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ppt
《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ppt(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案例(一)教材的主要内容一、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第三单元 乘法第五单元 除法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数与代数第二单元 线与角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空间与图形第八单元 统计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简单的统计活动统计与概率1.结合具体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综合应用你所在年级(学校、地区)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你所在年级(学校、地区)有多少名学生?四舍五入到十位是什么?五入到十位是什么?准备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准备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体上的哪些边是互相平行的?体上的哪些边是
2、互相平行的?测量你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按身高分组,并绘制条形统测量你班全体同学的身高,按身高分组,并绘制条形统计图。计图。2.独立设置的综合应用走进大自然 数据告诉我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一)数与代数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已学的相关内容已学的相关内容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100100以内数的以内数的 认、读、写认、读、写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万以内数的 认、读、写认、读、写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比较与改大数的比较与改 写写近似数的认识近似数的认识后续学习的相关后续
3、学习的相关内容内容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求积、商的近求积、商的近 似值似值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 与读写,引出计数与读写,引出计数 单位的单位的直观直观模型和模型和 计数器计数器在数直观模型的过程在数直观模型的过程 中,中,引导学生引导学生1010个个1010个地数个地数(1010个个1010千),在数的过程中,千),在数的过程中,感受到千这个计数单位在数大感受到千这个计数单位在数大数目时的不便,需要引入更大数目时的不便,需要引入更大的计数单位的计数单位“万万”,体会引入,体会引入万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呈现万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呈现半篇幅的直观模型,使学生体半篇幅的直观模型,使学生
4、体会感受十万,发展学生的数感。会感受十万,发展学生的数感。1.1.结合结合“数数”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形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形 成数感,借助直观模型感受位值制成数感,借助直观模型感受位值制1、对已学过的计数单位直观、对已学过的计数单位直观模型进行结构化处理,引入模型进行结构化处理,引入万,更直观体现各个计数单万,更直观体现各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位之间的进率。再用万为单位去数上页中的再用万为单位去数上页中的小方块,感受大计数单位在小方块,感受大计数单位在数大数目时的优越性,引入数大数目时的优越性,引入十万。十万。2、动手操作,感受万到十万,动手操作,感受万到十万
5、,满十进一满十进一3、说一说,从不同角度感受、说一说,从不同角度感受十万,丰富对十万的感受,十万,丰富对十万的感受,发展数感发展数感2.2.进一步认识百万、千万、亿,理解进一步认识百万、千万、亿,理解“满十进一满十进一”的计的计 数原则数原则充分利用模型理解计充分利用模型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特点会十进制计数特点在观察中了解数位之在观察中了解数位之间的倍数关系,认识数间的倍数关系,认识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位、计数单位和数级数位表:进一步加强数位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位置制的理解,学生对位置制的理解,了解数级,为下面大数了解数级,为下面大数读写打基础读写打基础3
6、.3.大数的读写大数的读写 组织学生从各种媒体组织学生从各种媒体收集大数,并进行交流。收集大数,并进行交流。结合数位表读写结合数位表读写,帮帮助学生归纳读数的方法,助学生归纳读数的方法,可组织必要的讨论,不可组织必要的讨论,不要求用统一的语言概括要求用统一的语言概括中间有中间有0 0(只读一个(只读一个0 0)或末尾有或末尾有0 0的大数的读的大数的读写,教师可给与必要的写,教师可给与必要的指导。指导。4.4.大数的比较和改写大数的比较和改写帮助学生由帮助学生由“万以内万以内数数”的比较自己总结的比较自己总结“万以上数万以上数”的比较方法的比较方法:位数多的比较大,位数位数多的比较大,位数相同
7、从高位开始比较。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体会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改写的必要性:纪录起来比较方便,有纪录起来比较方便,有利于比较。利于比较。收集一些数据改写实收集一些数据改写实例,在比较、讨论中体例,在比较、讨论中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会数据改写的必要 性,性,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5.5.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近似数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近似数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 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的广泛存在。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会生活中经常遇到和使用的近
8、似数。用的近似数。教师可对四舍五入法教师可对四舍五入法进行简要的介绍,要求进行简要的介绍,要求学生学生掌握掌握“四舍五入四舍五入”求近似值的方法求近似值的方法:四舍:四舍五入到哪位,要看它后五入到哪位,要看它后面那位,对其进行四舍面那位,对其进行四舍五入。五入。这部分内容只作这部分内容只作了解即可,旨在了解即可,旨在渗透数学文化和渗透数学文化和人类在计数方面人类在计数方面的发展历史:从的发展历史:从具体的实物计数具体的实物计数到符号到现在我到符号到现在我们使用的阿拉伯们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有助于提数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兴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趣w怎样把握好这一单元的重点?怎样把握好这一单元的重点?
9、w基础:读基础:读写写改改w读:读:A个、十、百、千、万、十万个、十、百、千、万、十万w B按级按级w能力:数感(会描述)能力:数感(会描述)本本单元注意点单元注意点案例片断案例片断 用生活实例体会十进制用生活实例体会十进制 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1000010000粒大米,并让学粒大米,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得到的。生说说是怎么得到的。生分别举出了五种方法。生分别举出了五种方法。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并把学生的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并把学生的1010个个1000010000粒大粒大米逐次倒在一起,问米逐次倒在一起,问“一共有多少粒大米一共有多少粒大米?”生:生:1010万粒
10、。万粒。师:师:1010万里面有多少个万里面有多少个1 1万万?生:生:1010个。个。案例片断与研讨案例片断与研讨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更大的数 师:师:1010个这么多个这么多(10(10万万)是多少是多少?生:生:100100万。万。师:想象师:想象100100万粒米有多少。谁能接着往下说万粒米有多少。谁能接着往下说?生:生:1010个个100100万是万是10001000万,万,1010个个10001000万是万是1 1亿。亿。师:你们知道师:你们知道1 1亿粒米有多少吗亿粒米有多少吗?(?(教师拿出一个米袋教师拿出一个米袋子子)1)1亿粒米有这样的亿粒米有这样的4040袋,很多吧袋,很多吧
11、!(!(拿出装拿出装1 1万粒米的杯万粒米的杯子子)与与1 1亿粒比一比,亿粒比一比,“亿亿”与与“万万”的差距真大。的差距真大。师:还有谁能接着往下说师:还有谁能接着往下说?生:生:1010个个1 1亿是亿是1010亿,亿,1010个个1010亿是亿是100100亿,亿,1010个个100100亿亿是是10001000亿,亿,1010个个10001000亿是亿是 已学相关内容已学相关内容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 认识乘法、表认识乘法、表 内乘法内乘法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 一位数乘两、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的乘法 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两位数乘两位 数数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乘法乘
12、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 法法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 计计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小数乘法1 1、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乘法算式2 2、尝试估计乘积范围、尝试估计乘积范围,发,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展学生的估计意识。3 3、讨论多种不同的算法、讨论多种不同的算法:拆数拆数连乘:三上已有连乘:三上已有的知识基础的知识基础列表:有助列表:有助于理解位置制,
13、其中道理与于理解位置制,其中道理与后来的多项式相乘是一个道后来的多项式相乘是一个道理,这种计算方法不作统一理,这种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旨在展现多种算法要求,旨在展现多种算法讨论竖式计算方法讨论竖式计算方法,使其,使其明白其中的算理:竖式的方明白其中的算理:竖式的方法要求全体掌握。法要求全体掌握。1.1.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2.2.大数的估计大数的估计 前面已经多次渗透估计的前面已经多次渗透估计的思想,本节是对估计意识思想,本节是对估计意识的一个发展,让学生探索的一个发展,让学生探索如何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如何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同时体会估计的必估计,同时体会估计
14、的必要性。要性。估计数据有多种方法估计数据有多种方法,关关键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确键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方法定不同的方法把整体分成均匀的几部分,把整体分成均匀的几部分,由部分估计整体是一种常由部分估计整体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的方法“估计估计”教学难有教学难有“确定确定”的答案和的答案和“唯一唯一”的方的方法法,要多给学生留一点要多给学生留一点“时时空空”乘数中间有乘数中间有0 0末尾有末尾有0 0的计算:的计算:在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有类似在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有类似的经验,学生可迁移过来。教的经验,学生可迁移过来。教师适当引导,不必当新课来教师适当引导,不必当新课来教1.1.两位数乘三位数(
15、不进位)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3.3.结合具体活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能利用结合具体活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能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计算器探索规律了解计算器在日常生了解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遍性活中使用的普遍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使用中了解和掌握在使用中了解和掌握计算器功能键(特别计算器功能键(特别是是M+M+存储存储和和MRMR记忆记忆)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教师可安排一些有趣教师可安排一些有趣味的题进行练习,使味的题进行练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计算时的优越性。计算时的优越性。计算工具的演变计算工具的演变只作了解,渗只作了解,渗透数学文化
16、透数学文化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1 从具体情景,自然引入式子从具体情景,自然引入式子(35)4,和,和3(54)2结果一样,是一种巧合还是隐结果一样,是一种巧合还是隐含着一种规律?含着一种规律?3再举一些例子看看再举一些例子看看4归纳出基本规律:乘法结合律归纳出基本规律:乘法结合律5对于规律,不要求学生用文字对于规律,不要求学生用文字叙述,能理解符号的含义即可。叙述,能理解符号的含义即可。对于交换律,其实在定义乘法对于交换律,其实在定义乘法时已经蕴含了这个,因此,教时已经蕴含了这个,因此,教材没有单独介绍,而是从以往材没有单独介绍,而是从以往的知识的知识45=54出发,引入乘出发
17、,引入乘法交换律法交换律4.4.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自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自然出现两种方法:然出现两种方法:分两面算:分两面算:69+49 两面合在一起计算两面合在一起计算(4+6)9结果一样,是巧合还是一结果一样,是巧合还是一种规律?再举例验证种规律?再举例验证归纳规律归纳规律对规律不要求学生用文字对规律不要求学生用文字叙述,只理解其中含义即可。叙述,只理解其中含义即可。通过练习掌握利用乘通过练习掌握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乘加混法分配律解决乘加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方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法,培
18、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意识控制简便计算的难度,控制简便计算的难度,以书上练习为主,淡以书上练习为主,淡化不必要的技巧训练化不必要的技巧训练运算律的价值,属于运算律的价值,属于通性通法,首要作用通性通法,首要作用不在于简算本身,目不在于简算本身,目的是通过应用进一步的是通过应用进一步体会运算律,强调的体会运算律,强调的是简算意识,而不是是简算意识,而不是简算的技巧简算的技巧 w关于算法多样化:不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算法但关于算法多样化:不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算法但 竖式必须掌握。竖式必须掌握。w关于简算:不强调但关于简算:不强调但w关于探索规律:猜想关于探索规律:猜想验证验证(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
19、经历数学化过程)(经历数学化过程)w关于计算机能不能带入考场?关于计算机能不能带入考场?w关于乘法的意义?关于乘法的意义?(如:(如:3*5在没有背景情况下,可以表示在没有背景情况下,可以表示3个个5相相加是多少也可以表示加是多少也可以表示5个个3相加是多少;相加是多少;在有背景情况下,只有一个意义,在有背景情况下,只有一个意义,算式可以列为算式可以列为2*3或或3*2但意义只能表示但意义只能表示2 个个3 相加是多少)相加是多少)本本单元注意点单元注意点 师出示三道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比赛:师出示三道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比赛:57734+7698=5657734+7698=567=23457
20、=2345393921=21=第一道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第二道题学生用和不第一道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第二道题学生用和不用两种情况都有。第三道题学生出现三种答案,用科用两种情况都有。第三道题学生出现三种答案,用科学型计算器的计算正确,普通型计算器不知道先乘除学型计算器的计算正确,普通型计算器不知道先乘除后加减出错,也有数字输入错误导致结果错的。后加减出错,也有数字输入错误导致结果错的。组织学生交流完感受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概括提升。组织学生交流完感受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概括提升。计算比赛,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比赛,体会计算器的作用案例片断与讨论案例片断与讨论神奇的计算工具神奇的计算工具 案例片断案例
21、片断教师设计三道题的价值是什么?教师设计三道题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三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三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可以直接输入;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可以直接输入;傻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M+”和和“MRMR”这两个键。这两个键。案例研讨
22、案例研讨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运算顺序,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并可以用估算来帮助验算。并可以用估算来帮助验算。另外提醒学生计算器并不能保证另外提醒学生计算器并不能保证计算一定正确,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要计算一定正确,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要正确地输入数字。正确地输入数字。已学的相关内容已学的相关内容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表内认识除法,表内 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的竖式表内除法的竖式 计算,有余数除计算,有余数除 法法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两、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除法一位数的除法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除法除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三位数除
23、以两位数的 除法及应用除法及应用路程、时间与速度路程、时间与速度体会万、亿等大数的体会万、亿等大数的 实际意义实际意义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带中括号的整数四则带中括号的整数四则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后续的相关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小数除法小数除法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分数与除法 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借助已有分物经验借助已有分物经验(平均分)(平均分),让学生独,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逆向思考,用乘或者逆向思考,用乘法来试结果法来试结果在竖式计算中,讨在竖式计算中,讨 论商的位置论商的位置如果学生难以理解竖如果学生难以理解竖 式
24、,用左图人民币式,用左图人民币进进 行直观解释行直观解释1.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2.2.乘除混合乘除混合借助路程借助路程/时间与时间与速度这个载体,练速度这个载体,练习整十数的乘除法。习整十数的乘除法。建议通过具体问建议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运认识到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时间都有关系,从,从而引出路程而引出路程/时间与时间与速度。速度。3.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算式如何估计算式的得数如何估计算式的得数?如何进行试商如何进行试商 利利用已有的知识(把用已有的
25、知识(把商看成整十数),进商看成整十数),进行试商行试商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交流讨论如何再交流讨论如何试商试商4.4.调商调商组织学生充分交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情境图中的信流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息,提出问题尝试多种方法估尝试多种方法估计商的得数计商的得数理解理解“调商调商”的的道理,掌握调商道理,掌握调商的方法的方法5.5.感受万、亿等大数感受万、亿等大数的的意义意义 生活中一些较大数生活中一些较大数据离学生较远,学生据离学生较远,学生不容易体会其实际意不容易体会其实际意义。通过一些学生经义。通过一些学生经常接触的具体数据,常接触的具体数据,形象地描述这些大数形象地描述这些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小学 数学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