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讨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南京晓庄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讨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晓庄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讨论.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中共南京晓庄学院委员会文件中共南京晓庄学院委员会文件中共南京晓庄学院委员会文件中共南京晓庄学院委员会文件南晓院委南晓院委南晓院委南晓院委2011011201101120110112011011 号号号号南晓院南晓院南晓院南晓院2011033201103320110332011033 号号号号签发人:吕德雄、李洪天签发人:吕德雄、李洪天签发人:吕德雄、李洪天签发人:吕德雄、李洪天南京晓庄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事业发展规划事业发展规划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2011-20152011-20152011-2015)“十一五”期间,学
2、校以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为契机,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和改革的进程,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使我校办学更具优势和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一一一一、“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事业发展回顾事业发展回顾事业发展回顾事业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学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办学规模稳步增长,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实力明显提高,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校园建设基本完成校园建设基本完成校园建设基本完成校园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3、办学条件得到改善。5 年来,新校区建设增加建筑面积 18 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3500 万元,图书馆藏书增加 50 万册。学校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全日制在籍本科学2生由“十五”末的 9583 人扩大到 15300 余人,招生地域由 7 个省份扩大到 17 个,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由 2035 人增加到8000 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量由 5847 人次增加到 7700 多人次。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财务状况良好,资金运作较为
4、成功,教学科研投入与教职工福利待遇稳步增长。师资工作成绩显著师资工作成绩显著师资工作成绩显著师资工作成绩显著,科研实力有所增强科研实力有所增强科研实力有所增强科研实力有所增强。专任教师由“十五”末的 466 人增至 659 人,教授数由 23 人增至 62 人;博士由 14人增至 93 人。尤其是近三年来,教授数年均增加 10 人以上,博士数年均增加 15 人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了70.3%。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江苏省教学名师各 1 人,“333 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0 人,“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 4 人,“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
5、 12 人。“十一五”期间,共争取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 8 项、市厅级项目 96 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 200 余万元,特别是省部级等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立项获得突破;“陶行知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成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立项,显示出较好的科研潜力和发展态势。学科建设初见成效,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1 个、校级重点学科 7 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 2 个。专业建设受到重视专业建设受到重视专业建设受到重视专业建设受到重视,专业结构逐步优化专业结构逐步优化专业结构逐步优化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本科专业
6、由 28 个增加到 33 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省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个;积极推进质量工程,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1 个、省级精品课程 4 门,省级精品教材 5 门。3教学建设稳步推进教学建设稳步推进教学建设稳步推进教学建设稳步推进,教学评估成绩良好教学评估成绩良好教学评估成绩良好教学评估成绩良好。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 90%以上;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特等奖各一项,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一项;
7、2007 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服务社会领域扩大服务社会领域扩大服务社会领域扩大服务社会领域扩大,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学校每年举办面向南京市、江苏省和全国的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论坛,与南京市江宁区共创“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江宁实验区”,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创新与服务”等四个运行平台和“校区合作实验基地项目”等十个合作项目展开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并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面向国内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和研修,并成为国家级培训项目
8、承办单位。“陶老师工作站”成为南京市文明城市和基础教育的一个窗口,成为“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荣获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品牌”称号。学校与建邺区委、区政府联合创办建邺社区发展学院,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学校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不断增强,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学校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发展稳步推进。(二)基本经验回顾“十一五”时期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的基本经验是:4坚持实事求是坚
9、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科学发展注重科学发展注重科学发展注重科学发展。学校从校情出发,稳步扩大办学规模,谨慎安排贷款额度,面向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调整、组建二级学院,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发展。充分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发展。充分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发展。充分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发展。学校及时把握了高校扩招、江宁大学城建设、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机遇,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学校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抓手,规范教学工作,改善教学条件,引入市场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基本完成了新校区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弘扬行知
10、精神弘扬行知精神弘扬行知精神弘扬行知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学校重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师教育中推行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制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社会公认的办学特色。(三)主要问题在看到已有成就的同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严峻挑战,学校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办学理念相对滞后。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全面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理念等,尚未真正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学校的
11、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人才培养的刚性规定过强,指令性课程设置偏多,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机会偏少。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总量偏少,多数学科专业还缺乏在国内甚至省内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优秀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学科团队建设明显不足。5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所需实验设备条件不足,数据库建设
12、、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不足,研究所需信息资源缺乏,教师办公条件滞后。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有待深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有待深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有待深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有待深化。学校二级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学术组织架构亟待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和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一)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学校正处在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为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对高水平师资的需求
13、,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民办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等学校教育模式、内容的冲击,政府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及江苏省和南京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等,既为学校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新的飞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高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为学校今
14、后一个时期坚持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策保障。尤其是国家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性调整,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持续实施,更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积极应对挑战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积极应对挑战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积极应对挑战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积极应对挑战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测算,江苏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在 2015 年仅为 2008 年的 3/5,2020 年则6不到 2008 年的一半,这必将导致高校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南京地区高水平高校集中,各高校在内涵建设方面相继出台创新举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增大。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对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求,
15、也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南京的化工、电子、软件、旅游等支柱产业将有力拉动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的内需,为学校发展相关学科专业提供了强大的外部需求动力。长三角都市圈内交通、通信、物流、旅游、教育、人才、文化、卫生等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增强办学实力,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 学院 十二 事业 发展规划 2011 2015 讨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