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_袭著革.pdf
《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_袭著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_袭著革.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稿日期:2009-04-20录用日期:2009-05-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8771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06AA03Z330);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专项(No.200709048)作者简介:袭著革(1966),男,研究员;*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袭著革*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050摘要:随着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及纳米毒理学相关研究的深入,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受到极大关注.论文综述了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流行病
2、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心血管系统是纳米尺度物质所致毒性效应的主要靶点之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心肺组织损伤;炎性信号传递;心血管系统损伤文章编号:1673-5897(2010)1-001-08中图分类号:R994.6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fluences of Nanoscale Materials on theCardiovascular SystemXI Zhu-ge*Institute of Health
3、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Tianjin 300050Received 20 April 2009accepted 24 May 2009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es of biological safety of nano-materials and nonotoxicology,the potentialharmful effects of nanoscale materials on cardiovascular syst
4、em are becoming critical.In this paper,the epidemiological andexperimentalstudiesoftoxiceffectsoncardiovascularsysteminducedbynanoscalematerials,andtheirmolecularmechanism,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and the opinion that cardiovascular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target systems thatthe nanoscale mater
5、ials attack were offered.Finally,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nanoscalematerial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was also prospected based on the current knowledge.Keywords:nanoscale materials;biological safety;damages of heart and lung tissues;inflammatory signal transmission;
6、damage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2010 年第 5 卷第 1 期,1-8生态毒理学报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Vol.5,2010No.1,1-8生态毒理学报第 5 卷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1100nm)的材料,介于微观的原子、分子和典型的宏观物质的过渡区域.纳米材料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强烈的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以及巨大的表面效应,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由于纳米材料的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机械、计算机、半导体、军事设备、家用电器、化妆品、石油、汽车、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Blasiet a
7、l.,2007;Borm et al.,2006;Koo et al.,2006;Lanone and Boczkowski,2006;Liao et al.,2006;Linkov et al.,2008;Thomas et al.,2006),纳米材料已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纳米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质和所具有的特殊效应,使进入环境的纳米材料正在成为一类新型污染物,构成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现实威胁(NNI,2006;US EPA,2007;US NIOSH,2006;OECD,2007).作为一种处于宏观和微观水平之间的介观结构,纳米材料所表现的基本的特
8、殊效应均与其潜在的生物效应或毒性效应密切相关.例如表面效应使纳米材料化学活性、催化能力升高;量子效应产生的离散能级使纳米颗粒形成剩余电子或空穴,获得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这些特性可以使纳米颗粒更易于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化学基团、膜结构或液体环境等发生作用,从而表现出毒性作用.特别是纳米材料由于粒径很小,很容易透过生物膜上的孔隙进入细胞内或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和细胞核等细胞器内,并且和生物大分子发生结合或催化生物化学反应,使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膜的正常立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机体某些激素和重要酶系活性丧失,或使遗传物质发生突变.一些纳米材料可以比较容易地透过肺血屏障、血脑屏障、胸腺屏障,
9、因而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另外纳米材料一旦透过血睾屏障、胎盘屏障等生殖系统的屏障,则可对精子生成过程、精子形态、精子活力,以及胚胎早期的组织分化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对人类的自身繁衍造成威胁.1心血管系统是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主要靶点目前,针对人造纳米材料对生态环境和健康影响的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纳米材料能够穿越各种组织屏障的研究已陆续发表,例如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吸入途径经肺进入血液(Keith,2002)、通过吸入途径进入脑中枢(Giles,2004),经过表面修饰后的纳米颗粒可经特异受体介导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Kreuter,2004),不同大小、
10、形状和包被的量子点纳米颗粒涂布猪皮肤表皮后可在24h 内 扩 散 到 真 皮 层(Ryman-Rasmussen et al.,2006),以及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血流透过胎盘屏障、血睾屏障(Rahman et al.,2002),等等.这些结果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的各种组织屏障可以有效阻止超细粒子通过的观点.除透过组织屏障外,关于纳米材料对细胞与组织器官的毒性效应也有大量的研究和文献报道.Nel 等(2006)总结了有关各种人造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 12 个方面的研究,包括:活性氧生成;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干扰;炎性反应;网状内皮细胞摄取增加;蛋白变性降解,酶活性丧失;细胞核摄取导致 D
11、NA损伤;中枢神经组织摄取导致脑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吞噬功能损伤,纤维化,肉芽肿;内皮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改变细胞周期调节;DNA 损伤,突变和癌变.分析目前已报道的纳米毒理学研究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对单一细胞或组织、器官的损伤研究较多,没有从机体的整体水平进行研究;2)宏观现象观察多、生物检测指标分散、实验结果彼此矛盾,没有对损伤机制进行深入探讨;3)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对肺、肝、肾、生殖系统毒性,而对心血管系统毒性研究则刚刚开始,虽然观察到一些纳米材料能够造成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诱发动脉粥样斑块和血栓形成等(Li etal.,2007;Amirshahi et
12、al.,2008;Helfenstein et al.,2008),但损伤机制基本没有开展.正如美国化学会著名环境类期刊 Environ.Sci.&Tech.2008 年2 月 20 日在其网站以“Science News”名义发表了包括全球著名纳米毒理学家参与的标题为“Risksof nanotechnology remain uncertain”的专题报道,尖锐指出虽然全球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特别是相互错位、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论文大量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杂志上,但科学界还无法回答“究竟何种纳米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是有害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心血管系统应是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最主要靶点之一,潜在
13、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在于:1)纳2袭著革: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第 1 期米材料的人体暴露以呼吸道吸入为主,而经呼吸道吸入的纳米颗粒,其尺寸效应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毒作用的关系最为直接.纳米颗粒依据颗粒尺度的不同而沉积到鼻咽部、支气管和肺泡,颗粒越小沉积的部位越深,一经到达肺间质部位,就会穿过肺泡上皮细胞进入间质组织到达血液循环,或进入淋巴循环后进而转移到血液中,然后分布到全身.而进入血液的纳米材料参加到全身的血液循环,就有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2)通过其他途径例如经消化道摄入、皮肤接触或是医疗注射,纳米材料最终也都将进入血流并通过血液输送分布全身;3)吸入纳米颗粒产生的后果
14、严重.心血管疾病属于人类重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有证据表明污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可增加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Peters etal.,2004;Mills et al.,2007),而且发现悬浮颗粒中的超微颗粒物即纳米颗粒物可能起到主要作用(Yamawaki and Iwai,2006);4)纳米颗粒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途径与机制复杂:可能的途径包括肺损伤介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纳米颗粒进入血循环后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直接影响;对肺外组织的影响及其介导的心血管系统损伤等.2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流行病学证据目前关于纳米材料对心血管影响的毒理学实验研究证据仍然非常有限
15、.但来自近 30 年来开展的大气颗粒物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日平均浓度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相关(Delfino et al.,2005).其中 20 世纪 90 年代哈佛六城市研究和美国癌症协会(ACS)队列研究得到了广泛公认并被大量引用,这两项队列研究均证实大气颗粒物的长期暴露与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上升相关,且 PM2.5与死亡率变化的 关 系 远 较 PM10密 切(Dockrey et al.,1994;Pope et al.,1995).其中 ACS 的研究提出 PM2.5每增加 10gm-3,心
16、血管疾病死亡率危险度升高(RR=1.18,95%CI1.141.23),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明显;心律不齐、心衰、心跳骤停的危险度也升高(RR=1.13,95%CI1.0541.21).虽然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如吸烟、酗酒、膳食不平衡、遗传、原有疾病(如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等)等,但 PM2.5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Pope 等(2002)在大气污染的长期健康效应研究中发现在控制了饮食、污染物联合作用等混杂因素后 PM2.5的年平均浓度每增加 10gm-3,心血管死亡率上升 6%.他们的另一项也研究表明,在控制了时间趋势和气候因素后,PM2.5每上升 10gm-3,因呼吸系统及心血
17、管疾病的入院人数上升 3.3%;PM2.5每上升1.0gm-3(相对于平均值 18.0gm-3),心律失常的入院人数增加 4.33%;PM2.5每上升 3.0gm-3,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的入院人数分别增加 5.73%及 4.70%(Pope et al.,2004).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上述几个大规模流行病学实验未能对空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即纳米颗粒物对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开展研究.但近年来随着纳米尺度物质检测技术的进步,一些针对空气中成分复杂的超细颗粒物或人造纳米颗粒对人群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小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也有所开展,找到了一些直接的证据.例如,研究发现,颗粒物质与心脏缺血、心律 不 齐、血 压
18、 增 高、心 率 变 异 性(heart ratevariability,HRV)降低以及外周血中提示有炎症与血栓形成的循环标志物的增加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暴露于高浓度超细颗粒物后,通过活性氧的氧化应激反应,可导致全身性炎症,从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引起从血压增高到心肌梗塞等一 系 列 心 血 管 急 性 反 应(Delfino et al.,2005).Pekkanen 等(2002)发现空气中超微颗粒能使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 sT 段压低,超微颗粒浓度越高 sT段压低危险性越大,这可能与心肌缺血性疾病发生相关.曾有研究认为大气颗粒物所导致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危害是源于颗粒物载带的金属成分
19、,特别是镍(Ni)起到了关键的作用(Lippmann et al.,2006),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健康人群吸入单纯的纳米碳颗粒后,也可导致血液白细胞的分布和表面的黏附分子表达发生改变;单核细胞上黏附分子 CD54、CDI8 和粒细胞上 CD18、CD94d 表达降低;同时血液中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呈剂量相关性减少,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 CD25 表达增加(Frampton et al.,2006).3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实验也表明,不同种类的3生态毒理学报第 5 卷单一成分纳米材料可以诱导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或病变(Ya
20、mawaki and Iwai,2006).研究发现纳米碳黑颗粒能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细胞毒性损伤、炎症反应和抑制细胞增殖;内皮细胞损伤很可能是由碳黑颗粒与细胞的直接物理性接触所介导,还可能通过细胞血管内皮损伤释放的细胞因子或氧自由基介导引起损伤;研究还发现碳黑颗粒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Connexin37 和 eNOS 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炎症过程如黏附、白细胞迁移有关.Berry 等(1997)首次证明纳米颗粒能从肺转移到血液中并在血小板中聚集,实验中发现 Wistar 大鼠气管内给予金纳米颗粒(30nm)30min 后,可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中的血小板中发现金纳米颗粒,表明
21、血小板可能是纳米颗粒从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转运后到达的重要靶细胞,而血小 板 在 血 栓 形 成 过 程 中 具 有 很 重 要 的 作 用.Radomski 等(2005)发现一些碳纳米颗粒和微米颗粒能激活血小板并大大缩短动物模型中颈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加快血栓的形成速度.Nemmar 等(2002)也发现血液循环中超微颗粒的存在与血栓形成相关,并且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颗粒表面的特性有关.纳米颗粒能够引起血细胞及表面黏附分子改变.Gilmour 等(2004)将雄性 Wistar 大鼠急性暴露于超微颗粒,发现可加快多形核白细胞从骨髓转移至外周血中,而慢性暴露则引起骨髓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和
22、血小板增多、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家兔吸人大气中超微颗粒后,肺部细胞吞噬肺表面沉积的颗粒后会产生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介导肺部炎症,并能进入血液循环刺激骨髓释放白细胞和血小板,刺激肝脏释放 C反应蛋白(CRP)和凝血因子,从而引发全身反应(Mukae et al.,2001).4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纳米材料或超细粒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机制研究仅有部分开展,很多研究是基于细粒子的研究结果.Sun 等(2005)的研究指出,进入肺部的细粒子可发生氧化应激,从而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度.这种氧化反应可激活一些转录因子,从而上调 IL-6、IL-8 和 TNF-等炎性因子
23、的表达.Peters 等(2001)在近 4000 名健康志愿者中发现,暴露于高水平的颗粒污染中,血浆中 CRP 的浓度增加.另外,Nemmer 等(2002)的研究发现,超细颗粒可直接在吸入后进入循环系统,沉积在肝中,提示氧化应激可在肺外组织发生从而激活全身炎症反应.Zieske 等(2005)发现,IL-6 浓度的增加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危险度增加都有关,它能调节 CRP 的合成.而 CRP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加强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刺激促凝血因子,降低 NO 合成活性以及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细粒子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不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4、还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性,可在短期内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另外,在对健康志愿者的调查中发现,随着细粒子浓度的升高,其血液粘稠度也增加,暴露于颗粒物可增加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这些都说明细粒子污染可增加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度,从而促进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Peters et al.,2001).考虑到一些细胞因子,如TNF-、IL-1、IL-6、IL-8 等均有促进凝血系统激活的作用,其中 IL-6 还具有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因此,凝血系统的激活可能是继发于全身炎症反应中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新近的研究证实,炎性反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Armani and Becker,2005;Martinan
25、d Almond,2002;Zieske et al.,2005).心肌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AMI)、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进展,不论病因如何,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持久的免疫激活,血清中炎症性 细 胞 因 子 水 平 增 加 如 TNF-、IL1、IL-6,心肌中多种炎症介质高表达,趋化因子在心力衰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引起心肌炎症反应、细胞损害和死亡.动脉粥样硬化则以许多有害的代谢因子刺激所引发的慢性炎症过程为特征.在冠心病的后期,凝血和纤维蛋白形成也是由炎 症 促 发 的 后 果.研 究 表 明 心 绞 痛(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材料 对心 血管 系统 影响 研究进展 袭著革
限制150内