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_王铮.pd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_王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_王铮.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 王 铮 葛昭攀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 本文研究了 20 世纪 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分析发现: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分别收敛不同的均衡点, 目前已经出现国家整体上开始转向经济收敛、 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是否收敛, 与下一步的区域投资政策有关。关键词经济增长收敛性多重均衡态中国作者王铮, 1954年生, 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葛昭攀, 1978 年生,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中国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综合研究”,资助号 40100030。 教育部重点项目资助号 00055。魏后凯: 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
2、异及其分解 , 经济研究 1996 年第 11 期。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 经济研究 2001 年第 6期。杨伟民: 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 经济研究 1992 年第 1期 。钟颖杰、 王铮: 中国八个地区的消费需求分析 , 地理学报 1998 年第 4期。一 、 引 论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但从发展的程度看,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否与东部地区同步 , 地区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差距? 中国学术界就此作了大量的研究 , 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魏后凯认为我国地区间的差异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刘强分析了中国的经济收敛性 , 他发现 “中国南北两个大区域
3、存在分化现象” , 对东、 中、 西部而言,“在各个大区域内索洛模型的收敛机制得到满足”。当前持这一观点的占多数 , 例如袁钢明 、 陈国阶 、 陆大道。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区际间的发展水平非但没有扩大, 反而缩小了。钟颖杰 、 王铮则认为东西部差距不能一概而论, 在基本需求的满足方面, 东中西部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在耐用消费品和通信需求方面 , 差距明显;他们特别强调中部地区出现落后趋势。按照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 区域发展的差距缩小是一个发展的收敛性问题。区域收敛性的概念首先起因于经济动力学的稳态。所谓稳态是指在长期中诸如人均资本 ( 物质的和人力的) 、产出及消费等经济量保持不变的增长率。新
4、古典经济学认为 , 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 初始经31济水平低的地区比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具有更高的人均增长率 , 因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 落后的地区就会赶上发达的地区 , 最终它们会以相同且稳定的速度发展, 即达到同样的稳态。但是 Bar-ro 对跨国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 , 新古典主义收敛的假说存在问题, 从而进一步得到了条件收敛的概念, 其主要思想是 : 某个经济若离其自身的稳态越远, 它的增长就越快 , 即落后地区并不一定比发达地区增长更快, 它们的增长率是以其各自的稳态位置为条件的。这就是说, 区域经济系统可能存在多重平衡态 , 不同的单元收敛到不同的平衡点。并且称新古典主义
5、的收敛性为绝对收敛性。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中国的区域经济研究中, 就会提出四个问题 : 第一 ,中国区域经济是随时间的发展而绝对收敛吗? 第二, 中国区域经济如果不收敛, 那么是否是条件收敛的, 如果是条件收敛 , 各平衡点在哪里? 第三, 中国如果是条件收敛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 第四, 条件收敛是否可能转为绝对收敛? 刘强对这里的第一个问题做了结论 , 对第二个问题也提出初步结论, 可惜作者没有进一步分析我国3 大区域收敛的位置, 从而去发现如何解决全国经济增长差异扩大的问题 。对第三个问题, 目前还未见研究结果, 本文试图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文除了运用 Barro 的模型 , 还运
6、用一些新的模型方法, 例如新近发展起来的塞尔指标方法和倒 U 型曲线分析, 试图认识区域差距演变的倾向。二 、 理论与方法按Barro 和 Sala-i- Martin 的理论, 使用模型对一个区域集合回归拟合可以发现区域集合的收敛性 。模型如下 :Dyi=a0+a1yi , to+i ,to ( i =1, m)( 2. 1) 式中,a0为截距项, i ,to为误差项, Dyi为 i 区域 ( 国家、 地区或省 、 市 、 自治区等)人均GDP 的平均年增长率, yi , to为i 区域初始时刻 t0的人均 GDP 的对数值 。下标 i 为i 区域编码 , m为区域数 , 下标 t0为初始时
7、刻 t0。( 2. 1)模型, 是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ECD)国家情况的增加。由现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 除了初始经济位置以外, 我们还想要考虑各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口增长率对区域发展差别的影响 。于是Barro 和Sala- i- Martin 在模型( 2. 1)的基础上加入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人口增长率两项因子重新进行分析, 改造后的模型如下:Dyi=a0+a1yi , to+a2( I Y)i , to+a3RPi , to+i , to( i =北京、 天津、上海 )( 2. 2)yi , to为初始时刻t0的第 i 省 、 市 、 自治区人均 GDP 的对数
8、值, ( I Y)i , to为初始时刻t0的第 i省、 市、 自治区的基础设施总投资占其 GDP 比率的年平均值, RPi , to为初始时刻t0的第 i 个省 、市、 自治区的平均年人口增长率,a0为截距项, i ,to为误差项。( 2. 2)式拟合得到结果可能会产生 3 种情况 : A.所有的点几乎都落在拟合直线上或在其邻近 ( 拟合效果较好) , 且直线的斜率为负 ; 这时 , 发达地区有较低的发展速度, 落后地区有较高的发展速度 , 经济体系收敛。B. 拟合效果较好, 但直线的斜率为正;这时, 发达地区有较高的32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4 期R. J.Barro, Econom
9、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106 ( 2) ,pp.407443.R.J.Barro,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106 ( 2) ,pp.407443.发展速度, 落后地区有较低的发展速度 , 经济体系发散 , 区域差距加大。C.样本点散落在拟合直线四周 ; 这时情况较复杂, 经济体系可能存在多重均衡态, 基于不同地
10、方的区域经济体系可能趋向不同的稳态。这时我们需要分区域讨论, 研究各区域收敛于什么稳态。在中国问题分析中, 刘强应用 ( 2. 1)式发现了发散性的存在, 即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但是他忽视各大区域是否收敛以及收敛点在哪里 , 不能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多重均衡态 , 也不能判别区域经济的收敛方向 。新的经济理论研究发现, 要求出各区域的稳态位置是可行的 。在上面的回归中所用的增长率实际上是在时间上的一个平均值, 而长期的平均值可能会忽视这期间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变化, 我们应用了 Funke, Strulik 所用的方法, 这一方法在贝叶斯意义上可以对经济系统存在的多重均衡态进行解释。而更为重要的是
11、能够估计出各个区域相对的稳态位置。这就可以解决我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对东 、 中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稳态做出估计。令 Yi ,t=yi ,t y+t, 这里 yi ,t是第i 区在时刻 t 的人均 GDP ,y+t是在时刻t 全国的人均 GDP 。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不同稳态, Yi ,t的表达式为:ln( Yi ,t)=vYi ,0+iln( Yi ,t - 1) i =东部、 中部、 西部; t =1,215( 2. 3)这里 t = 1代表的是1985 年, 以下依次类推。该模型通过参数 v 来考虑初始人均GDP 对未来增长的影响, 相应的统计模型写作 :ln( Yi , t)=i+iln(
12、Yi ,t - 1)+i , t( 2. 4)i ,t是均值为零, 方差为 2的误差项 , 在此基础上 Funke, Strulik 导出了 Yi ,t( 相对的)稳态值为i ( 1-i)。上述收敛性的分析有效地支持了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 但它并不能给出这种差异的变化过程和基于此对经济发展程度做出的预测 ,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对于传统区域科学家研究区域收敛性的 指标方法, 塞尔指标在最近的收敛性研究中也越来越流行 。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 它不仅与区域的规模无关,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而且在比较不同区域系统的不平等性时与待比较的区域数量无关 。此外 ,
13、该指标可被分解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用来衡量区际的不平等性, 另一部分用来衡量区域内部的不平等性, 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分析不同地理尺度的不平等性。实际上塞尔指标是由罗伦兹曲线而来的, 将罗伦兹曲线应用于经济中分析和分解不平等性方面 , 把总体的不平等性分解为各个部分间的不平等性和各个内部的不平等性, 就成了塞尔指标。塞尔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IC =iyilog( yi xi)=ICbr+ICwr( 2. 5)ICbr=rYrlog( Yr Xr)( 2. 6)ICwr=rYri( yi Yr) log( yi Yrxi Xr) ( 2. 7)式中的 IC 为总的不平等性 , ICbr为区际的不平
14、等性,ICwr为区域内部的不平等性 , yi和xi分别为各省、 市、 自治区的GDP 和人口数占所考虑的区域的这 2项值总和的份额 , Yr和Xr为对于各3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M .Terrasi,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cross Italian Regi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9, 33 ( 3) ,pp.486510.M .Funke, H.Strulik,Regional Growth in West Germany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Econo
15、mic Modelling,1999, 16, pp.489502.M .Funke, H.Strulik, RegionalGrowth inWestGermany: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Economic Modelling, 1999,16, pp.489502.区域来说占总和值的份额 。有了塞尔指标, 我们就可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过程及其空间结构的变化。三 、 中国经济的收敛性与平衡点分析 ( 一)区域的收敛在我们提出的 3个问题中, 首先是收敛性问题, 即最近 15 年中 , 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是否在减少?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各省 、 市
16、、 自治区的经济都有明显的增长 。计算结果表明, 在 1990年到 1999 年间 , 真实GDP 的增长率, 全国均值为15. 84%, 标准差为0. 021。增长率最低的 10个省、 市 、 自治区中, 西部共有 7 个, 另外 3 个分别是北京、 山西和黑龙江。增长率最高的 10 个省、 市 、 自治区中, 东部共有 7 个, 另外 3 个分别是河南、 湖北 、 广西 。东部、 中部、 西部各省、 市、 自治区增长率的均值分别为17. 56%、 15. 52%、 14. 35%。由此可见 , 在 20世纪90 年代东西部增长率存在着差异 。由绝对收敛的概念, 初始水平低的省 、 市 、
17、自治区应该趋于更快的增长 , 从而赶上原先基础较好的省、 市 、 自治区 , 出现 GDP 与增长率的负相关 。应用模型 ( 2. 2) , 我们对中国 19851999 年的情况控制了分析数据的结果给出在图 1 中 , 图 1 表明 : 对于所用的 27 个省 、 市 、 自治区的数据而言 , 1990 年到1999 年的增长率与 1990 年的人均GDP 的对数轻微正相关 , 相关系数为0. 174。这就是说我国的各区域不存在统一的收敛点, 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发展差异 。进一步地我们将全国分东 、 中 、 西 3 个区域分别进行考虑。则在每个区域内绝对 收敛的假说就可以吻合得好一些 , 如图
18、 2、 图 3、 图 4所示:在我国各区域内部 , 期初人均 GDP 较低的省、 市、 自治区确实有着更高的人均增长率 。这也就证实了在各区域内部, 每个经济都收敛于其自身的稳态, 即有所谓的条件收敛。各地区存在收敛到同一稳态的倾向。这个结论也与刘强的结论相互印证 。注意到我们的模型考虑了基础设施和人口因素, 这就是说, 中国近年的人口政策 、 设施政策还没有改变区域发展的发散性。 ( 二)区域收敛的均衡点我们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 , 区域收敛的稳态在哪里? 对模型 ( 2. 3)回归后利用稳态值的计算式 i ( 1-i) , 我们对 3 大区域的稳态进行估计, 得到东部地区的稳态值为 3. 2
19、671 ( R =0. 9127) , 中部地区的稳态值为 -0. 0042 ( R =0. 5243) , 西部地区的稳态值为 -0. 6879 ( R =0. 9475) , 换言之东部地区经济系统趋向的稳态值大大地高于中、 西部地区的稳态值, 而中 、 西部地区的稳态值为负说明这两大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应为 0) , 他们与东部的差距分别是3. 2713, 3. 9550。这就是说 , 中国东部即使在不包括上海的情况下都比中西部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 中西部已经明显落后, 中部地区勉强保持在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附近 。34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4 期第一次计算分析发现上海这个样
20、本点不同于东部地区, 自成一类。 因而在以下的计算中东部不包括上海。注意到西部开发包括了广西, 我们把广西列入西部, 由于吉林省缺少 19861989 年数据, 我们的分析没有包括吉林省。图 1.全国 27个省市 1990 s的 GDP增长率对初始人均 GDP 水平, 相关系数为 0. 174图 2.东部各省 1990 s人均 GDP增长率对初始人均 GDP水平, 相关系数为-0. 6469图 3.中部各省 1990 s 人均 GDP 增长率对初始人均 GDP 水平, 相关系数为-0. 5422图 4.西部各省 1990 s 人均 GDP 增长率对初始人均 GDP水平, 相关系数为-0. 40
21、35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 , 中部的 R值较低, 说明中部经济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 , 实际上从图 3我们可以看出, 各样本点分布比较离散, 中部正在分化。总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多重均衡态 。为了证明三大区域各自收敛到自己的平衡点 , 我们需要证实区域内部的增长速度没有实质性差异。为此, 我们利用 27 个省 、 市 、 自治区的样本计算了塞尔指标 IC, 其结果如图 5和表 1。我们可以看出塞尔指标的区际不平等数在 1990 年前一度缩小 , 但是 1990 年来持续上升。相反 ,区内不平等数在 1990 年后, 持续下降 , 致使 3 大区域内部的差异变小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作者
22、在区域差距问题上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为他们考虑的时间段不同。特别有意义的是图 5表明, 1995年后我国的省区差异主要是地区性差异造成的。这种变化意味着在不包括上海时 , 我国区域经济只存在 3 个平衡态。 ( 三)增长发散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产生了3 大区域的增长差异 ? 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 。为此, 我们需要分析各变量的作用。本节我们对回归方程 ( 2. 4)进行估计, 模型中省略了下标 t 。此外 , 为了3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克服可能的测量误差 , 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原变量的各滞后值作为工具变量来考虑上述变量的内生化可能性。通过对 1985 年到1999 年全
23、国 27 个省、 市 、 自治区的样本的截面数据进行估计 ,结果如下 : Dy = 0. 2164( 0. 0799)+ 0. 0704( 0. 0312)y - 0. 0802( 0. 0303)y + 0. 2746( 0. 1003)( I2 Y) - 0. 2130( 0. 0735)( I1 Y) - 5. 3101( 1. 5824)P2-1. 1392( 0. 3344)P1Dy是 19911999年全国平均的省区人均GDP 增长率, y 是 1991 年全国平均的省区的真实人均GDP 的对数值, y 是1985年全国平均的省区的真实人均GDP 的对数值 ; ( I1 Y)是19
24、851990年间全国平均的省区的基础设施总投资对其真实GDP 比率的年平均数 ; ( I2 Y)是 19911999 年间全国平均的省区的基础设施总投资对其真实GDP 比率的年平均数;P1是 19851990 年间全国平均的省区的平均年人口增长率 , P2是 19901999 年间全国平均的省区的平均年人口增长率 。上式下面括号内是系数的标准差, R2= 0. 6325, 各系数在 5%的水平下显著。图 5.塞尔指标:总的 ( 星型)、 区际的 ( 方型)和区域内部的 ( 圆型)表 1塞尔指标:总的、 区际的和区域内部的 ( 19851999)年份ICICbrICwrICbr IC19850.
25、 10320. 03760. 065636. 4119860. 10150. 03980. 061739. 1819870. 09780. 04250. 055243. 4519880. 09620. 04530. 051047. 0419890. 09290. 04640. 046549. 9819900. 08560. 04060. 048047. 4319910. 08730. 04660. 040753. 3519920. 09460. 05590. 038859. 0519930. 10450. 06440. 040161. 6119940. 10560. 06790. 03776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区域经济 发展 多重 均衡 转变 前兆 王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