0”l O OM g H26 6 1 0“7 6 6金属储氢T i l l29 1 1 0”4 0 4(金属氢化物)L a N i5 H 7 6 1 0”1 5 8T i F e H lq 55 7 1 0 1 21 8 4表2 储存等量(7 m 3)氢气所需材料(或容器)质量和体积T a b 2M a s sa n dv o l u m eo fm a t e r i a l s(o rc o n t a i n e r s)r e q u i r e df o rs t o r i n ge q u i v a l e n th y d r o g e
9、 ng a s(7m 3)从表1 和表2 可看出,金属或合金氢化物的储氢密度是气体氢(标准状态下)的l0 0 0 倍,即与l0 0 0 个大气压下储氢量相当:某些金属材料(如T i l l:等)的储氢量可达液态储氢量的2 倍左右。2 金属储氢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金属储氢材料可分为2 大类:一类是合金氢化物材料,另一类是金属配位氢化物材料。迄今为止,趋于成熟和具备实用价值的金属储氢材料主要有镁系、稀土系、L a v es 相系、钛系、金属配位氢化物等几大系列。2 1 镁系储氢材料镁系储氢材料以其储氢量高(镁的理论储氢质量分数为7 6)、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公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一l
10、。镁镍合金【7。3 l 是镁系储氢材料中最主要的一种,M 9 2 N i 合金由美国B r o o k h a v e n 国家实验室首先研制成功。这类合金的储氢质量分数可达3 8、密度小、解吸等温线平坦、滞后小。是移动装置上理想的储氢合金;但该储氢材料仍存在着脱氢温度高(解吸压力为10 5P a 时解吸温度为2 8 7)、吸氢速度较低、热焓增量大等缺点。A Z a l u s k a l 9 1 研究了氢气气氛下进行球磨的单质镁的储氢性能,结果发现,粒径3 0 l l m 的镁粉在1 0 M P a 氢压下3 0 0o C 时2 0 m i n 内储氢质量分数即可达4 0,该纳米晶镁甚至不经
11、活化,一次吸氢即展示H 相当好的吸氢能力,而多晶镁在3 0 0o E 时基本不吸氢。J H u o t 等人D O l 将质量分数5 V 与M g H2 球磨后,在1 0 M P a 氢压下l5 0 时2 0s 内吸氢质量分数即达4 6,1 0 0S 内达到最大吸氢量;在0 0 1 5M P a 氢压下2 0 0 时2 0 0s 内放氢完全。其吸放氢温度明显降低。通过添加C a、C u、A I 和稀土金属可提高其吸放氢的速度,从而形成了适合不同用途的M 9 2 C u、M 9 2 C a、M g l 9 2 A 1 0 0 s N i 等镁系储氢合金,大大改善了合金的储氢性能。S u d a
12、等人l l l】应用氟处理技术改善M g 基合金的表面特性,处理过的合金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即表现冉良好的吸氢性能,部分氟处理后合金在4 0 下就可吸氢。2 2 稀土系储氢材料以L a N i;为代表的稀土系储氢合金被认为是所有储氢合金中应用性能最好的一类。1 9 6 9 年,荷兰P h i l i p s 实验室首次报道了L a N i,合金具有很高的储氢能力,从此储氢合金的研究与利用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金属间化合物L a N i5 具有六方结构1 1 2-1 3 1,其中有许多间隙位置,可以固溶大量的氢。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L a N i,晶胞是由3 个十二面体、9 个八面体、6 个六而体
13、和3 6 个四方四面体组成,其中十二而体、八面体和六面体的晶格间隙半径均大于氢原子半径,理论上可储存氢原子,而四方四而体晶格间隙较小则不能储存氢原子。因此,每个L a N i,晶胞内理论可以储存l8 个氢原子,即最大储氢质量分数为1 3 7 9(研究发现,其实测储氢质量分数约为1 3 5 一1 3 8)。L a N i,初期氢化容易。反应速度快,2 0 时的氢分解压较低(仅几个大气压),吸放氢性能优良。但是,储氢合金存在原材料(L a)价格高、循环退化严重、易于粉化、密度过大等缺点。王启东等人1 1 4 1 研制的含铈量较少的富镧混合稀土储氢合金M I N i,(M I 是富镧混合稀土),在室
14、温下一次加氢,1 0 0-4 0 0M P a 即能活化,吸氢质量分数可达1 5-1 6(吸氢平衡时间 6m i n),放氢质量分数约95 97(放氢平衡时间2 0m i n),且其平台压力低,吸放氢滞后压差2 0M P a,动力学性能良好。M I N i 5 的成本比L a N i 5万方数据范十锋等金属储氢材料研究进展1 7 低2 5 倍,易熔炼,抗中毒性好,再生容易。蔡学章等人l I 纠采用A l、M n、S i、S n、F e等置换N i 以克服合金的粉化,对其储氢性能的改善技术开展了系列研究,现已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2 3L a v e s 相系储氢材料L a v e s 相系合金
15、材料是一类非常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储氢材料,已发现的L a v e s 相系(A B:型)储氢材料有3 种晶相结构:立方晶相C l5(M g Z n:)、六方晶相C 1 4(M g C u 2)和双六方晶相C 3 6(N i M g:)。相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构成材料的元素原子的几何半径比、电负性和各原子的化合价等。与以L a N i,为代表的稀土系储氢材料相比,L a v e s 相系合金材料(Z r V2 H5 3、Z r M n2 H3 6、Z r C r:H,。)具有较高的存储容量、更高的动力学效率、更长的使用寿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等特点们,然而此类材料的氢化物在室温时过于稳定,不易脱氢
16、。目前开展的更深入的研究侧重于多组分元素取代后形成的L a v e s 相系合金材料,如Z r h T,(M n、C r)2 一,M,(T 为T i、Y、H f、S c、N b。M 为V、M o、M n、C r、F e、C O、N i、C u、A 1、S i、G e)。2 4 钛系储氢材料1 9 6 9 年,美国B r o o k h a v e n 国立实验室首次合成具有C s C I 结构的F e T i 合金,其储氢质量分数为1 8。F e T i 合金7 1 储氢能力较好,略高于L a N i 5,其作为储氢材料的优越性在于以下2 点:F e T i 合金活化后,能可逆地吸放大量的氢,
17、且氢化物的分解压强仅为几个大气压,接近工业应用;F e、T i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价格便宜,适合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因此,F e T i合金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而深受人们关注,但由于该材料易于形成T i O:致密层,使其极难活化,严重限制了其应用。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研究者就F e T i 合金的活化机理及其活化性能的改善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氛下,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掺杂催化元素P d,可极大改善材料的活化性能和吸放氢性能;在纯A r 气氛下,掺杂少量的N i,球磨2 0 3 0 h 后制备的F e T i 材料不需活化即可很容易地吸氢
18、;用M n、Cr、z r、N i 等过渡族元素取代F e T i 合金中的部分F e 也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2 5 金属配位氢化物金属配位氢化物是由碱金属(如L i、N a、K)或碱土金属(如M g、C a)与第1 l i a 元素(如B、A 1)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如N a A I H。,其中A I 与4 个H 形成共价键、与N a 形成离子键。含有铝元素的配位氢化物还有S c(A I H 6)、C r(A I H6)2、C o(A I H 6)2、T i(A I H 4)4、M g(A I H 4)2、F e(A I H 4)2、S n(A I H。)。等。目前已发现的配位氢化物中,
19、常温下氢质量分数最高的为L i B H。(1 8)9 1,该化合物在2 8 0 分解放出3 个H,变为L i H 和B,加入S i 0 2 后可在1 0 0 放出氢气。此外,N a B H。的氢质量分数也较高,为l0 7。L i3 N 的理论最大吸氢质量分数可达l1 5,C h e nP i n g 等人【2 0J 发现L i 3 N 吸氢(1 7 0 2 1 0 c C)后生成L i N H 2、L i H 产物,可在2 0 0o C 放氢6 3(真空下的质量分数),剩余的3 氢气要在3 2 0 以上才能放出。最近,丹麦研究人员1 2 1-2 2 1 开发了一类新型金属氨络合物储氢材料,该类
20、材料可用M(N H,)。x,表示(M 为M g、C a、C r、N i、Z n,X 为C l、S O。)。研究表明,该类材料如M g(N H3)。C 1 2 可以以氨的形式存储质量分数9 1 的氢,C a(N H 3)s C l 2甚至可达到9 7,而且整个过程完全可逆,结合使用氨分解催化剂,可使氢在6 2 0 K 以下的温度完全释放,同时其副产物是N:,不会带来任何环境污染。金属氨络合物储氢材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可逆存储氢量最大的材料。3 金属储氢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美国在氢燃料的应用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次是西德、荷兰、日本等。美国B i l l i n g s公司在1 9 7 6 年即开
21、始进行以F e T i 合金储氢材料作汽车动力源的研究工作。W i n n e b a g o 公司也把氢作为能源用在定员为1 9 人的中型客车上进行试验。美国商业情报公司一项研究预测,到2 0 1 0 年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将达到2 4 0 万辆。从储氢材料的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的一些储氢材料并不是专门针对火炸药而研发的,但由于其反应活性较高,质量热值和密度较大,爆炸、燃烧过程可释放出大量的热能,部分金属储氢材料完全可用于高性能火炸药的燃料组分。符合上万方数据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8 C h e m i c a lP r o p e l l a n t s&P o l y m e r
22、i cM a t e r i a l s2 0 1 0 年第8 卷第2 期材料处于一个发展较为缓慢的平台区,其工作点集中于金属储氢材料的工程化探索研究及高能金属储氢材料结构、形态与性能之间的相关研究近期金属储氢材料在民用方面的研究将主要立足于氢燃料电池的工程化应用,主要应用方向在清洁燃料汽车(“零排放”汽车)、助动车、通讯工具(手机、电脑等)、电动工具等,且今后将开展氢能发电方面的探索研究,为全球性石化燃料危机提供替代能源。未来金属储氢材料在军用方面的研究将依技术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趋势,重点开发适于高性能火炸药发展的高活性金属储氢材料。近期的研发重点主要为A I H,、M g H:等储氢材料
23、在高能炸药(包括云雾爆轰炸药)、高能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远期的研发重点将结合纳米技术、合金技术等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发展,以实现炸药、固体推进剂能量水平的跨越式提高。参考文献【I】L u oW,R o n n e b r oE T o w a r d sav i a b l e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s y s t e mf o r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a p p l i c a t i o n【J】J o u r n a lo fA l l o y sa n dC o m p o u n d s,2 0 0 5,4 0 4 4
24、0 5 4 0 6:3 9 2 3 9 5【2】T h a l l a p a l l yPK,L l o y dG0,W i r s i g TB,e ta 1 O r g a n i cc r y s t a l sa b s o r bh y d r o g e ng a su n d e rm i l dc o n d i t i o n s【J】C h e m i c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2 0 0 5,4 2:5 2 7 2-5 2 7 4【3】J o h n s t o nB,M a y oMC,K h a r eA,e ta 1 H y
25、 d r o g e n:T h ee n e r g ys o u r c ef o rt h e2ls tc e n t u r y J】T e c h-n o v a t i o n,2 0 0 5,2 5(6):5 6 9-5 8 5 4】陈长聘氢能未来与储氢金属材料技术【J J 氯碱工业,2 0 0 3(5):l 一3【5】L iQ i a n,L i nQ i n,C h o uK u o C h i h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p r o p e r t i e so fm e c h a n i c a l l ya l l o y e dM 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材料 研究进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